首页 理论教育银喉长尾山雀:特征、地位和分布

银喉长尾山雀:特征、地位和分布

【摘要】:中文名 银喉长尾山雀拉丁名 Aegithalos caudatus英文名 Long-tailed Tit分类地位 雀形目山雀科体长 约14cm体重 7~11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喙粗短,凸形尾细长,外侧尾羽具楔状白斑,翼短圆,体羽蓬松,上体白色和黑褐色相间,下体灰白色。繁殖期外成松散小群或家族群活动,也与其他山雀、棕头鸦雀或普通混群,敏捷地在枝间穿梭,边取食边发出微弱的“唧铃铃铃”叫声。在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北方各地,较为常见,为留鸟,部分冬季游荡。

中文名 银喉长尾山雀

拉丁名 Aegithalos caudatus

英文名 Long-tailed Tit

分类地位 雀形目山雀科

体长 约14cm

体重 7~11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喙粗短,凸形尾细长,外侧尾羽具楔状白斑,翼短圆,体羽蓬松,上体白色和黑褐色相间,下体灰白色。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头顶中央至枕白色,头顶两侧至枕侧形成黑色宽侧冠纹,头侧余部灰白色沾葡萄红色;背至尾上覆羽蓝灰色微杂粉色;尾黑色,外侧3对尾羽具白色楔形端斑;翼黑褐色,内侧飞羽羽缘淡褐色;下体污白色,喉中央具一银灰色斑块,胸染淡棕黄色,腹和两胁及尾下覆羽沾葡萄红色;虹膜暗褐色,喙黑色,脚铅黑色。

生态习性 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混交林中,是典型的森林鸟类。繁殖期外成松散小群或家族群活动,也与其他山雀、棕头鸦雀或普通䴓混群,敏捷地在枝间穿梭,边取食边发出微弱的“唧铃铃铃”叫声。主食尺蠖等多种农林害虫,以及蜘蛛、蜗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少量植物性食物。繁殖期在4—6月,雌雄亲鸟共同筑巢,营巢于落叶松、云杉和桦树等乔木的邻近树干的枝杈处,以苔藓、地衣、树皮、蛛网、羽毛和茧缕等材料编织成侧上方开口的椭圆形巢,内垫兽毛和鸟羽,外饰苔藓和树皮。窝卵数为9~12枚,雌鸟孵卵,雄鸟警戒,孵化期约为13天。雏鸟晚成,经双亲共同喂养约15天后便可离巢,随即成家族群活动。

分布与居留 分布于欧洲和亚洲的北部地区。在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北方各地,较为常见,为留鸟,部分冬季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