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极北柳莺图鉴:中文名、拉丁名、英文名、分类地位、体征及分布

极北柳莺图鉴:中文名、拉丁名、英文名、分类地位、体征及分布

【摘要】:中文名 极北柳莺拉丁名 Phylloscopus borealis英文名 Arctic Warbler分类地位 雀形目鹟科体长 11~13cm体重 7~1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上体橄榄灰绿色,清晰的长眉纹黄白色,贯眼纹暗褐色,翼和尾暗褐色,翼上具一道黄白色窄翼斑,下体白色微沾黄绿色。分布与居留繁殖于东北亚至北极地区,越冬于东南亚地区。

中文名 极北柳莺

拉丁名 Phylloscopus borealis

英文名 Arctic Warbler

分类地位 雀形目鹟科

体长 11~13cm

体重 7~12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上体橄榄灰绿色,清晰的长眉纹黄白色,贯眼纹暗褐色,翼和尾暗褐色,翼上具一道黄白色窄翼斑,下体白色微沾黄绿色。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上体橄榄灰绿色,腰和尾上覆羽较淡偏绿;黄白色的眉纹细长而明显,长贯眼纹暗褐色,颊和尾羽淡橄榄黄绿色;翼暗褐色具淡橄榄色羽缘,大覆羽外先端黄白色,在翼上形成一道短窄的不明显翼斑;尾暗褐色,外橄榄绿色,内羽缘具极窄的灰白色羽缘,外侧几对尾羽更加明显;下体白色微沾黄色,两胁泛灰绿色;虹膜暗褐色,上喙深褐色,下喙黄褐色,脚肉色。

生态习性 栖息于靠近水域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林缘灌丛。繁殖期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季成群或和其他莺类混群。性活泼,常在树枝和灌丛间来回跳跃飞行,不时发出“嘚儿、嘚儿”的叫声,繁殖期常站在树顶鸣唱,发出单调重复的“啧、啧、啧”或“嗞、嗞、嗞”声。主食鞘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等昆虫。繁殖期在6—7月,营巢于林下地面或倒木树桩上,以枯草、细枝和苔藓编织成半球形或球形巢,内垫细草和羽毛,窝卵数通常为5~6枚,雏鸟晚成。

分布与居留 繁殖于东北亚至北极地区,越冬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繁殖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越冬于福建和台湾,迁徙经过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和西部等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