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文名、拉丁名、英文名、分类地位、识别特征、形态特征

中文名、拉丁名、英文名、分类地位、识别特征、形态特征

【摘要】:中文名 棕头鸦雀拉丁名 Sinosuthora webbianus英文名 Vinous-throated Parrotbill分类地位 雀形目莺科体长 11~13cm体重 10~1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体形短圆。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形态特征成鸟头部额至后颈棕红色,头侧栗灰色;上体橄榄灰褐色;翼覆羽棕褐色,飞羽褐色,外缀有棕红色;尾暗褐色,中央尾羽具有隐隐暗色横斑;下体颏、喉和胸葡萄粉灰色,缀有细微的暗棕色纵纹;腹、胁和尾下覆羽橄榄灰褐色,腹中央棕白色;虹膜暗褐色,喙黑褐色,脚铅褐色。

中文名 棕头鸦雀

拉丁名 Sinosuthora webbianus

英文名 Vinous-throated Parrotbill

分类地位 雀形目莺科

体长 11~13cm

体重 10~12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体形短圆。喙粗短而厚,形似鹦鹉嘴,头顶至后颈棕红色,上体橄榄褐色,飞羽外缘红棕色;下体皮黄色,颏、喉和胸泛葡萄粉色并具细的暗色纵纹。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头部额至后颈棕红色,头侧栗灰色;上体橄榄灰褐色;翼覆羽棕褐色,飞羽褐色,外缀有棕红色;尾暗褐色,中央尾羽具有隐隐暗色横斑;下体颏、喉和胸葡萄粉灰色,缀有细微的暗棕色纵纹;腹、胁和尾下覆羽橄榄灰褐色,腹中央棕白色;虹膜暗褐色,喙黑褐色,脚铅褐色。

生态习性 栖息于中低山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也见于疏林草坡、竹丛、灌丛和芦苇沼泽等生境。常成对或小群活动,秋冬季也集较大的群,性活跃,声嘈杂,多在树间攀缘跳跃或做短距离飞行。主食甲虫、蝽象和松毛虫卵等昆虫,也吃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种实。繁殖期在4—8月,在北方一年繁殖1窝,在南方则可以一年繁殖2~3窝。筑巢于灌丛、竹丛或小树上,以草茎、竹叶、树叶、树皮和须根等材料构筑杯状巢。巢外饰蛛网和苔藓,内垫细草、棕丝和毛发等柔软物。窝卵数通常4~5枚,卵淡蓝绿色,雏鸟晚成。

分布与居留 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朝鲜、越南北部、缅甸东北部以及我国东部、中部和长江以南地区,较为普遍,为留鸟,部分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