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白颊噪鹛-鸟类图鉴,形态特征和分布

白颊噪鹛-鸟类图鉴,形态特征和分布

【摘要】:头顶栗褐色,眼先、眉纹和颊纹棕白色,上体棕褐色,下体栗褐色,尾下覆羽红棕色。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形态特征成鸟额至头顶栗褐色,长眉纹、眼先和颊纹棕白色,眼后至耳羽深褐色,后颈和颈侧葡萄褐色;肩、背、腰和尾上覆羽以及翼表面橄榄褐色;尾红褐色;尾羽暗褐色,外泛棕;下体颏、喉和上胸棕栗色,下胸至腹渐淡为棕黄色,尾下覆羽红棕色,两胁暗棕色;虹膜褐色,喙黑褐色,脚黄褐至灰褐色。

中文名 白颊噪鹛

拉丁名 Garrulax sannio

英文名 White-browed

Laughingthrush

分类地位 雀形目画眉科

体长 21~25cm

体重 52~80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鸟类。头顶栗褐色,眼先、眉纹和颊纹棕白色,上体棕褐色,下体栗褐色,尾下覆羽红棕色。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额至头顶栗褐色,长眉纹、眼先和颊纹棕白色,眼后至耳羽深褐色,后颈和颈侧葡萄褐色;肩、背、腰和尾上覆羽以及翼表面橄榄褐色;尾红褐色;尾羽暗褐色,外泛棕;下体颏、喉和上胸棕栗色,下胸至腹渐淡为棕黄色,尾下覆羽红棕色,两胁暗棕色;虹膜褐色,喙黑褐色,脚黄褐至灰褐色。

生态习性 栖息于低山丘陵至山脚平原的矮树灌丛和竹丛里,也见于林缘、农田、苇丛及人工绿地中。除繁殖期外成群活动,亦与黑脸噪鹛混群,在森林中下层和地面活动,活跃地跳来跳去,有时在树丛间做短距离飞行,鸣声响亮急促,争相发出反复不休的“叽呀、叽呀”叫声。主食甲虫、蝽象、蝗虫、蠼螋、毛虫、蟋蟀和蚂蚁等昆虫及幼虫,兼食蜘蛛、蜈蚣、石龙子和小虾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同时也吃悬钩子、马桑、胡颓子等植物种实。繁殖期在4—8月,有时一年繁殖2窝,营巢于灌木或小树下部,以枯草、细枝和细根等材料筑松散的杯状巢。窝卵数通常3枚,卵蓝绿色,雌雄亲鸟共同孵卵和育雏,雏鸟晚成。

分布与居留 分布于印度、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地区。在我国分布于陕甘南部及其以东、以南广大地区,为留鸟,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