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文名 海南蓝仙鹟拉丁名 Cyornis hainanus英文名 Hainan Blue Flycatcher分类地位 雀形目鹟科体长 13~15cm体重 10~14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整个上体、喉和胸以及翼和尾的表面均为暗蓝色,额和眉斑较鲜亮,下胸和两胁蓝灰色,其余下体白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头部沾灰色,眼圈皮黄色,胸和喉淡锈橙色,下体余部白色。分布与居留分布于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等东南亚地区。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香港和海南岛,主要为留鸟。
中文名 海南蓝仙鹟
拉丁名 Cyornis hainanus
英文名 Hainan Blue Flycatcher
分类地位 雀形目鹟科
体长 13~15cm
体重 10~14g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整个上体、喉和胸以及翼和尾的表面均为暗蓝色,额和眉斑较鲜亮,下胸和两胁蓝灰色,其余下体白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头部沾灰色,眼圈皮黄色,胸和喉淡锈橙色,下体余部白色。(www.chuimin.cn)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雄鸟头和整个上体暗蓝色,额和眉斑较为鲜亮,额基、眼先、耳羽和头侧墨蓝色;飞羽深褐色,羽缘蓝色,中央尾羽蓝色,外侧尾羽黑色且具蓝色外,故合翼时可见翼和尾的表面为与上体一致的暗蓝色;下体颏、喉和胸亦为同上体的暗蓝色,下胸和胁蓝灰色,腹和尾下覆羽污白色;虹膜暗褐色,喙黑色;脚紫黑色或肉黄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头部沾灰色,颏色略淡,眉斑不明显,眼圈皮黄色,尾上覆羽、尾羽和翼的表面锈栗色,下体喉和胸淡锈橙色,颈侧和胸侧微缀锈色,其余下体白色。
生态习性 栖息于低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林缘灌丛,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三五成群,在树丛间频繁跳跃并发出“踢、踢”的警戒声,繁殖期鸣声为悦耳的五声音阶。主食甲虫、鳞翅目幼虫和蚂蚁等昆虫。繁殖期在4—6月,雏鸟晚成,离巢后继续成家族群活动一段时间。
分布与居留 分布于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等东南亚地区。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香港和海南岛,主要为留鸟。
雄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