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鸟类图鉴-白冠燕尾:特征、分类和分布

鸟类图鉴-白冠燕尾:特征、分类和分布

【摘要】:中文名 白额燕尾拉丁名 Enicurus leschenaulti英文名 White-crowned Forktail分类地位 雀形目鸫科体长 25~27cm体重 37~52g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鸟类,体形较为修长。羽色黑白交错,长尾呈深叉形;额和头顶前部白色,头余部、颈、肩、背和胸为一体的黑色,腰和腹白色,翼和尾黑色且具白斑。

中文名 白额燕尾

拉丁名 Enicurus leschenaulti

英文名 White-crowned Forktail

分类地位 雀形目鸫科

体长 25~27cm

体重 37~52g

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鸟类,体形较为修长。羽色黑白交错,长尾呈深叉形;额和头顶前部白色,头余部、颈、肩、背和胸为一体的黑色,腰和腹白色,翼和尾黑色且具白斑。(www.chuimin.cn)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额和头顶前部白色,头余部、颈、肩、上背、颏、喉和胸为辉亮的黑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白色;深叉形尾甚长,尾羽黑色具白色的基部和端斑,收拢时在黑色的长尾上形成阶梯状排列的数对白斑,最外侧两对尾羽几乎全白;翼黑色,大覆羽的白色端部和飞羽的白色基部共同在翼上形成显著的白斑;下体自腹部至以下为纯白色;虹膜褐色,喙黑色,脚肉白色。雌鸟与雄鸟基本相同,头顶后部沾有浓褐色。幼鸟上体自额至腰为浓褐色,颏、喉棕白色,胸和上腹淡咖啡褐色且具棕白色羽干纹,其余似成鸟。

生态习性 栖息于山林中湍急而多石的溪涧河谷。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立于水中或近岸的溪石上,或涉水觅食,受惊时则沿溪流进行短距离低空飞行,并发出“吱、吱、吱”的叫声。主食多种水生和陆生昆虫,兼食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繁殖期在4—6月,营巢于山林中隐秘的溪岸岩隙中,以苔藓、须根和草茎等材料编织杯状或盘状巢。窝卵数3~4枚,卵污白色且被红褐斑,雏鸟晚成。

分布与居留 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在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为留鸟。

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