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翠绿色,喙黑褐色,嘴边缘和下部泛灰,带有粗糙的鳞片质感,眼先橄榄绿色,眼周及喉侧裸露皮肤淡黄色,喉囊至嘴角橙黄色,蹼足黑色。生态习性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库、沼泽等水域,以鱼类为主食。善游泳及潜水,游泳时伸直头颈,捕鱼时跃起再扎入水中,能够潜水追逐捕鱼长达40秒,捕获后含在喉囊中再上岸徐徐吞食。人们利用鸬鹚的这一习性驯养鸬鹚潜水捕鱼,待其上岸后再从其喉囊中掏出鱼。......
2023-11-03
中文名 棕眉山岩鹨
拉丁名 Prunella montanella
英文名 Siberian Accentor
分类地位 雀形目岩鹨科
体长 13~16cm
体重 15~21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头顶和头侧黑色,显著的宽眉纹淡棕色,上体栗褐色具黑褐色纵纹,翼黑褐色具黄白色翼斑,下体皮黄色,胸侧和两胁具有栗褐色细纵纹。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额、头顶、枕和后颈黑色,淡棕黄色的眉纹宽且长,从额基延伸到头后侧;后颈、背和肩栗褐色,有的具有黑褐色羽干纹,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尾羽深褐色;翼上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尖端棕白色,在翼上形成明显的连珠状翼斑;飞羽黑褐色,外羽缘红褐色;下体颏、喉至上胸黄褐色,胸部渐为茶褐色,羽片基部黑褐色,形成隐隐的鳞状斑,胸侧和两胁黄褐色微具栗褐色细纵纹,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皮黄色;虹膜深褐色,喙黑褐色,下喙基部淡黄色,脚黄褐色。
生态习性 繁殖期栖息于西伯利亚泰加林的河谷地带,越冬期间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的林缘、河谷和农田等地。常单独、成对或小群活动。性隐匿,少鸣叫,有时在地面快速奔跑或贴地做短距离飞行。主食多种昆虫及昆虫幼虫,也吃草籽等植物种实。繁殖期在6—7月,营巢于高寒地区的小树或灌丛中,以细枝、枯草和苔藓等材料筑巢。窝卵数通常5枚,卵淡蓝绿色,雏鸟晚成。
分布与居留 繁殖于西伯利亚北部,越冬于朝鲜和我国东北、华北及西部地区,在我国为冬候鸟。
有关鸟类图鉴的文章
虹膜翠绿色,喙黑褐色,嘴边缘和下部泛灰,带有粗糙的鳞片质感,眼先橄榄绿色,眼周及喉侧裸露皮肤淡黄色,喉囊至嘴角橙黄色,蹼足黑色。生态习性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库、沼泽等水域,以鱼类为主食。善游泳及潜水,游泳时伸直头颈,捕鱼时跃起再扎入水中,能够潜水追逐捕鱼长达40秒,捕获后含在喉囊中再上岸徐徐吞食。人们利用鸬鹚的这一习性驯养鸬鹚潜水捕鱼,待其上岸后再从其喉囊中掏出鱼。......
2023-11-03
中文名 方尾鹟拉丁名 Culicicapa ceylonensis英文名 Grey-headed Canary Flycatcher分类地位 雀形目鹟科体长 10~13cm体重 6~11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喙扁平,喙基宽阔,口须发达,头顶至后颈黑灰色,背橄榄绿色,翼和尾黑灰色且具橄榄绿色羽缘,喉和胸灰色,其余下体黄色。主食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东南亚等地区。在我国较为常见,分布于秦岭及以南的中部地区、西南和华南地区,多为夏候鸟,部分在广东和香港越冬,在云南繁殖的种群则为留鸟。......
2023-11-03
中文名 尖尾滨鹬拉丁名 Calidris acuminata英文名 Sharp-tailed Sandpiper分类地位形目鹬科体长 16~23cm体重 48~114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涉禽,喙黑褐色,略下弯,脚黄绿色,尾较其他滨鹬尖长。成鸟冬羽似夏羽,但头顶的棕红色较淡,眉纹较明显,耳区色暗,体侧无黑褐色“V”字形斑,胸部微缀褐纹或形成黑褐色胸带。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也与其他鹬类混群,飞行时起飞迅速且成密集而有规律的群体。......
2023-11-03
中文名 高山旋木雀拉丁名 Certhia himalayana英文名 Bar-tailed Treecreeper分类地位 雀形目旋木雀科体长 13~15cm体重 8~1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似旋木雀,上体似枯树皮般斑驳,但高山旋木雀上体色更深,尾羽具明显的数道黑褐色横斑;喜沿树干呈螺旋状向上攀爬。生态习性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混交林中。主食象甲、金花虫、锹甲和蠼螋等昆虫。雏鸟晚成,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中亚至喜马拉雅山地区。......
2023-11-03
中文名 黑枕王鹟拉丁名 Hypothymis azurea英文名 Black-naped Monarch分类地位 雀形目王鹟科体长 14~16cm体重 8~14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雄鸟主体宝蓝色,额基和枕具黑斑,胸具半月形黑色胸环带,腹及以下白色;雌鸟主体暗灰蓝色,枕和胸无黑色,其余似雄鸟。雌鸟头颈暗灰蓝色,仅额基和颏黑色,枕部无黑斑,上体为泛蓝灰色的淡褐色,翼和尾暗褐色沾灰蓝,下体喉至胸为暗灰蓝色,无黑色环带,腹及以下白色。......
2023-11-03
幼鸟上体似成鸟而较浅,具宽的浅色羽缘;下体淡皮黄色微带褐纹,胸部具有褐色纵纹,下胸纯褐色。日行性,常单独活动,通过翱翔或伫立在高树顶端伺机狩猎,捕食鼠类和小鸟,也吃野兔、雉鸡等动物。分布与居留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北部,越冬于繁殖地以南。在我国见于北方诸省和东南沿海省份,为冬候鸟或旅鸟。......
2023-11-03
中文名 灰林鵖拉丁名 Saxicola ferreus英文名 Grey Bushchat分类地位 雀形目鸫科体长 12~15cm体重 10~21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雄鸟上体灰色且具黑褐色纵纹,头侧黑色,眉纹白色,翼和尾黑色且具白纹,下体白色,胸胁烟灰色。幼鸟似雌鸟,但上体灰褐色部分具棕栗色羽缘,形成鳞状斑。生态习性栖息于中低海拔的树林草坡或农田果园等地。雏鸟晚成,经双亲共同喂养约15天后可离巢。在我国分布于陕甘南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留鸟。......
2023-11-03
中文名 寿带鸟拉丁名 Terpsiphone paradisi英文名 Paradise Flycatcher分类地位 雀形目王鹟科体长 ♂19~49cm,♀17~22cm体重 ♂15~30g,♀14~26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白色型雄鸟整个头部及颏喉部蓝黑色,背至尾等整个上体白色,具细小黑色羽干纹,中央尾羽特别延长,下体纯白色。孵化期15天左右,雏鸟晚成,经12天左右离巢。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东亚、中亚、东南亚等地区。大部分在我国夏候,并繁殖于我国东部、南部、中部等地区。......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