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灰喉山椒鸟特征、生态习性|鸟类图鉴

灰喉山椒鸟特征、生态习性|鸟类图鉴

【摘要】:中文名 灰喉山椒鸟拉丁名 Pericrocotus solaris英文名 Grey-chinned Minivet分类地位 雀形目山椒鸟科体长 17~19cm体重 12~21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雄鸟整个头部连同喉部均为灰黑色,上体石板黑色,翼斑和腰赤红色,下体自胸部及以下全为辣椒红色;雌鸟体色分布和雄鸟类似,但红色部分被黄色取代。生态习性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常小群活动,有时与赤红山椒鸟混群。

中文名 灰喉山椒鸟

拉丁名 Pericrocotus solaris

英文名 Grey-chinned Minivet

分类地位 雀形目山椒鸟科

体长 17~19cm

体重 12~21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雄鸟整个头部连同喉部均为灰黑色,上体石板黑色,翼斑和腰赤红色,下体自胸部及以下全为辣椒红色;雌鸟体色分布和雄鸟类似,但红色部分被黄色取代。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雄鸟自额、头顶、枕至后颈为亮泽的灰黑色,头侧及颏喉部烟灰色;上体灰黑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赤红色;中央和次中央尾羽大部分黑色,外侧尾羽端部红色逐渐扩大;翼黑色,翼上具赤红色翼斑;下体胸部及以下全为鲜艳的辣椒红色;虹膜褐色,喙和脚黑色。雌鸟额至背部深灰色,眼先灰黑色,头侧和喉部烟灰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为橄榄绿黄色。雌鸟尾和翼上斑块形同雄鸟,但色为绿黄色;下体自胸部以下全为鲜黄色。

生态习性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常小群活动,有时与赤红山椒鸟混群。主要在树冠活动,很少下地,性活跃,常边飞边发出“咻、咻、咻”的叫声。主食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多种昆虫,兼食少量植物种实。繁殖期在5—6月,于常绿阔叶林山林中营巢,以枯草、苔藓、松针等材料编织精巧的杯状巢,并以苔藓、地衣等材料模拟枝干质地进行伪装。窝卵数3~4枚,卵蓝绿色具棕褐色斑。

分布与居留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附近的地区。在我国分布于云贵、两广、江西、湖南、海南及闽台地区,为留鸟,冬季进行垂直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