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北红尾鸲拉丁名 Phoenicurus auroreus英文名 Daurian Redstart分类地位 雀形目鸫科体长 13~15cm体重 13~2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雌鸟上体灰褐色,下体淡黄褐色,腰和尾棕橙色,褐色的翼上具白色翼斑。窝卵数通常6~7枚,雌鸟孵卵,雄鸟警戒,孵化期约13天。雏鸟晚成,经双亲喂养约14天后即可离巢。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亚洲东部。在我国多地均有分布,较为常见,大多在长江以北地区繁殖、长江以南越冬,也有部分留鸟。......
2023-11-03
中文名 白
拉丁名 Motacilla alba
英文名 White Wagtail
分类地位 雀形目科
体长 16~20cm
体重 15~30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体色为黑白灰三色交错;额和脸白色,头顶、后颈和颏、喉、胸为黑色,上体灰色,翼黑色具白斑,尾窄长呈黑色,外侧白色,腹部和其余下体白色。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额、头顶前部和脸为白色,头顶后部、枕和后颈为黑色,颏、喉至胸为黑色,有的颏、喉为白色,使得整个头颈部黑白交错、对比鲜明,有如京剧张飞脸谱,故俗称“张飞鸟”;上体及翼上覆羽灰色至灰黑色,翼上中覆羽和大覆羽尖端白色,在翼上形成白斑,飞羽黑色具白缘;尾窄而长,尾羽黑色,外侧尾羽白色;下体腹及以下全为白色;虹膜黑褐色,喙和脚黑色。幼鸟头颈部黑白对比不甚鲜明,整个头颈、胸和上背染烟灰色。
生态习性 栖息于河湖、溪流、水塘等水域和附近湿地,也见于农田和城市公园。常三五成群,行动轻盈,活动于水边岩石上,并常在站立时上下颠动尾部,所以也俗称“颠尾巴塞儿”。飞行呈波浪式前进,常边飞边叫,鸣声为清脆的“鹡鸰、鹡鸰”声。吃大量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也吃少量的植物种实,为农林益鸟。繁殖期在4—7月,雌雄亲鸟共同营巢、孵卵和育雏,在水域附近的岩土缝隙中营巢,以枯草、树皮等材料筑杯状巢,内垫羽毛等物。窝卵数5~6枚,孵化期约12天,雏鸟晚成,约14天可离巢。
分布与居留 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在我国几乎遍布各地,主要为夏候鸟。
有关鸟类图鉴的文章
中文名 北红尾鸲拉丁名 Phoenicurus auroreus英文名 Daurian Redstart分类地位 雀形目鸫科体长 13~15cm体重 13~2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雌鸟上体灰褐色,下体淡黄褐色,腰和尾棕橙色,褐色的翼上具白色翼斑。窝卵数通常6~7枚,雌鸟孵卵,雄鸟警戒,孵化期约13天。雏鸟晚成,经双亲喂养约14天后即可离巢。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亚洲东部。在我国多地均有分布,较为常见,大多在长江以北地区繁殖、长江以南越冬,也有部分留鸟。......
2023-11-03
中文名 弯嘴滨鹬拉丁名 Calidris ferruginea英文名 Curlew Sandpiper分类地位形目鹬科体长 19~23cm体重 44~10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涉禽,喙较其他滨鹬显得细长而下弯。幼鸟体羽似冬羽而泛皮黄色,上胸不具明显的褐色纵纹。生态习性繁殖期栖息于西伯利亚沿海冻原的湿地,非繁殖期栖息在海岸、河口、湖泊、沼泽等湿地。常将下弯的喙探入泥沙中觅食,甚至将整个头部扎进水中捕食。分布与居留繁殖于西伯利亚,越冬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南亚和澳大利亚。......
2023-11-03
中文名 寿带鸟拉丁名 Terpsiphone paradisi英文名 Paradise Flycatcher分类地位 雀形目王鹟科体长 ♂19~49cm,♀17~22cm体重 ♂15~30g,♀14~26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白色型雄鸟整个头部及颏喉部蓝黑色,背至尾等整个上体白色,具细小黑色羽干纹,中央尾羽特别延长,下体纯白色。孵化期15天左右,雏鸟晚成,经12天左右离巢。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东亚、中亚、东南亚等地区。大部分在我国夏候,并繁殖于我国东部、南部、中部等地区。......
2023-11-03
中文名 方尾鹟拉丁名 Culicicapa ceylonensis英文名 Grey-headed Canary Flycatcher分类地位 雀形目鹟科体长 10~13cm体重 6~11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喙扁平,喙基宽阔,口须发达,头顶至后颈黑灰色,背橄榄绿色,翼和尾黑灰色且具橄榄绿色羽缘,喉和胸灰色,其余下体黄色。主食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东南亚等地区。在我国较为常见,分布于秦岭及以南的中部地区、西南和华南地区,多为夏候鸟,部分在广东和香港越冬,在云南繁殖的种群则为留鸟。......
2023-11-03
棕色型红角鸮与之类似,但上体和胸部偏棕色调,上体黑褐色羽干纹较细小,肩羽和后颈显露白色。窝卵数通常4枚,由雌鸟孵卵,孵化期24~25天。分布与居留分布于欧洲、非洲、中亚、东亚和东南亚。在我国几乎各地均有分布,北方繁殖的种群为夏候鸟,南方繁殖的种群有的为留鸟。......
2023-11-03
雌鸟眉纹淡黄白色,额至肩背橄榄褐色缀黑色粗纵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颏、喉皮黄色微具褐色细纵纹,胸淡棕黄色缀黑纵纹,下体余部淡黄白色,两胁灰色具黑褐色纵纹。主食草籽、种子、果实和嫩芽等,兼食部分昆虫。分布与居留繁殖于亚洲北部,越冬于亚洲南部。在我国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越冬于闽台、两广、云南和香港等地,迁徙经过东北、华北和华东等地。......
2023-11-03
中文名 翘嘴鹬拉丁名 Xenus cinereus英文名 Terek Sandpiper分类地位形目鹬科体长 22~25cm体重 63~109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涉禽,喙黑色,以均匀的弧度明显上翘,上体灰色,下体白色,喙基和脚橘黄色,夏羽肩部具黑色纵带。成鸟冬羽上体沙褐色,具细羽干纹,肩部无黑色纵带,胸部斑纹较淡。主食甲壳类、软体类、蠕虫、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分布与居留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越冬于非洲、波斯湾、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我国台湾。......
2023-11-03
中文名 尖尾滨鹬拉丁名 Calidris acuminata英文名 Sharp-tailed Sandpiper分类地位形目鹬科体长 16~23cm体重 48~114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涉禽,喙黑褐色,略下弯,脚黄绿色,尾较其他滨鹬尖长。成鸟冬羽似夏羽,但头顶的棕红色较淡,眉纹较明显,耳区色暗,体侧无黑褐色“V”字形斑,胸部微缀褐纹或形成黑褐色胸带。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也与其他鹬类混群,飞行时起飞迅速且成密集而有规律的群体。......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