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张飞鸟、颠尾巴塞儿:鸟类图鉴,幼鸟特征与分布

张飞鸟、颠尾巴塞儿:鸟类图鉴,幼鸟特征与分布

【摘要】:幼鸟头颈部黑白对比不甚鲜明,整个头颈、胸和上背染烟灰色。常三五成群,行动轻盈,活动于水边岩石上,并常在站立时上下颠动尾部,所以也俗称“颠尾巴塞儿”。飞行呈波浪式前进,常边飞边叫,鸣声为清脆的“鹡鸰、鹡鸰”声。分布与居留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在我国几乎遍布各地,主要为夏候鸟。

中文名 白

拉丁名 Motacilla alba

英文名 White Wagtail

分类地位 雀形目

体长 16~20cm

体重 15~30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体色为黑白灰三色交错;额和脸白色,头顶、后颈和颏、喉、胸为黑色,上体灰色,翼黑色具白斑,尾窄长呈黑色,外侧白色,腹部和其余下体白色。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额、头顶前部和脸为白色,头顶后部、枕和后颈为黑色,颏、喉至胸为黑色,有的颏、喉为白色,使得整个头颈部黑白交错、对比鲜明,有如京剧张飞脸谱,故俗称“张飞鸟”;上体及翼上覆羽灰色至灰黑色,翼上中覆羽和大覆羽尖端白色,在翼上形成白斑,飞羽黑色具白缘;尾窄而长,尾羽黑色,外侧尾羽白色;下体腹及以下全为白色;虹膜黑褐色,喙和脚黑色。幼鸟头颈部黑白对比不甚鲜明,整个头颈、胸和上背染烟灰色。

生态习性 栖息于河湖、溪流、水塘等水域和附近湿地,也见于农田和城市公园。常三五成群,行动轻盈,活动于水边岩石上,并常在站立时上下颠动尾部,所以也俗称“颠尾巴塞儿”。飞行呈波浪式前进,常边飞边叫,鸣声为清脆的“鹡鸰、鹡鸰”声。吃大量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也吃少量的植物种实,为农林益鸟。繁殖期在4—7月,雌雄亲鸟共同营巢、孵卵和育雏,在水域附近的岩土缝隙中营巢,以枯草、树皮等材料筑杯状巢,内垫羽毛等物。窝卵数5~6枚,孵化期约12天,雏鸟晚成,约14天可离巢。

分布与居留 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在我国几乎遍布各地,主要为夏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