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鸥嘴噪鸥-鸟类图鉴:特征、分类、识别

鸥嘴噪鸥-鸟类图鉴:特征、分类、识别

【摘要】:中文名 鸥嘴噪鸥拉丁名 Gelochelidon nilotica英文名 Gull-billed Tern分类地位形目鸥科体长 31~39cm体重 178~320g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水禽,喙、脚黑色,尾白色,呈深叉状。夏羽从喙基到枕部的整个头顶为黑色,头余部、颈部和下体为白色,背和中央尾羽淡灰色,外侧尾羽白色,飞羽银灰色,翅尖稍暗;冬羽上体白色,两侧耳区各有一黑斑。

中文名 鸥嘴噪鸥

拉丁名 Gelochelidon nilotica

英文名 Gull-billed Tern

分类地位形目鸥科

体长 31~39cm

体重 178~320g

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水禽,喙、脚黑色,尾白色,呈深叉状。夏羽从喙基到枕部的整个头顶为黑色,头余部、颈部和下体为白色,背和中央尾羽淡灰色,外侧尾羽白色,飞羽银灰色,翅尖稍暗;冬羽上体白色,两侧耳区各有一黑斑。(www.chuimin.cn)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夏羽额、头顶、枕和头侧的眼部以上部分为黑色,头余部和颈部为白色;肩、背、腰和翼上覆羽浅灰色,尾上覆羽白色,尾呈深叉状,除中央一对尾羽为银灰色带白端斑外,其余尾羽白色;初级飞羽银灰色,羽轴白色,翼尖部分羽色较深,其余飞羽浅灰色具白端;下体白色;虹膜暗褐色,喙和脚黑色。成鸟冬羽头白色,头顶和枕微缀灰褐色,耳区有灰斑,上体色淡近白色。幼鸟后头至后颈赭褐色,上体灰色,部分具赭褐色羽端。

生态习性 繁殖期栖息于内陆淡咸水湖,非繁殖期栖息在海滨和河口。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于具有开阔滩涂的水域,在水面上低空飞行,发现食物时直接插入水中捕食,然后直线升起。吃昆虫、蜥蜴、小鱼、甲壳类及软体类动物。繁殖期在5—7月,多成对或成松散小群营巢于开阔的水滨滩涂上。窝卵数通常3枚,由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2~23天。

分布与居留 繁殖于欧洲、中亚、东南亚、蒙古、澳大利亚和北美等地,部分越冬于南非、波斯湾、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南美等地。在我国夏候于新疆、内蒙古东北部、华北和渤海湾等地,越冬于东部和东南沿海,并有种群终年居留在东南沿海各省。

繁殖羽

非繁殖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