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白额燕尾拉丁名 Enicurus leschenaulti英文名 White-crowned Forktail分类地位 雀形目鸫科体长 25~27cm体重 37~52g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鸟类,体形较为修长。羽色黑白交错,长尾呈深叉形;额和头顶前部白色,头余部、颈、肩、背和胸为一体的黑色,腰和腹白色,翼和尾黑色且具白斑。......
2023-11-03
中文名 中杓鹬
拉丁名 Numenius phaeopus
英文名 Whimbrel
分类地位形目鹬科
体长 40~46cm
体重 315~475g
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涉禽,在体形、体色上较像小杓鹬,但中杓鹬明显偏大,喙更长且下弯明显,飞翔时可见腰为白色。(www.chuimin.cn)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头颈部淡沙褐色,头顶和贯眼纹为明显的暗褐色,中央冠纹和眉纹为棕白色;上体暗褐色,具明显的淡色羽缘和黑褐色中央纹,下背和腰白色微缀黑色横斑,尾上覆羽和尾羽灰褐色具黑色横斑;翼黑褐色具白斑,下体颏、喉白色,颈、胸灰白色具黑褐色纵纹;身体两侧和尾下覆羽白色具黑色横斑,腹中央白色,腹侧和胁部缀淡褐色横斑;虹膜黑褐色,喙黑褐色,基部淡褐色,较长而向下弯曲,脚青灰色。幼鸟似成鸟,但体色泛皮黄色。
生态习性 繁殖季栖息于极北苔原森林及附近湿地,非繁殖季见于海滩、河口、沼泽和农田乃至人工草坪等地。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迁徙和越冬季集大群。常用下弯的长喙探入泥沙中取食,或直接啄食,主食昆虫、蟹、螺等小型无脊椎动物。繁殖期在5—7月,多营巢于北极冻原森林中湿地旁的土丘上,择坑垫草而成。窝卵数通常4枚,由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约24天。
分布与居留 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北部,越冬于非洲、印度、大洋洲、南美洲和太平洋中部岛屿。在我国多为旅鸟,春秋季迁徙经过我国东部至南部沿海地区,少数在海南岛和台湾越冬。
幼鸟
有关鸟类图鉴的文章
中文名 白额燕尾拉丁名 Enicurus leschenaulti英文名 White-crowned Forktail分类地位 雀形目鸫科体长 25~27cm体重 37~52g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鸟类,体形较为修长。羽色黑白交错,长尾呈深叉形;额和头顶前部白色,头余部、颈、肩、背和胸为一体的黑色,腰和腹白色,翼和尾黑色且具白斑。......
2023-11-03
中文名 扇尾沙锥拉丁名 Gallinago gallinago英文名 Common Snipe分类地位形目鹬科体长 24~30cm体重 75~189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涉禽,喙粗长而直,上体黑褐色,具栗色和黄白色斑纹,头顶具黄白色中央冠纹,背具4条白纵带,下体白色,颈、胸淡褐色,带褐色纵纹,翼后缘白色,站立时尾超过翼尖。窝卵数通常4枚,由雌鸟孵卵,孵化期19~20天,雏鸟早成。在我国繁殖于西部和东北部,越冬于长江以南地区及西南地区。......
2023-11-03
中文名 寿带鸟拉丁名 Terpsiphone paradisi英文名 Paradise Flycatcher分类地位 雀形目王鹟科体长 ♂19~49cm,♀17~22cm体重 ♂15~30g,♀14~26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白色型雄鸟整个头部及颏喉部蓝黑色,背至尾等整个上体白色,具细小黑色羽干纹,中央尾羽特别延长,下体纯白色。孵化期15天左右,雏鸟晚成,经12天左右离巢。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东亚、中亚、东南亚等地区。大部分在我国夏候,并繁殖于我国东部、南部、中部等地区。......
2023-11-03
中文名 田鹀拉丁名 Emberiza rustica英文名 Rustic Bunting分类地位 雀形目雀科体长 14~16cm体重 15~2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雄鸟头黑色,眉纹和颊纹近白色,枕部有一白斑,颚纹黑褐色,上体栗色缀黑纵纹,翼和尾黑褐色具白斑,下体白色,胸胁栗色。繁殖于北欧及西伯利亚的泰加林中,营巢于隐秘的枯草丛或低枝处,以枯草和须根等构成杯状巢。雏鸟晚成,经约14天可离巢。分布与居留繁殖于北欧至西伯利亚等地,越冬于欧亚温带地区。......
2023-11-03
头顶栗褐色,眼先、眉纹和颊纹棕白色,上体棕褐色,下体栗褐色,尾下覆羽红棕色。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形态特征成鸟额至头顶栗褐色,长眉纹、眼先和颊纹棕白色,眼后至耳羽深褐色,后颈和颈侧葡萄褐色;肩、背、腰和尾上覆羽以及翼表面橄榄褐色;尾红褐色;尾羽暗褐色,外泛棕;下体颏、喉和上胸棕栗色,下胸至腹渐淡为棕黄色,尾下覆羽红棕色,两胁暗棕色;虹膜褐色,喙黑褐色,脚黄褐至灰褐色。......
2023-11-03
中文名 蓝喉歌鸲拉丁名 Luscinia svecica英文名 Bluethroat分类地位 雀形目鸫科体长 14~16cm体重 13~2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雄鸟具白色眉纹,上体褐色,尾基栗红色,下体棕白色,颏和喉靛蓝色,中央栗红色或白色,下缘具黑、白、栗三色组成的胸带;雌鸟颏、喉灰白色,其余下体亦为污白色。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期间成分散的小群。主食甲虫、毛虫和蝗虫等多种昆虫。分布与居留繁殖于欧洲北部、中部、中亚和东亚等地,越冬于非洲北部和亚洲南部。......
2023-11-03
中文名 大拟啄木鸟拉丁名 Megalaima virens英文名 Great Barbet分类地位形目拟科体长 30~34cm体重 150~230g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攀禽,喙粗壮,为淡黄色;头颈部暗蓝紫色,肩、背暗绿褐色,其余上体草绿色,上胸暗褐色,下胸和腹淡黄色具蓝绿纵纹,尾下覆羽朱砂红色。窝卵数通常3~4枚,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分布与居留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和中南半岛,在我国分布于云贵、藏南、四川及东南沿海部分地区。......
2023-11-03
中文名 弯嘴滨鹬拉丁名 Calidris ferruginea英文名 Curlew Sandpiper分类地位形目鹬科体长 19~23cm体重 44~10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涉禽,喙较其他滨鹬显得细长而下弯。幼鸟体羽似冬羽而泛皮黄色,上胸不具明显的褐色纵纹。生态习性繁殖期栖息于西伯利亚沿海冻原的湿地,非繁殖期栖息在海岸、河口、湖泊、沼泽等湿地。常将下弯的喙探入泥沙中觅食,甚至将整个头部扎进水中捕食。分布与居留繁殖于西伯利亚,越冬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南亚和澳大利亚。......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