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灰斑鸻:鸟类图鉴中优秀的指南

灰斑鸻:鸟类图鉴中优秀的指南

【摘要】:中文名 灰拉丁名 Pluvialis squatarola英文名 Grey Plover分类地位形目科体长 27~30cm体重 175~230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涉禽,外形、体色和金相近,体形稍大,体羽不带明显的金黄色斑纹,飞翔时可见腰为白色、腋羽为黑色。成鸟冬羽头顶和上体灰褐色具黑白斑,下体沙褐色,不具有白色分界线,眉纹灰白色。吃水生昆虫、虾、蟹和软体动物等。

中文名 灰

拉丁名 Pluvialis squatarola

英文名 Grey Plover

分类地位形目

体长 27~30cm

体重 175~230g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涉禽,外形、体色和金相近,体形稍大,体羽不带明显的金黄色斑纹,飞翔时可见腰为白色、腋羽为黑色。(www.chuimin.cn)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夏羽头顶、枕、后颈至肩背为黑褐色杂以白斑,头侧、颏、喉和下体为黑色,额至眉纹形成一条宽白带,一直沿颈侧向下延伸,将上体和下体色块分开;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白色具黑横斑;翼黑色具大白斑,腋羽黑色,翼下覆羽白色;虹膜暗褐色,喙和脚黑色。成鸟冬羽头顶和上体灰褐色具黑白斑,下体沙褐色,不具有白色分界线,眉纹灰白色。幼鸟羽色似成鸟冬羽,上体泛黄褐色。

生态习性 越冬和迁徙季集大群栖息于海滨潮间带,也出现在淡水区域或农田,其他季节成小群活动。吃水生昆虫、虾、蟹和软体动物等。繁殖于北极苔原,营巢于地面凹坑中,垫以苔藓和草茎。窝卵数3~4枚,雏鸟早成。

分布与居留 繁殖于北极圈,越冬于非洲、亚洲南部、澳大利亚和北美。在我国分为旅鸟和冬候鸟,越冬于长江下游和南方沿海多省,迁徙期间见于北方多地。

非繁殖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