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金翅雀拉丁名 Carduelis sinica英文名 Greenfinch分类地位 雀形目雀科体长 12~14cm体重 15~2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喙肉色,基部粗壮,端部尖锐,头顶至后颈灰色,其余体羽以灰黄绿色为主,翼上和翼下具有醒目的金黄斑,腰至尾羽基部亦为金黄色。雌鸟似雄鸟而偏暗淡,金黄色较少。飞行迅速,振翅发出“呼呼”声,鸣声为清脆而带有颤音的“滴、滴”声。雌鸟孵卵,孵化期约为13天。雏鸟晚成,经双亲共同喂养约15天后可离巢。......
2023-11-03
中文名 小天鹅
拉丁名 Cygnus columbianus
英文名 Tundra Swan
(Whistling Swan)
分类地位 雁形目鸭科
体长 110~135cm
体重 4510~7000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大型游禽,形态似大天鹅而比之明显短小。颈、喙较大天鹅短小,喙基黄色区域亦小,不超过鼻孔。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全身雪白,仅头颈微微沾棕色;喙黑色,眼先至上喙基部黄色区域较小,不超过鼻孔;虹膜深褐色,蹼足黑色。雏鸟被灰色绒毛。第一年幼鸟体羽灰色,喙基肉色;往后逐年灰色减退,喙基黄色渐显。3年以上性成熟。
生态习性 栖息于开阔的湖面、水塘、苔原沼泽等地。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亦与大天鹅混群。有时也出现在农田,但谨慎避人。主食水生植物,也吃少量的小型水生动物和农作物幼苗、谷物。小天鹅鸣声清脆似哨声,英文名意为“苔原天鹅”或“哨声天鹅”,可见其栖息习性和叫声特点。繁殖于北极苔原冻土带,繁殖期在6—7月。筑巢于湖泊边苔原的土丘上,主要由雌鸟营巢,会重复修缮使用旧巢。窝卵数2~5枚,雌鸟孵化,雄鸟警戒,孵化期29~30天。雏鸟早成,40~45天即可飞行。
分布与居留 繁殖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极北部,8月末开始逐步迁徙到温带越冬。在我国属冬候鸟,一般于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和台湾越冬,通常于11月初至11月末于该地居留。
有关鸟类图鉴的文章
中文名 金翅雀拉丁名 Carduelis sinica英文名 Greenfinch分类地位 雀形目雀科体长 12~14cm体重 15~2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喙肉色,基部粗壮,端部尖锐,头顶至后颈灰色,其余体羽以灰黄绿色为主,翼上和翼下具有醒目的金黄斑,腰至尾羽基部亦为金黄色。雌鸟似雄鸟而偏暗淡,金黄色较少。飞行迅速,振翅发出“呼呼”声,鸣声为清脆而带有颤音的“滴、滴”声。雌鸟孵卵,孵化期约为13天。雏鸟晚成,经双亲共同喂养约15天后可离巢。......
2023-11-03
中文名 斑头鸺鹠拉丁名 Glaucidium cuculoides英文名 Asian Barred Owlet分类地位形目鸱科体长 20~26cm体重 150~260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猛禽,但为鸺鹠中体形最大者;体形短圆,头圆,面盘不明显,无耳簇羽;大部分体羽褐色,遍布白色细密横斑,喉白色,下腹和肛周白色,具宽褐纵纹;虹膜和喙黄色。幼鸟上体主要为褐色,横斑较少。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2023-11-03
中文名 蓝翅希鹛拉丁名 Minla cyanouroptera英文名 Blue-winged Siva分类地位 雀形目画眉科体长 14~16cm体重 14~28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头顶至后颈蓝灰色,眉纹白色,上体橄榄棕色,翼蓝色,尾蓝色且具黑色端斑;头颈侧面和下体前半部分为淡葡萄灰色,腹以下灰白色。常成对或小群活动,亦与相思鸟、鵙(jú)鹛等其他鸟类混群,性活泼,在树冠或林下灌丛与竹丛中来回跳跃,不断发出清脆鸣声。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地区。......
2023-11-03
中文名 白腰雨燕拉丁名 Apus pacificus英文名 Fork-tailed Swift分类地位 雨燕目雨燕科体长 17~20cm体重 35~48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喙短平而扁阔,翼尖长呈镰状,尾深叉形,身体呈流线型;上体除了腰为白色,其余上体黑褐色,下体暗烟褐色,腹部隐约可见波浪状横纹。......
2023-11-03
中文名 高山旋木雀拉丁名 Certhia himalayana英文名 Bar-tailed Treecreeper分类地位 雀形目旋木雀科体长 13~15cm体重 8~12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似旋木雀,上体似枯树皮般斑驳,但高山旋木雀上体色更深,尾羽具明显的数道黑褐色横斑;喜沿树干呈螺旋状向上攀爬。生态习性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混交林中。主食象甲、金花虫、锹甲和蠼螋等昆虫。雏鸟晚成,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中亚至喜马拉雅山地区。......
2023-11-03
中文名 铁嘴沙拉丁名 Charadrius leschenaultii英文名 Greater Sand Plover分类地位形目科体长 19~23cm体重 55~86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涉禽,体征羽色极似蒙古沙,体形略大,喙、脚较长。雄鸟冬羽近似,但上体色泛灰不带栗色,头部黑色区域转为深褐色,胸带的棕红色转为沙褐色。喜在岸滩上边奔跑边觅食,跑跑停停。繁殖期在4—7月,营巢于有稀疏植被的岸滩上。......
2023-11-03
中文名 白额燕尾拉丁名 Enicurus leschenaulti英文名 White-crowned Forktail分类地位 雀形目鸫科体长 25~27cm体重 37~52g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鸟类,体形较为修长。羽色黑白交错,长尾呈深叉形;额和头顶前部白色,头余部、颈、肩、背和胸为一体的黑色,腰和腹白色,翼和尾黑色且具白斑。......
2023-11-03
幼鸟上体似成鸟而较浅,具宽的浅色羽缘;下体淡皮黄色微带褐纹,胸部具有褐色纵纹,下胸纯褐色。日行性,常单独活动,通过翱翔或伫立在高树顶端伺机狩猎,捕食鼠类和小鸟,也吃野兔、雉鸡等动物。分布与居留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北部,越冬于繁殖地以南。在我国见于北方诸省和东南沿海省份,为冬候鸟或旅鸟。......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