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大多数人对启蒙的理解是这样的:“启蒙”,使人类告别愚昧、摆脱对世界的恐惧。但敏锐的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发现,经过这样的“启蒙”洗礼后,“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2]。人类非但没有因为“启蒙”进入真正的人性状态,反而陷入一种新的野蛮主义。因为“启蒙理性”的“倒退”,人类不知不觉被卷入一场现代性的噩梦里。那么,“启蒙理性”到底是如何走向“自我毁灭”之境的?......
2023-11-03
“最大最小值规则”也叫“最低的最大限度规则”。
当我们面临诸多选择时,对所有选择中会出现的“最坏情况”加以比较,从而选择其中最好的,即损失最少的那一个。也就是说,选择这个情况得到的最坏的结果也要比选择其他情况得到的最坏结果要好。这就是对“最大最小值规则”的通俗解释,我们可结合下面这张图理解。
三种选择及其结果
比如,一个人面临三种选择(竖列的D1、D2、D3)。这三种选择分别对应着各自产生的结果,即 C1、C2、C3,正数字代表着赚钱,负数字代表着赔钱的含义。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种选择D1,最坏的情况是损失700元,最好的情况是赚1200元;
第二种选择D2,最坏的情况是损失800元,最好的情况是赚1400元;
第三种情况D3,最坏的情况是赚500元,最好的情况是赚800元。
这时,这个人该如何选择呢?“最大最小值规则”告诉我们,将三种最坏的情况——C1列进行比较,D1和D2是亏损状态,而D3没有亏损还赚了500元。这就意味着,D3最坏的情况也要比D1和 D2的最坏情况要好。因此,这个人应该选择D3。
我们仍然回到正义原则的论证中。(www.chuimin.cn)
在罗尔斯看来,人们之所以会选择“差别原则”——“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适合于最不利者的最大利益,并与正义的储蓄原则相一致”,正是缘于“最大最小值规则”。
在“无知之幕”背后,人们无法判定自身的状况,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最坏的情况,成为最不利者。
那么,当所有人都假设自己是最不利者时,便会一致做出这样的判断:在所有最坏的情况里选择最好的情况,以使最不利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在揭开“无知之幕”后,即使自己一旦“中招”也没关系,因为这条原则保障了最不利者[2]的最大利益,最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基于这样的心理,大家会一致认可并选择“差别原则”作为正义原则。当然,这种情况是针对第二种不能平等分配的基本善而言。社会可以允许这样的不平等,但也必须满足这样的不平等对最不利者有利的条件。归根结底,不平等的分配还是存在的,只不过这样的原则消除了人们关于不平等的意识。
【注释】
[1]因为“特殊事实”会影响到公正的程序和正义原则的制定。
[2]最不利者:是指最低期望的收入阶层,最不利者本身的期望值是有一个范围的。比如,我们用1—100作为期望指数,假设1—10就是最不利者的期望值区间,只要达到这个区间的最大限度(比如达到10),也就意味着这样的不平等分配对最不利者是有利的。
有关哲学100问 后现代的刺的文章
或许大多数人对启蒙的理解是这样的:“启蒙”,使人类告别愚昧、摆脱对世界的恐惧。但敏锐的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发现,经过这样的“启蒙”洗礼后,“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2]。人类非但没有因为“启蒙”进入真正的人性状态,反而陷入一种新的野蛮主义。因为“启蒙理性”的“倒退”,人类不知不觉被卷入一场现代性的噩梦里。那么,“启蒙理性”到底是如何走向“自我毁灭”之境的?......
2023-11-03
[2]通俗理解,“反思的平衡”意味着人们在感性的判断和抽象思考的原则之间不断做出调整,以使两者达到平衡与和谐状态的方法。于是,我们运用“反思的平衡”方法,以调整自己的主观判断,排除个人偏见、个人的特殊身份等要素产生的影响,从而以更加公平、公正的立场制定规则。经由“反思的平衡”后,人们其实回到了一个假定的“原初状态”。这时,罗尔斯假设了一个“无知之幕”,以保证程序上的公平。......
2023-11-03
他种植大麻,服用迷幻剂;他在飘飘欲仙中撞向汽车。只有在梦幻的兴奋中,他才能生发出对生命的全新顿悟,才能寻找到批判与解构理性的哲学依据。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和思想史学家、社会理论家、语言学家、文学评论家、性学家。福柯是一位自带气场的哲学家。......
2023-11-03
文化工业的主人在进行商品生产前,就已经先行地进行了设计。所有展现于大众面前的文化作品都是已被策划、加工、渲染过的文化商品,所有展现出来的作品都是细节模式化的产物。文化工业期望建构的正是这样的掌控系统,而这样的系统正意味着某种“统治权力”。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弥漫的文化工业氛围,其背后却映射出人对“统治权力”的终极渴望。[1]“自动化的反应机制”是笔者对《启蒙辩证法》中文化工业内容所做的理解与阐述。......
2023-11-03
自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时期,西方的社会环境时刻发生着变化。此学派提出了“社会批判理论”[2]——对当时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以及大众文化等方面予以批判。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对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这几位哲学家思想的介绍,去探究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问题。......
2023-11-03
可以说,哲学阶段的“启蒙理性”是丰富的、全面的。换言之,“哲学的理性”无法完成“启蒙理性”的最初使命。且,哲学非但完成不了这项任务,哲学理性中对思想本身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要素还会阻碍这项任务的完成,阻碍人们对统治权力的追寻。进而,“理性”中原有的“自我反思”的这一层就被无情丢弃。......
2023-11-03
《启蒙辩证法》的整体基调略显悲观。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负面影响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思考、对启蒙理性所带来的现代世界的批判、对文化工业本质的赤裸裸的揭露、对人的无限膨胀的权力欲望的反思等,多少都带有极端色彩。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启蒙理性走向自我毁灭”的反思,也恰恰证明了对“启蒙理性”本身具有的反思能力的守护。......
2023-11-03
阿伦特对“平庸的恶”的思考,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也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如果每个人都缺乏独立思考力,都对“恶”采取无视的态度,那么整个现代社会也必然会引发更大的灾难。但更重要的是,当恶行就在自己身旁发生时,我们决不能冷眼旁观,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能因为缺乏思考力而成为恶的同行者。要知道,对恶的无视就是对恶的纵容。总体来说,从“根本恶”到“平庸的恶”,是阿伦特对恶的视角转换的体现。......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