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并不等同于“人性”。例如,使医生成为抢救治疗活动主体的特殊规定性,是医生所特有的社会职责和业务素质,而不是他与病人共同的人性。......
2023-11-28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知识型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果照此趋势,到当代时期,知识型的变化又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福柯认为它会导致“人之死”,这也是《词与物》得出的一个结论。
“人之死”并非人生命的消亡,而是指人的主体性的消亡——人不再成为世界的主角,不再居于创造的中心位置。未来,人只不过是世界的一个螺丝钉,处在世界的大结构之中。
正如福柯在《词与物》的结尾所说:“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滩上的一张脸。”[7]
以上便是《词与物》表达的核心观点。福柯通过考察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到现代时期知识型的变化,最后得出“人之死”的结论。这样的研究方式正是知识考古学的研究方式,即深入历史的素材,将各个阶段的结构予以挖掘,最后将其摧毁。
接下来,我们将对福柯后期的系谱学研究进行介绍。
【注释】
[1][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18.(www.chuimin.cn)
[2][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19.
[3]同上。
[4]同上。
[5][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25.
[6]即通过观察或测量就能够把握到的知识。
[7][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392.
有关哲学100问 后现代的刺的文章
§1至此,我们认为我们已经充分说明了什么是我们对于上帝的爱恋,以及它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本身的永恒的持续。§2但是,因为到此为止我们谈了我们对于上帝的爱恋,我们需要再看一看是不是也存在上帝对于我们的爱恋,也就是说,是不是上帝同样也爱我们,以及这是不是因为人爱上帝?因此,我们最后得出结论说:上帝为了使......
2024-01-27
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需要的考察,是从“现实的人”的三重属性展开的。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类特性出发,阐明了“现实的人”的一般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9],换句话说,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生存需要得以满足的先决条件。概而观之,只有在社会活动中,个人才能成为“现实的人”。作为“现实的人”,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社会交往活动。......
2023-07-30
尤其是当识才工作进入到“终端决策”阶段时,领导者与被荐举对象的直接接触,包括必要的“个别谈话”,是必不可少的,无法取代的。鉴于此,给予“个别谈话”以正确的评价,并不断改革谈话方式,变换谈话内容,使考察者和被考察者产生顺畅的思想沟通和认识接触,是获取令人满意的考察结果的惟一途径。曾国藩认为,谈话识人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一对多的。......
2023-08-17
技术的本质是人用来试探包括自己存在、事物改变乃至世界演化多种可能性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技术,有人的世界和无人的世界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如何看待技术创新带来的影响?芬伯格认为新媒体与新技术的社会影响取决于其如何被设计和使用,如计算机既不是有益的,也不是有害的,而是兼而有之,对于计算机的解读应超越乐观主义构想与敌托邦梦魇,寻找新切入点,[80]对于原生新媒体的理解也是这样。......
2023-11-25
迈锡尼文明消亡之谜观点之一:希腊北方的多利亚人强盛之后,南下攻城略地,逐步征服了除雅典以外的中希腊和伯罗奔尼撒各国,宣告了迈锡尼文明的灭亡。迈锡尼城是迈锡尼文明的中心,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海外贸易方面,迈锡尼虽然不像克里特岛的迈诺安文明那样倚重,但发达程度有过之无不及。入侵者在灭亡迈锡尼的物质文明后,并没有继承发扬它灿烂的精神成果。无论如何,迈锡尼文明迅速衰落是个不争的事实。......
2024-09-16
只有律师在当事人面前展现一个良好的职业形象,才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有时还会影响当事人决定是否聘请该律师。因此,律师在各种业务场合必须保持专业形象。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展现的职业素养,实际上是律师个人修养、专业素质、社会阅历以及办案经验的综合体现。仪容仪表是律师内在素质、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
2023-08-16
“红胡子”埃里克顺理成章地成为“东开拓地”的首领。究其原因可能是当时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冰盖的面积越来越大,全部拓荒者因无法适应而死亡。但据考古学家的资料,在今天发现的拓荒者的遗骸上,明显有杀戮的痕迹,因此他们很可能是在与爱斯基摩人的战争中灭绝的,而饥寒仅是全体失踪的第二个原因。......
2023-07-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