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福柯哲学:特点、阶段与继承

福柯哲学:特点、阶段与继承

【摘要】:整体而言,福柯的哲学研究并不是按照传统哲学的探究方式,即讨论形而上学问题进行晦涩的论证、构建宏大的体系等而展开的,他是从历史角度进行的哲学反思。也就是说,福柯的哲学批判,其背后总是有着史实作为依据和支撑。以1969年为界,福柯的理论分为两个阶段: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福柯哲学脉络系谱学这一概念来源于尼采。

整体而言,福柯哲学研究并不是按照传统哲学的探究方式,即讨论形而上学问题进行晦涩的论证、构建宏大的体系等而展开的,他是从历史角度进行的哲学反思。

但福柯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学家仅仅阐述历史事实,他是基于对历史的素材,即疯癫史或精神病史、性的历史等领域的具体素材的梳理,进而做出哲学层面的批判。也就是说,福柯的哲学批判,其背后总是有着史实作为依据和支撑。

以1969年为界,福柯的理论分为两个阶段: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

知识考古学意味着这样一种研究方法:深入知识的深层,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挖掘被掩盖的知识的根基问题,找出平时人们不太注意或忽略的要素,从而对其进行解构与消解。《疯癫与文明》《词与物》等便是福柯知识考古学领域的重要著作。

福柯哲学脉络

系谱学这一概念来源于尼采。福柯将尼采进行道德分析的方法,即系谱学方法,发展成一种普遍的哲学方法。这有点类似查家谱,将各个概念背后的关联点梳理出来,找到概念背后的核心要素,进而达到解构的目的。《规训与惩罚》《性经验史》便是福柯系谱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他通过对监狱问题与性问题的探讨,挖掘出其背后的核心要素——“权力”。(www.chuimin.cn)

【注释】

[1][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M].高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388.

[2][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M].高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389.

[3][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M].高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401.

[4][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M].高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译者序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