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历史存在与否:后现代哲学的观点

历史存在与否:后现代哲学的观点

【摘要】:[1]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看来,历史没有本来的面目,也并不存在客观纯粹的历史。“理解与解释”,并不是简单地复制与还原被理解对象的本来面目,即主体揭开历史面纱的行为。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与解释”是主客体交融互动的活动。

伽达默尔说:“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一种名副其实的诠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实在性。”[1]

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看来,历史没有本来的面目,也并不存在客观纯粹的历史。“理解与解释”,并不是简单地复制与还原被理解对象的本来面目,即主体揭开历史面纱的行为。而是,你在“理解与解释”历史时,也正参与历史、书写历史,因为你为后人构造了“传统与成见”。

常识或传统意义上说,你或许会认为存在客观的历史,因为历史上的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没发生就没发生。这还有什么可质疑的?但问题是,你如何了解历史上是否真的发生过这些事情,你又该如何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你不可能亲眼看到历史,你了解历史的方式就是通过文本,即前人留下来的东西去了解。

既然如此,你便身处于“效果历史”事件里。你从前人的文本出发,带着自己的视角去解读历史文本,又产生了对历史的全新认识和体会,生发出了新的感悟,赋予其新的意义。通过这个过程,你便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与解释”是主客体交融互动的活动。人们所理解的历史,是在这个意义生成流动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历史。根本不存在历史的本来面目,也不存在作为客观对象的历史。(www.chuimin.cn)

可见,历史既不是纯客观的,也不是纯主观的,而是主客体交融与统一的产物。

【注释】

[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