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神话解释带有幻想和迷信的色彩,但从“启蒙”的视角看,神话对世界的解释本身就是一种“启蒙”的尝试了。因为神话的解释至少是一种对知识探索的尝试,只不过这样的知识以“启蒙”的角度来看是愚昧的、落后的、迷信的。这里的辩证关系是:在“启蒙”看来,“启蒙”的初衷是祛除神话的迷信,尝试树立正确的知识,以理性代替愚昧,即“启蒙”是“反神话”的。......
2023-11-03
在马尔库塞看来,本能革命体现出一种“大拒绝”的态度。人们要对一切现存的东西进行完全、彻底的拒绝,人们要揭露资产阶级的假民主,拒绝服从暴君统治,要进行个体性暴乱,否定组织性和纪律性,从而表达出一种极端的反抗态度。
这颇有一点挑衅现存统治秩序的意味:要将一切造反者联合起来,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一切现存东西进行彻底否定。
“马尔库塞的这种斗争策略在20世纪60年代曾被美国一些新左派具体化为反对一切‘无意义工作’的‘嬉皮士’运动。即一些出身于中上层家庭的青年,留着长发,穿着破烂或奇装异服,服用麻醉药品,离开家庭而群聚,以此表示对现代社会的反抗。”[2]
可以说,马尔库塞的这套“大拒绝”的方式,带有浓厚的无政府主义色彩和极端的个人主义色彩。在他看来,“只有混乱的、无政府主义的反对派,政治的和道德的、理性的和本能的反对派,拒绝参加罪恶的把戏,厌恶任何繁荣和任何强迫协议,才能毁灭这个制度”。[3]因为这个制度既不能“容忍”又不能“压制”这些手段。
那么,通过如此极端的“大拒绝”,马尔库塞希望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
他希望建立一个以“快乐原则”为基础的社会。人的解放最终回归于爱欲层面,只有当人的爱欲得以满足,人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没有多余的压抑,人们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一切冲突、敌对以及反抗的情绪都消失了。
如马尔库塞所说,到那个时候,“道德和美学的需要变成基本的、生死攸关的需要,并走向两性之间、世代之间、男女和自然之间的新关系,自由被理解为根植在这些需要的满足之中,它们是激发美感的、伦理的和合理性的集于一身”。[4](www.chuimin.cn)
【注释】
[1]弗洛伊德曾提出这样的理论:文明是对本能的压抑,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对人类固有的本能压抑的历史。
[2]马抗美,胡明,常绍舜,等.现代西方哲学评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20.
[3]同上。
[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反革命和造反[M].波士顿:波士顿大学出版社,1972:175.
有关哲学100问 后现代的刺的文章
虽然神话解释带有幻想和迷信的色彩,但从“启蒙”的视角看,神话对世界的解释本身就是一种“启蒙”的尝试了。因为神话的解释至少是一种对知识探索的尝试,只不过这样的知识以“启蒙”的角度来看是愚昧的、落后的、迷信的。这里的辩证关系是:在“启蒙”看来,“启蒙”的初衷是祛除神话的迷信,尝试树立正确的知识,以理性代替愚昧,即“启蒙”是“反神话”的。......
2023-11-03
第四章“后现代”概念的哲学诠释今天,“后现代”成了国际学术界频频使用的时髦术语之一。但我认为,简克斯对“后现代”概念的规定最为明确和具体。然而,后人在运用“后现代”概念时大多忽视了简克斯的定义,而是采用了利奥塔的模糊解释。令人遗憾的是,利奥塔本人对“后现代”概念的解释并不像维尔希教授所说的那样明确。1985年前后,利奥塔不断遭到各种批评,但他对“后现代”概念仍然痴心不改。......
2023-11-26
自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时期,西方的社会环境时刻发生着变化。此学派提出了“社会批判理论”[2]——对当时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以及大众文化等方面予以批判。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对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这几位哲学家思想的介绍,去探究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问题。......
2023-11-03
1926年10月15日,福柯出生于法国西部的古城普瓦提埃,于1984年6月25日去世,其死因为世界性难题——艾滋病。福柯从小生活在较为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外科医生。为了锻炼福柯的勇气,父亲将他带进医院的手术室观看截肢手术,这对福柯的幼小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颤。1948年,福柯获得哲学学士学位,第二年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从1969年起,福柯不断参加各种政治抗议活动,他冒死投身于极左派的非法政治运动,支持学生造反。......
2023-11-03
可以说,哲学阶段的“启蒙理性”是丰富的、全面的。换言之,“哲学的理性”无法完成“启蒙理性”的最初使命。且,哲学非但完成不了这项任务,哲学理性中对思想本身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要素还会阻碍这项任务的完成,阻碍人们对统治权力的追寻。进而,“理性”中原有的“自我反思”的这一层就被无情丢弃。......
2023-11-03
[1]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看来,历史没有本来的面目,也并不存在客观纯粹的历史。“理解与解释”,并不是简单地复制与还原被理解对象的本来面目,即主体揭开历史面纱的行为。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与解释”是主客体交融互动的活动。......
2023-11-03
或许大多数人对启蒙的理解是这样的:“启蒙”,使人类告别愚昧、摆脱对世界的恐惧。但敏锐的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发现,经过这样的“启蒙”洗礼后,“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2]。人类非但没有因为“启蒙”进入真正的人性状态,反而陷入一种新的野蛮主义。因为“启蒙理性”的“倒退”,人类不知不觉被卷入一场现代性的噩梦里。那么,“启蒙理性”到底是如何走向“自我毁灭”之境的?......
2023-11-03
“身体—主体”似乎将灵魂和肉体综合在一起了,身体既具有肉体性,又具有精神性,一切都是混沌的、模棱两可的、暧昧的、模糊的状态。身体既是知觉的主体,也是知觉的客体。这就是“身体—主体”这个概念要表达出的意境:主观和客观是无法被完全分清的,主体和客体也是同时共在的。......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