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科学技术对工业社会的影响及其非中立性

科学技术对工业社会的影响及其非中立性

【摘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发达的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按照传统观念理解,“技术”应该是中立的工具和手段。技术本身不具有价值倾向性,技术的价值体现于人们对它的使用中。但发达的工业社会逐渐改变了这种“技术中立”的观点。技术不再是中立的,而变为一种新的统治形式,对人予以意识形态的控制。这样的技术组织讲究的是团队协作,每个工人只有在团队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因此,技术不再是中立的技术。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发达的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我们不妨来说一说“技术”这件事。

按照传统观念理解,“技术”应该是中立的工具和手段。技术本身不具有价值倾向性,技术的价值体现于人们对它的使用中。但发达的工业社会逐渐改变了这种“技术中立”的观点。技术不再是中立的,而变为一种新的统治形式,对人予以意识形态的控制。

在马尔库塞的年代,技术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带来了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生产方式更加机械化和自动化。

这将意味着什么呢?

马尔库塞说:“机械化不断地降低着在劳动中所耗费的体力的数量和强度”[1],“对于更发达的自动化工厂,体力转变为技术和思维技巧的特点更加突出”[2],“发达资本主义愈益完善的机械化劳动却在改变着被剥削者的态度和地位”[3]

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使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工人从体力劳动支出逐渐变为技术和技能的支出。工人不再是处于劳役重压下的牲畜,越来越多的工人成为了“白领”,工人的地位得以改变,工人的自我感觉也越来越好。(www.chuimin.cn)

且这种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使得工人逐渐形成了机械共同体的技术组织。这样的技术组织讲究的是团队协作,每个工人只有在团队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因此,工人与工厂形成了更为紧密的依存关系。

工人阶级对立的情绪似乎有所缓和,阶级的差别看似呈现出平等化的趋势。工人可以和他的老板观看同样的电视节目,游览同样的旅行胜地,打字员也可以打扮得同她的雇主女儿一样漂亮。

阶级差别的平等化,日益显示出它的意识形态功能。因为工人阶级的自我感觉开始慢慢好转,加之因为科技的发展提升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大多数工人都在享受着消费社会带来的舒适感。于是,工人们逐渐丧失反抗的意识。工人阶级与现存劳动制度对立的意识日趋消失,“工人阶级似乎不再与已确立的社会相矛盾”[4],工人阶级不再具有革命精神,而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总体来看,这套“新型的统治方式”的逻辑便是:技术发展—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更加机械化和自动化—工人由劳动支出变为技能支出—工人阶级,即被剥削者的态度和地位得以改变—阶级差别呈现平等化趋势—工人阶级逐渐丧失反抗的动力。

可见,技术理性以看似“合理的方式”对社会结构以及思想形态进行全方位的塑造,对人予以了全方位意识形态的隐式控制。因此,技术不再是中立的技术。技术理性塑造出的社会氛围,使得人们沉浸于“快乐”中无法自拔,人们最终丧失反抗力与批判力,只能乖乖地服从于技术理性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