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辩证法》的整体基调略显悲观。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负面影响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思考、对启蒙理性所带来的现代世界的批判、对文化工业本质的赤裸裸的揭露、对人的无限膨胀的权力欲望的反思等,多少都带有极端色彩。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启蒙理性走向自我毁灭”的反思,也恰恰证明了对“启蒙理性”本身具有的反思能力的守护。......
2023-11-03
在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看来,一旦丰富的理性走向单一的工具理性,理性的工具属性变为其终极目的时,“启蒙”便走向了自我毁灭之境,人类便陷入一场现代性的灾难之中。这该如何理解呢?
现代科学特别讲究“数学化的思维方式”——以数学逻辑为准则,把一切事物和现象通过计算和公式化的方式加以规定。通过科学的思维,人们将这个混沌的世界塑造为一个可以被测量、可以被计算的世界,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将被纳入这套科学的系统之中。
在现代科学世界里,一切都变得公式化、数字化和规则化。而现代科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世界的实证分析,来构建出一个精细化的严密体系。这就好比世界像一张被遮罩了的网,这张网以定量、定性、数学化、标准化的方式包罗世间万象,任何超出这张网以外的元素都将不被认可。
而这张网(这个系统)正是以“启蒙理性”的逻辑思维,更确切地说是以“启蒙理性”中的数学逻辑、形式逻辑为准则构建而成的。当“数字成了启蒙精神的准则”时,最终的指向就是要构建出一套可以被精准测量和计算的系统,如果发现有事物和现象不在这个系统里,那么人类也会用科学理性的数学逻辑将其破解,并将其纳入这个系统。因为“启蒙不能允许有自己无法控制的、外在于它的东西。只有将一切纳入它的囊中,它才能高枕无忧”。[1](www.chuimin.cn)
这时你会发现,经由“启蒙理性”发展到现代科学阶段构建出来的科学系统,看上去是包罗万象的、丰富全面的、敞开的、有着极强的包容度的,但实际上,其所有的丰富内涵都要被统摄于同一系统中,这个系统反而是单一的、封闭的,甚至带有着极权色彩的。
为了建构一个表面上包罗万象,但实际上却有着同一性指向的系统,所以理性为了自我保存,其工具性便被人们无限放大,甚至成为主宰力量[2]。逐渐,丰富全面的理性沦为单一的工具——一个努力建构能规定世界系统的工具。理性丧失了“自我意识”,丧失了对思想“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而正是这关键一环的丢失,又强化了人类建构齐一系统的信念[3]。
有关哲学100问 后现代的刺的文章
《启蒙辩证法》的整体基调略显悲观。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负面影响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思考、对启蒙理性所带来的现代世界的批判、对文化工业本质的赤裸裸的揭露、对人的无限膨胀的权力欲望的反思等,多少都带有极端色彩。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启蒙理性走向自我毁灭”的反思,也恰恰证明了对“启蒙理性”本身具有的反思能力的守护。......
2023-11-03
“启蒙理性”经由“神话”到“哲学”再到“现代科学”的发展,最后开启了一个以数学为原则的现代科学世界。原本有着丰富维度的“启蒙理性”丧失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这关键一环,“工具理性”成为了主角。......
2023-11-03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先天综合判断”,即既具有普遍必然性,又具有经验的新内容的判断这一关键概念。康德其实是承认了某种真理性的、无须进一步修正的理论,即“先验性理论”的存在,并且他将“先验性”和“普遍必然性”等同起来。康德以这种方式解决“多”和“一”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建构问题。因此,波普尔认为康德的解释是有缺陷的,其解决方案也并不成功。......
2023-11-03
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阿伦特列举大量事实阐述犹太领导人与纳粹合作的过程,她毫不掩饰自己对犹太委员会在大屠杀中对同胞犯下罪责的质疑。[1]可以说,犹太领导人配合纳粹提供“遣送名单”,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纳粹的帮凶。可见,正是犹太领导人的所作所为,使纳粹的大屠杀得以更加顺利地展开。......
2023-11-03
可以说,哲学阶段的“启蒙理性”是丰富的、全面的。换言之,“哲学的理性”无法完成“启蒙理性”的最初使命。且,哲学非但完成不了这项任务,哲学理性中对思想本身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要素还会阻碍这项任务的完成,阻碍人们对统治权力的追寻。进而,“理性”中原有的“自我反思”的这一层就被无情丢弃。......
2023-11-03
在梅洛-庞蒂看来,知觉具有主客体的相互渗透性。在知觉境域里,主体和客体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行,它们离不开彼此,彼此成就对方,彼此赋予对方意义。从灵与肉、身与心的层面来说,灵肉、身心自开始就相互渗透、彼此交融,这样的同一性境域就是知觉领域。知觉就像主客之间的一个通道,连接着彼此,又奠基着彼此。知觉是世界得以展示自己的基本方式,是主客体相互渗透的产物。......
2023-11-03
或许大多数人对启蒙的理解是这样的:“启蒙”,使人类告别愚昧、摆脱对世界的恐惧。但敏锐的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发现,经过这样的“启蒙”洗礼后,“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2]。人类非但没有因为“启蒙”进入真正的人性状态,反而陷入一种新的野蛮主义。因为“启蒙理性”的“倒退”,人类不知不觉被卷入一场现代性的噩梦里。那么,“启蒙理性”到底是如何走向“自我毁灭”之境的?......
2023-11-03
[2]通俗理解,“反思的平衡”意味着人们在感性的判断和抽象思考的原则之间不断做出调整,以使两者达到平衡与和谐状态的方法。于是,我们运用“反思的平衡”方法,以调整自己的主观判断,排除个人偏见、个人的特殊身份等要素产生的影响,从而以更加公平、公正的立场制定规则。经由“反思的平衡”后,人们其实回到了一个假定的“原初状态”。这时,罗尔斯假设了一个“无知之幕”,以保证程序上的公平。......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