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启蒙理性走向自我毁灭:哲学100问中的后现代刺激

启蒙理性走向自我毁灭:哲学100问中的后现代刺激

【摘要】:在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看来,一旦丰富的理性走向单一的工具理性,理性的工具属性变为其终极目的时,“启蒙”便走向了自我毁灭之境,人类便陷入一场现代性的灾难之中。而这张网正是以“启蒙理性”的逻辑思维,更确切地说是以“启蒙理性”中的数学逻辑、形式逻辑为准则构建而成的。因为“启蒙不能允许有自己无法控制的、外在于它的东西。只有将一切纳入它的囊中,它才能高枕无忧”。

在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看来,一旦丰富的理性走向单一的工具理性,理性的工具属性变为其终极目的时,“启蒙”便走向了自我毁灭之境,人类便陷入一场现代性的灾难之中。这该如何理解呢?

现代科学特别讲究“数学化的思维方式”——以数学逻辑为准则,把一切事物和现象通过计算和公式化的方式加以规定。通过科学的思维,人们将这个混沌的世界塑造为一个可以被测量、可以被计算的世界,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将被纳入这套科学的系统之中。

在现代科学世界里,一切都变得公式化、数字化和规则化。而现代科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世界的实证分析,来构建出一个精细化的严密体系。这就好比世界像一张被遮罩了的网,这张网以定量、定性、数学化、标准化的方式包罗世间万象,任何超出这张网以外的元素都将不被认可。

而这张网(这个系统)正是以“启蒙理性”的逻辑思维,更确切地说是以“启蒙理性”中的数学逻辑、形式逻辑为准则构建而成的。当“数字成了启蒙精神的准则”时,最终的指向就是要构建出一套可以被精准测量和计算的系统,如果发现有事物和现象不在这个系统里,那么人类也会用科学理性的数学逻辑将其破解,并将其纳入这个系统。因为“启蒙不能允许有自己无法控制的、外在于它的东西。只有将一切纳入它的囊中,它才能高枕无忧”。[1](www.chuimin.cn)

这时你会发现,经由“启蒙理性”发展到现代科学阶段构建出来的科学系统,看上去是包罗万象的、丰富全面的、敞开的、有着极强的包容度的,但实际上,其所有的丰富内涵都要被统摄于同一系统中,这个系统反而是单一的、封闭的,甚至带有着极权色彩的。

为了建构一个表面上包罗万象,但实际上却有着同一性指向的系统,所以理性为了自我保存,其工具性便被人们无限放大,甚至成为主宰力量[2]。逐渐,丰富全面的理性沦为单一的工具——一个努力建构能规定世界系统的工具。理性丧失了“自我意识”,丧失了对思想“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而正是这关键一环的丢失,又强化了人类建构齐一系统的信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