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哲学阶段的“启蒙理性”是丰富的、全面的。换言之,“哲学的理性”无法完成“启蒙理性”的最初使命。且,哲学非但完成不了这项任务,哲学理性中对思想本身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要素还会阻碍这项任务的完成,阻碍人们对统治权力的追寻。进而,“理性”中原有的“自我反思”的这一层就被无情丢弃。......
2023-11-03
霍克海默(左)与阿多诺(右)
马克斯·霍克海默(M.Max Horkheimer,1895—1973年)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1930年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之后创办《社会研究杂志》。代表作有《启蒙辩证法》(与阿多诺合著)、《工具理性批判》和《社会哲学研究》等。
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年)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音乐理论家。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之一。代表作有《多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启蒙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合著)、《文学笔记》、《美学理论》等。
该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找到了切入点——通过对“启蒙理性”的批判,即重新审视来揭示现代性的危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反思,挖掘极权主义的内在根源以及社会发生异化的原因——以此为现代人敲响警钟。于是,诞生了这部《启蒙辩证法》[1]。
《启蒙辩证法》涉及的哲学维度比较多,如传统理性、启蒙与神话、文化工业、现代文明、理性与权力等,但这些命题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对传统理性背景下的“启蒙”进行批判和反思而展开。
或许大多数人对启蒙的理解是这样的:“启蒙”,使人类告别愚昧、摆脱对世界的恐惧。正因“启蒙”这座方舟,人类才得以摆渡到工业文明社会。“启蒙”开启了人类的现代性篇章,“启蒙”应该是一件“好事”。(www.chuimin.cn)
但敏锐的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发现,经过这样的“启蒙”洗礼后,“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2]。人类非但没有因为“启蒙”进入真正的人性状态,反而陷入一种新的野蛮主义。因为“启蒙理性”的“倒退”,人类不知不觉被卷入一场现代性的噩梦里。
那么,“启蒙理性”到底是如何走向“自我毁灭”之境的?这样的“启蒙理性”又是如何给现代人带来灾难的?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三个步骤去解析《启蒙辩证法》的核心内容,从而找到解答以上问题的线索:
一是通过梳理“启蒙”与“神话”的纠缠关系,去解析“启蒙”的概念;
二是探寻“启蒙”会走向“自我毁灭”之境的缘由,处于“自我毁灭”之境下的“启蒙”将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三是分析“启蒙走向自我毁灭”的典型表现,即“文化工业”问题。
有关哲学100问 后现代的刺的文章
可以说,哲学阶段的“启蒙理性”是丰富的、全面的。换言之,“哲学的理性”无法完成“启蒙理性”的最初使命。且,哲学非但完成不了这项任务,哲学理性中对思想本身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要素还会阻碍这项任务的完成,阻碍人们对统治权力的追寻。进而,“理性”中原有的“自我反思”的这一层就被无情丢弃。......
2023-11-03
[2]通俗理解,“反思的平衡”意味着人们在感性的判断和抽象思考的原则之间不断做出调整,以使两者达到平衡与和谐状态的方法。于是,我们运用“反思的平衡”方法,以调整自己的主观判断,排除个人偏见、个人的特殊身份等要素产生的影响,从而以更加公平、公正的立场制定规则。经由“反思的平衡”后,人们其实回到了一个假定的“原初状态”。这时,罗尔斯假设了一个“无知之幕”,以保证程序上的公平。......
2023-11-03
文化工业的主人在进行商品生产前,就已经先行地进行了设计。所有展现于大众面前的文化作品都是已被策划、加工、渲染过的文化商品,所有展现出来的作品都是细节模式化的产物。文化工业期望建构的正是这样的掌控系统,而这样的系统正意味着某种“统治权力”。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弥漫的文化工业氛围,其背后却映射出人对“统治权力”的终极渴望。[1]“自动化的反应机制”是笔者对《启蒙辩证法》中文化工业内容所做的理解与阐述。......
2023-11-03
他种植大麻,服用迷幻剂;他在飘飘欲仙中撞向汽车。只有在梦幻的兴奋中,他才能生发出对生命的全新顿悟,才能寻找到批判与解构理性的哲学依据。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和思想史学家、社会理论家、语言学家、文学评论家、性学家。福柯是一位自带气场的哲学家。......
2023-11-03
自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时期,西方的社会环境时刻发生着变化。此学派提出了“社会批判理论”[2]——对当时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以及大众文化等方面予以批判。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对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这几位哲学家思想的介绍,去探究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问题。......
2023-11-03
阿伦特对“平庸的恶”的思考,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也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如果每个人都缺乏独立思考力,都对“恶”采取无视的态度,那么整个现代社会也必然会引发更大的灾难。但更重要的是,当恶行就在自己身旁发生时,我们决不能冷眼旁观,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能因为缺乏思考力而成为恶的同行者。要知道,对恶的无视就是对恶的纵容。总体来说,从“根本恶”到“平庸的恶”,是阿伦特对恶的视角转换的体现。......
2023-11-03
大家好,欢迎来到《哲学100问》第3季——后现代哲学的篇章。基于这样的历史境遇,哲学家开启了一场对“现代性”和“现代文明”予以重新审视与反思的运动,从而形成了具有彻底批判性的后现代哲学思潮。后现代哲学寻求的是不确定性、模糊性、碎片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可以说,后现代哲学真正揭开了人类文明的温情面纱,赤裸裸地触摸到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实。后现代哲学的声音较为“刺耳”,时常会给人带来紧张刺激的精神快感。......
2023-11-03
《启蒙辩证法》的整体基调略显悲观。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负面影响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思考、对启蒙理性所带来的现代世界的批判、对文化工业本质的赤裸裸的揭露、对人的无限膨胀的权力欲望的反思等,多少都带有极端色彩。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启蒙理性走向自我毁灭”的反思,也恰恰证明了对“启蒙理性”本身具有的反思能力的守护。......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