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地质环境风险评价成果

城市地质环境风险评价成果

【摘要】:开封市地质环境风险评价的流程如图12-3所示。对于其他区域,参考相关资料,结合开封市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建立分级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建立了开封市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表12-1 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2.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社会经济易损性的评价结果反映了不同功能区发生地质环境问题时受到损失的程度。

(一)评价思路

根据城市地质环境风险的定义可知,城市地质环境风险评价是在地质环境危险性和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的基础上,选取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模型对地质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开封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一部分属于已建成区,另一部分属于规划建设区,因此本节的评价包含两个方面:评价已建成区和规划建设区的地质环境风险。对于已建成区,提出具体风险防控措施,控制风险的发展;对于规划建设区,则提出功能优化建议,尽量规避风险。开封市地质环境风险评价的流程如图12-3所示。

图12-3 开封市地质环境风险评价流程图

(二)评价模型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即采用敏感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开封市地质环境危险性进行评价,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评价社会经济易损性,最后采用通用的风险评价模型评价开封市地质环境风险。

(三)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权重确定

1.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分析开封市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特征及其危害,结合开封市的规划建设,选取对功能区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的地质环境问题作为评价指标,可将其分为两类:地壳稳定性问题和地面稳定性问题。选取黄河河漫滩、活动断裂带(与断裂距离≤15m)作为敏感因子。对于其他区域,参考相关资料,结合开封市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建立分级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建立了开封市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表12-1)。

表12-1 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2.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经济易损性的评价结果反映了不同功能区发生地质环境问题时受到损失的程度。本节将各功能区视为整体承灾体,研究分析影响功能区易损性的主要因素,从以下三方面建立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1)人口易损性。采用人口密度进行评价。

(2)社会基础结构易损性。主要指城市中各种构筑物在发生地质环境问题时的损失程度。根据不同类型功能区的主要构筑物的价值进行评价。

(3)经济易损性。经济易损性主要指救灾资金投入及产业部门产值减少程度。采用不同功能区的经济密度进行评价。

参照开封市土地利用类型城市规划,本节将开封市功能区分为11个类型。功能区数据的获取主要依据开封市统计年鉴、相关研究及资料。对于同一功能区,假定其内的社会经济易损性特征值均一分布。规划中的功能区社会经济易损性特征值取同一类型已建成功能区特征值的平均值。功能区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步骤主要有:(www.chuimin.cn)

(1)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Zi——第i个评价单元的某一指标的归一化值;

xi——第i个评价单元的某一指标特征值;

n——评价单元个数。

(2)建立易损性指标分级标准,并根据不同等级分别赋易损性值。社会经济易损性值的取值范围为0~1,0为无损失,取值越接近1,易损性越高。

(3)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易损性指标权重,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见表12-2。

表12-2 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四)评价单元划分

针对研究区范围较小且评价指标质量离散性大的情况,采用不规则多边形网格法,对研究区进行单元划分。各评价单元以各评价指标的属性边界作为单元边界,即各评价单元中所有评价指标的属性分布均一,避免了因属性分布不均一而产生的误差。评价单元的划分在Map GIS软件中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1)参照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城市规划图,划分开封市不同类型功能区,将不同类型功能区的边界作为易损性评价单元的边界,生成易损性评价单元图。开封市功能区分类图即易损性评价单元图如图12-4所示。

图12-4 开封市功能区分类图(易损性评价单元图)

(2)叠加地质环境危险性的各单因素分区图,生成危险性评价单元图。

(3)将易损性评价单元图与危险性评价单元图叠加,生成地质环境风险评价单元图,共划分风险评价单元282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