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原则

城市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原则

【摘要】:因此,在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时,应当考虑所评价区域实际条件下的用地分布与规划条件下的主体功能定位,如若评价区域定位为生态功能保护区域,对其制定评价准则时的标准应高于非生态功能区,从而可最大限度的控制人类的活动强度。

1.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遵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面对扰动的敏感性以及缺乏应对能力是地质环境系统脆弱性的主要表现,提出脆弱性评价在方法选择上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要在数据的转换和评价结果的解释之间做到合理的平衡,需要抓住复杂系统脆弱性产生的关键过程及机制展开脆弱性评价。

2.地域性原则

不同地域由于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脆弱地质环境的表现特征不同。因此,在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时,应当考虑所评价区域实际条件下的用地分布与规划条件下的主体功能定位,如若评价区域定位为生态功能保护区域,对其制定评价准则时的标准应高于非生态功能区,从而可最大限度的控制人类的活动强度。

3.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www.chuimin.cn)

由于城镇安全受地质环境各个要素(如基础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所起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城镇的地质环境脆弱性取决于各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对城镇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城镇地质环境脆弱性的地质环境因子集,之后结合实际条件,筛选对城镇地质环境脆弱性影响较大的因子,赋予较高权重,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尽可能使得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

4.可操作性原则

对于评价工作所涉及的原始数据与研究方法,为了更有效率地开展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工作,应当充分考虑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以及研究方法是否适宜于应用到该区域中,这样才能尽可能使得评价结果贴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