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某一地区的地质环境评价时需要考虑气象因素,相应的评价因子包括光照、气温、降雨量、气候分区、风力、风向、大气质量与干燥度等。在此引用了“城镇风向位置”这个概念,指城镇各功能用地的布设与城镇的主风向之间的方位关系。因而,城镇各类建设用地都有各自建设要求的坡地标准。岩性组合是对各岩土体的成因及力学性状的统一刻画,力学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基的稳定性,力学性状软弱的地层是建筑工程中的不利因素。......
2023-11-03
(1)查明调查区气象要素中的降水特征,包括多年长周期丰、贫水年变化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单次最大降水量及其持续时间,最大降水强度等。
(2)查明调查区主要流域的地表汇流面积,径流特征,主要河、湖、塘及其他地表水体(包括湿地、季节性积水洼地)的流量和水位动态,包括最高洪水位和最低枯水位高程及其出现日期和持续时间,汛期洪水频率及变幅等。
(二)地形地貌
查明调查区天然地貌和人工地貌的类型、分布位置和形态特征等。
(1)天然地貌,主要包括:分水岭、山脊、剥蚀面、斜坡、悬崖、沟谷、河谷、河漫滩、阶地、冲沟、洪积扇、岩溶洼地、漏斗、峰丛、峰林、塌陷、滑坡和断层崖等。查明其分布位置、形态特征,组合特征、过渡关系与相对时代。
(2)人工地貌,主要包括:露天采矿场、人工边坡、水库与大坝、道路、渠道、堤防、矿碴与弃土堆、垃圾填埋场等。查明其分布位置、形态特征、规模、形成时间和运行现状等。
(三)地层岩性
查明调查区地层的层序、地质时代、厚度、产状、成因类型、岩性(颜色、成分、结构、胶结物及胶结类型、特殊矿物等)、岩相特征和接触关系等,重点调查第四纪地层的分布、厚度及其岩性。查明调查区地层的空间分布及其分布范围等。
(四)地质构造
(1)查明调查区构造轮廓,经历过的构造运动性质和时代,各种构造形迹的特征、主要构造线的展布方向等。
(2)查明调查区代表性岩体中原生结构面及构造结构面的产状、规模、形态、性质、密度及其切割组合关系,并进行岩体结构类型划分。
(五)新构造运动、现今构造活动性和地震
(1)查明调查区不同构造单元和主要构造断裂带自挽近地质时期以来的活动情况。
(2)查明主要断裂的规模、产状、性质及其与地貌单元、地貌景观、微地貌特征、第四纪岩相岩性、厚度和产状、地面高程变化等的关系。确定全新活动断裂的等级。
(3)查明调查区内重复大地水准测量资料、断层位移监测资料和地应力测量资料,分析研究现今活动特征和构造应力场及断层活动规律。
(4)查明调查区内历史地震资料和附近地震台站测震资料。重点是调查主要地震分布、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地震地质迹象,包括历史上Ⅶ度以上的地震烈度区(含Ⅶ度区)已产生的震害,如山崩、滑坡、地面开裂、河流堵塞改道及沙土液化等。
(5)查明油气开采和回灌、地下流体(地下水、地热、卤水等)开采与回灌,深层废液深灌排放、水库蓄水引起诱发地震的震级、震中深度和地面烈度分布,分析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
(六)水文地质
(1)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调查区所处(及所含)的水文地质单元及其特征。
(2)查明调查区地下水类型,主要含水岩组的分布、富水性、透水性、地下水位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等。
(3)查明调查区主要地下水露头的产出位置、地貌部位、高程、出露的地层岩性及所处的地质构造、含水层类型、性质、水位、水温、流量、水化学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和开发利用情况等。
(七)岩土体特征
1.岩体(www.chuimin.cn)
(1)查明调查区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岩组岩相特征、岩石强度及形变特征、岩石抗风化及其易溶蚀性特征。
(2)查明调查区岩体结构特征,包括岩体结构类型及结构面的发育特征,主要构造结构面的密度、裂隙密集带、结构面优势分组、结构面规模、软弱夹层的分布特征等。对重要地段应进行坡体结构分析。
(3)查明调查区岩体风化特征,包括易风化岩层的岩性、层位和分布规律,风化引起的岩体结构与强度方面的变化。了解风化壳的厚度及其垂直分带。
(4)查明调查区岩体溶蚀特征,包括可溶性岩层的岩性及组合特征,构造特征,岩溶形态及发育特征等。
2.土体
(1)查明调查区土体成因与岩性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包括冲积、冲洪积、冲湖积、冲海积的黏性土、砂性土、砾卵石土;崩坡积的碎石土、块石土;人工填筑的素填土、杂填土等。
(2)查明调查区特殊性土的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特殊类土包括:软土、膨胀土、湿陷性土、红黏土、盐渍土、冻土、液化的粉细砂土、人工堆填土等。重点了解特殊类土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危害及损失,提出初步相应的治理对策建议。
(3)查明调查区土体的结构特征。土体的结构类型分为均一结构、双层结构、多层结构等3种基本类型。
(八)地球化学特征
(1)查明调查区内各种自然介质(如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湖积物、水、气体和植物等)中环境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演化规律和迁移、富集变化规律,揭露环境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与各种地质过程、地质特征之间的关系。
(2)在存在放射性异常的调查区,开展放射性异常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①了解调查区航空γ能谱测量和区域化探扫面资料,分析研究调查区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含量值与分布规律。
②基本查明调查区基岩区238 U、232 Th、226 Ra、40 K等的丰度。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区域放射性核素丰度值,与世界克拉克值比较,并编制放射性地球化学图,圈定出异常区,研究其分布规律。
③基本查明调查区土壤中Rn的浓度值。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放射性地球化学图,圈定出异常区,研究其分布规律。
④基本查明调查区地下水和地下热水中Rn、Ra、U、总β、40 K的浓度值。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放射性地球化学图,圈定出异常区,研究其分布规律。
⑤在研究调查区放射性核素赋存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实测与计算,了解地质环境中Rn的浓度水平及其对空气中Rn浓度水平的影响程度。
⑥综合分析调查区内放射性异常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活动、地热活动以及人为活动的关系,并评价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提出初步的相应防治对策建议。
(九)生态系统
(1)基本查明调查区不同土地类型上的植物群落、植物类型、优势群落及其分布和面积。
(2)基本查明调查区植被生长情况,覆盖率、生物量和人为利用及其破坏情况。
(3)查明调查区植被生长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貌、坡向、坡度、坡位、小地形、土壤与基岩岩性特征、气候、水分条件等。
(4)查明调查区动物组成、动物族群分布、族群数量与栖息环境背景资料等。
有关城市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在进行某一地区的地质环境评价时需要考虑气象因素,相应的评价因子包括光照、气温、降雨量、气候分区、风力、风向、大气质量与干燥度等。在此引用了“城镇风向位置”这个概念,指城镇各功能用地的布设与城镇的主风向之间的方位关系。因而,城镇各类建设用地都有各自建设要求的坡地标准。岩性组合是对各岩土体的成因及力学性状的统一刻画,力学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基的稳定性,力学性状软弱的地层是建筑工程中的不利因素。......
2023-11-03
影响水体环境的因素包括水体污染的性质、强度以及水体的自净作用等。水体的稀释作用与废水和水体的流量以及两者混合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影响混合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如下。废水排放口的形式。如污水是分散排入水体,则达到完全混合的时间较短。因此它受存在于水中的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影响。......
2023-11-19
由此可见,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地层大气湍流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机械动力因素和热力因素。整个对流层中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平均为0.6℃/100 m,但这是总趋势,实际上在贴近地面的低层大气中,气温的垂直变化远比上述情况复杂得多。它们不仅受太阳辐射日变化的影响,还受天气形势、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023-11-19
交通用地在使用过程中,机动车辆往复行驶,排放废气,公路成为线性的污染源,对公路两侧的环境产生影响。矿区的公路对公路两侧的土地造成矿尘污染,由于运输车辆的运行,矿石的散落,矿尘随风迁移,矿尘在公路两侧的农田中沉积,矿尘中含有重金属,污染公路两侧的环境。水利设施周边及其下游区域的环境就将受到水利设施直接的或间接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在城镇选址、规划、建设甚至运行的各个阶段,都可能诱发地质环境问题。......
2023-11-03
图5-3长江干、支流沉积物的磁学参数与平均粒径Mz的关系质量磁化率χ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 通常被认为是样品中磁性矿物含量多少的反映,长江不同流域干流和支流样品中χ和SIRM 的变化也较为一致。由于各磁学参数的变化主要反映的是磁性矿物组成和含量的差异,长江沉积物的磁学参数分布主要反映的还是物源区的岩性和铁磁性矿物组成特征。本书长江中下游支流沉积物与干流沉积物环境磁学参数的差别并不大。......
2023-08-17
图9-25 研究区工程地质图5.人类工程活动研究区影响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有:建房、矿山开采、交通和水利建设以及地下水开采、海水高位养殖等。表9-11 地质灾害规模级别划分标准2)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研究区共有崩塌地质灾害点109处,崩塌主要分布在冲洪积平原及河成高阶地、丘陵,其次是南流江河岸、海蚀崖等。海水入侵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合浦县西场镇至沙岗镇以南一带、党江镇的大部分地段。......
2023-11-03
高压喷射灌浆施工设备是按照高压喷射灌浆工艺的要求,由多种设备组装而成的成套设备。各部分设备选择的好坏将会影响高压喷射灌浆的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益。高压喷射灌浆成套设备共分造孔、供水、供气、供浆、喷灌等五大系统和其他配套设备等六个部分。......
2023-06-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