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滑冰者蹬冰动作的重要性与技术要点

滑冰者蹬冰动作的重要性与技术要点

【摘要】:好的滑冰者滑行时,上体差不多与冰面成平行状态,这样的姿势能给滑冰者造成用不同力量蹬冰的可能性。蹬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速度。蹬冰的动作是以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依次展开完成的。完成蹬冰动作是用肌肉的收缩力量和身体的体重作为动力的来源。蹬冰动作掌握之后,还要注意蹬冰方向、蹬冰角度和蹬冰幅度等技术环节。

一、滑跑的姿势

为了很快地学会在冰上滑跑,并使姿势优美,必须要先熟练滑冰的姿势,也就是在滑跑时要正确地掌握腿、上体、臂和头部的姿势。

好的滑冰者滑行时,上体差不多与冰面成平行状态,这样的姿势能给滑冰者造成用不同力量蹬冰的可能性。

滑跑的姿势,可分为高的姿势和低的姿势两种。

(一)高的姿势

是相对低姿势而言,就是膝部不要屈得太深,膝关节角度较大(即大腿与小腿之间所成的角),踝关节角度较大(即小腿前倾与冰面之间的夹角),而上体前倾较小,肩略高于臀,身体重心较高。初学速度滑冰的人,腿部力量不足,屈得太深就容易累。所以长距离滑跑或训练水平较低的人,可以采用高的姿势滑跑。

(二)低的姿势

是相对高姿势而言,就是两膝屈得较深,膝关节、踝关节角度较小,上体与高的姿势相比较,前倾角度小,身体重心较低。如果腿部力量大,用低的姿势蹬冰更好。所以短距离滑行时或腿部有力量的人,可以采用低的姿势滑跑。

二、蹬冰要点

蹬冰是推动滑冰者向前滑进的基本动作。蹬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速度。

蹬冰的动作是以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依次展开完成的。完成蹬冰动作是用肌肉的收缩力量和身体的体重作为动力的来源。蹬冰的动作过程,包括开始蹬冰、蹬冰最大用力阶段和结束蹬冰三个阶段。

开始蹬冰阶段:当惯性滑进结束时,在身体倾斜的状态下就进入了开始蹬冰阶段。这时先伸展髋关节,同时缩小膝关节。

蹬冰最大用力阶段:冰刀位于侧方,身体倾斜达到最适宜蹬冰角度,膝关节迅速伸展,髋、踝关节也随之伸展。

结束蹬冰阶段: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直。

蹬冰动作掌握之后,还要注意蹬冰方向、蹬冰角度和蹬冰幅度等技术环节。

蹬冰方向:蹬冰的方向要保持与刀刃支撑部分垂直,冰刀侧出的角度与前进方向成50°~60°角。

蹬冰角度:指蹬冰线与冰面夹角。蹬冰角度的大小是获得水平分力大小的关键

蹬冰幅度:蹬冰腿蹲屈程度决定蹬冰幅度,蹲屈越大,蹬冰幅度就越大。(www.chuimin.cn)

三、起跑技术

最普通的是“半侧身起跑法”。起跑时面对起跑线站立,左脚在前,两脚的距离约同肩宽,冰刀与起跑线约成30°角,两腿微屈,两膝向里靠近站稳,用冰刀内刃压着冰,上体稍向前倾,左臂自然下垂,右臂向侧后举起(约与肩平),身体重心在两脚上。起跑后最初的4~6步,步伐小而急,使用冰刀内刃蹬冰,增加滑步。第七步以后,应注意向侧方蹬冰的动作,这时降低身体重心,稍弓身,由切跑转为滑跑。各种距离的起跑,差不多都是一样(见图14-1),然而跑短距离时起跑要迅速有力,中长距离就要缓和一些。

图14-1

四、直道滑跑基本技术动作

直道滑跑技术的特点是速度快。一般指50米和100米为短距离直道滑跑(图14-2)。

图14-2

五、弯道滑跑基本技术动作

在弯道上保持最大的速度,步幅必须小而急,身体要尽量向跑圈里边倾倒,倾斜程度,是根据滑行的速度和弯道弧度决定的,滑行速度越快,弯道弧度越小,身体向里倾斜的程度越大。同时要配合臂的动作,右臂用力摆动,但左臂要有些限制,不可摆动太大,以免失去身体平衡。左右脚交换蹬冰时,力量要相同,由直道进入弯道时,右足蹬冰后,应迅速放在左足尖前方弧线的切线上,右足将要着冰时,左脚应立刻蹬冰。左足蹬冰后应很快地屈膝并迅速将左脚移到右脚前方弧线的切线上。在弯道上,单足滑行时间比直道滑行时间要短,步幅也要小。支撑腿在浮足移到它的前方切线上将着冰时才可蹬冰。否则上体就要上下起伏(图14-3)。

图14-3

六、改进滑行技术

1.腿的配合

两腿配合是由四个时期八个动作形成的一个复步,循环往复而构成。

2.和上体、臀部的配合

在蹬冰、收腿、惯性滑进和下刀的动作过程中,上体和臀部应保持与滑进方向一致。当进入蹬冰阶段,惯性滑进动作中由正刃变为内刃之后,身体重心放在蹬冰腿上,上体和臀部向着蹬冰相反的方向水平移动(这就是一般说的用体重蹬冰)。当蹬冰结束的一瞬间,重心才移到支撑腿上。

3.腿和臂的配合

在滑跑时,臂的摆动速度稍快于腿的动作速度。摆臂的动作,手的摆动轨迹有三个点,即前高点、后高点、下垂点。

当左臂位于前高点时,右臂应在后高点,这时左腿正处于要结束蹬冰阶段,而右腿由正刃变为内刃阶段。当左臂位于下垂点时,右臂也位于下垂点,这时左腿位于收腿阶段,而右腿将要开始蹬冰阶段。当左臂位于后高点时,右臂正是前高点,这时右腿正处于要结束蹬冰阶段,左腿由正刃变为内刃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