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体育教程:足球战术分析与实践

大学体育教程:足球战术分析与实践

【摘要】:显然,局部战术训练在整个战术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图10-47图10-48图10-49三、整体攻、防战术分析整体攻、防战术是指为达到目的,全队应采取的基本方法、路线、对策等。

一、个人战术分析

个人战术包括运动员控制球时有目的地合理运用技术,以及无球时具有战略意义的行动。个人战术的集合必将影响整体战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提高个人战术水平对比赛的成败有着重要意义。

(一)跑位、接应、跑空档

突然起动,摆脱身边的防守者,向无人的空位上跑动接应。队员A跑空当接应B的传球,跑位时可能同时存在几个空档,A可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防守队员的移动情况选择接应空档,可向上接应,也可向下接应。如果在跑动接应中一旦发现有同伴已跑向同一空位时,应立即变向,选择另外空位接应。

(二)交叉换位跑动

在跑动接应时,往往是一动全动。队员可根据同伴跑动的方向进行交叉换位跑动,引起对方防守混乱,达到接应的目的。如A与B横向交叉。

(三)防守移动

保护:当防守队员B防守有球或有接球动向的进攻队员时,B身边的防守同伴A应适当向B靠拢(靠拢时距离适当,不要太近,以免进攻队员一过全过),同时兼顾自身的防守位置。“后保前”,即居后的防守队员A移动保护队员B。“边保中”即边路防守队员A移动保护中间防守队员B。

(四)持球队员行动准则

(1)前场罚球区附近持球队员首先选择射门。

(2)前场持球者面对只有一位防守者防守、而又暂无本方接应队员时,应坚决进行一打一突破射门。

(3)前场持球队员面临较多防守者,而又暂无本方接应队员接应时,应将球保护好,以待本方接应、支援。

(4)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有同伴比自己位置更好、更能获得向前或射门机会时,要坚决传球。

(5)传球时应传出使同伴更容易接和更有利于进攻位置的球。

(6)向前传球时绝不横传或回传。

(7)快传时绝不延误战机。

(8)所在区域防守队员密集时应长传转移。能直接传球或直接射门时,尽量不调整传球射门。主动迎球接球,尽快接触球,绝不等球。

二、局部战术分析

局部战术是指场地范围不大,参与人数不多的攻、防配合行动。局部战术既是整体攻、防战术的基础,在某些时候,也是直接取胜的重要手段。如在比赛中,仅2~3人的配合就可直接破门得分的战例举不胜举。局部战术融个人能力、意识以及与同伴协同作战于一体。如能熟练掌握局部战术,对较大范围和整体战术则可触类旁通。显然,局部战术训练在整个战术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二人进攻配合

1.斜线二过一

进攻队员A持球逼近防守队员C,进攻同伴队员B选择好接应地点(地点应是两名进攻队员和防守队员之间有一定的角度的位置,使之有传球通道),并接A的传球。A传球后突然起动快速绕过防守队员C的位置,接B的传球。一般来讲,B接A的球后应不停球,直接传给A,以争取时间使A达到突破的目的。

2.传直线二过一(图10-47)

进攻队员A传球给同伴B后,突然起动快速斜插防守队员C的身后,接B的直传球。

(二)三人进攻配合

1.连续二过一(图10-48)

进攻队员A与B配合完成“二过一”后,再与接应队员C连续进行“二过一”配合。

2.踢墙间接二过一(图10-49)

进攻队员A将球传给做“墙”的进攻队员B,B以“墙”的反弹原理将球回弹给进攻队员C,C将球传给隐蔽插上的A,即达到突破的目的。应注意的是A将球传给B时,力量不要太轻,以便B借助来球力量能将球回弹给C。另外,C的传球应根据当时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如将球搓过头顶或传弧线球等。

图10-47

图10-48

图10-49

三、整体攻、防战术分析

整体攻、防战术是指为达到目的,全队应采取的基本方法、路线、对策等。它代表着整体的意志,无论局部发生任何变化,最终都应遵循既定的方法、路线和对策。整体攻、防战术水平对实现攻防总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边路进攻

1.边线强攻(图10-50、图10-51)

进攻由后场推进中场后,将球传到对方边后卫身后,由边锋发挥速度的优势,强行突破对方防线,接球后快速下底传中,中间进攻队员及时包抄进行攻门。也可由边锋接球后,运用过人突破技术强行突破下底传中。边线强攻多用于4-3-3阵形。

图10-50

图10-51

2.边卫助攻(图10-52、图10-53)

当本方进攻时,边路进攻队员有意识地向中间移动,牵制对方防守队员也向中间移动,留出边路通道,让边后卫即时插上助攻。由于边后卫肩负着重要的防守任务,所以助攻时必须选择时机。边卫助攻时机一般是:本方控球时且控球队员已观察到边卫的动向(通常称“对脸”)和有传出球的可能性,同时该边路其他队员已有意识地向中间移动。此时是边卫插上助攻的最好时机。边卫助攻有两种情况:一是助攻至中前场,接球后采用45°的斜传高吊,由前场队员进行冲击。另一种是助攻下底传中,由中间队员包抄冲击。

图10-52

图10-53

(二)中路进攻

1.渗透进攻(图10-54)

进攻时,由攻方队员运用传球、运球过人,以及局部战术的“二过一”、“间接二过一”等,向对方防线层层渗透,最后达到射门的目的。中路进攻应与边路进攻结合起来,使对方防线拉开,出现较大空隙,以利于本方的传、接配合。

图10-54

图10-55

2.中场插上进攻(图10-55)

在渗透进攻的基础上,前锋队员不要急于向前挺进,可有意向后策应,留出身后的纵深距离,使后排队员插上进攻。应注意的是,插上队员和传球队员都要在传球、跑动的时机、距离、时间上有高度的默契。否则,将会造成越位或过早地引起防守队员的注意而及时后撤,结果功亏一篑。(www.chuimin.cn)

3.反击进攻

(1)快速反击(图10-56) 无论在何场区、何地点,一旦取得控球后就立即以最快速度进行反击。如对方的传球被本方队员A截得后快速传向B,B传球给接应队员C,C再传球给快速插上队员D,D传中,E插上射门。

图10-56

(2)长传反击 当对方传球被本方队员在后场截得球后,不需经过中场队员过渡,可经过1~2次传递,或直接长传给处在第一线的前锋队员B,B直接射门或传中射门。

4.防守反击(固守反击)

当对方控球时,本方带有战略性地在后场以重兵防守,一旦对方进攻失误,本方取得控球权时,立即迅速组织反击进攻,反击的形式与“快速反击”和“长传反击”基本相同。

5.造越位战术

当对方进攻时,在向前传球前的一瞬间,本方后防线上的人员有指挥地统一前压,使进攻队员在本方队员传球时已处于越位位置。应注意必须全体人员行动统一,否则,一旦造越位失败,将带来无法补救的失误。一般由拖在防线最后的自由中卫进行统一指挥。

四、定位球攻、防战术分析

随着足球的发展,定位球攻、防战术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在比赛中,利用罚定位球破门得分的战例举不胜举。目前,定位球战术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不断地加强研究和创新。定位球攻、防战术是利用比赛开始或成“死球”后重新开始比赛的机会所组织的进攻和防守战术,由于罚球地点不同,组织战术也有各种不同,但最有威胁的主要包括角球、进攻前场任意球所组织的战术。

(一)角球

1.角球战术

(1)直接传中 由传球技术较好的队员主罚角球,直接将球传向球门区附近,一般有三个威胁落点:一是球门区近角,称为“近端”;二是球门区远角,称为“远端”;三是罚球点附近区域,称为“中间”。为与本方队员便于联系,可以某种信号予以代替,如出手指“1”表示近端、“2”表示远端等。由头顶球技术较好的队员对传中的球进行冲顶,其他进攻队员冲击包抄,以补射或“捡漏”。对三个点的选择,取决于攻、守双方的具体情况,如守方中路防守力量坚强,且有高大身材的中卫,那么传球可选择“近端”或“远端”,可能效果较好。如攻方中路有身材高大的队员,且头顶球能力较强,则应选择传“中间”,进行强攻。传向中路的球,其地点应是对方守门员出击比较困难,又不要离球门太远,以至于本方即使顶到球也造不成大的威胁。

(2)短传配合在队员A主罚角球时,B快速跑上靠近A,A短传给B,其中有两个目的:一是缩短再次传中的距离,以提高传中球的准确度;二是在小范围内进行“二打一”再下底线,逼迫对方队员从中路扯出补位,以造成对方中路防守出现混乱,并及时传中,由中路进攻队员冲击射门。

2.角球防守战术

防守时应以多防少,少数人留在外线准备反击。一般以头顶球技术较好的队员把守主要区域,并重点盯防进攻一方头顶球有威胁的队员,其他队员进行人盯人防守,站位时要遵循个人站位原则,将攻方人员顶在外线,又不要离球门区太近,以免妨碍守门员的活动。在离对方主罚队员9.15米处站一名防守队员,以防止攻方进行配合战术或传低平球。应有一名防守队员站在近端门柱处,以协助守门员防守射向近端的球。

(二)前场任意球

1.直接射门

直接射门可采用两种办法:一是获直接任意球时,根据规则允许,不经裁判员鸣哨,在对方还未组织好防守,未引起注意时,突然快速起脚射门,二是利用“人墙”漏洞或守门员站位的不当,采用踢弧线球技术,绕过“人墙”射门。

2.配合射门

任意球配合射门的方法,可以设计多种。无论设计什么方法都应遵循以下两条原则:一是路线简单,技术简练。传球次数不要过多,至多2~3次传递即完成射门。二是声东击西,避实就虚,避开“人墙”或破坏“人墙”,创造射门机会。

3.两侧斜传强攻

当罚球点处于罚球区附近两侧时,可采取斜传冲击。斜传时一般传空中球,中路由身材高大、头顶球较好的进攻队员进行冲顶,其他进攻队员有层次地进行插上冲击,造成对方门前混战,以寻找得分机会。

4.任意球防守

对方在本方后场罚球区附近罚任意球时,前锋、前卫应积极回到后场,协助防守,以造成以多防少的局面。组织“人墙”要快,“人墙”一般由2~5人组成,由射门角度的大小、距离的远近决定排“人墙”人数的多少。“人墙”封住射门的近角,守门员站在射门的远角。当球一旦解危出去,防守人员倾巢压出,将防线向前推进。

五、比赛阵形分析

比赛阵形是指在比赛中,对人员的布局和位置排列。比赛阵形的确定不是凭空想象而来,更不可随意效仿,而应该根据本队打法特点、队员的能力以及比赛对方的相应情况,有选择地采用。在足球发展的进程中,比赛阵形也随之不断地发生变革和创新,表明了比赛阵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比赛阵形在比赛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对具体情况或需要,比赛阵形也可灵活机动地进行变换。如防守时采用5-3-2阵形,由守转攻时又可变为3-5-2阵形。当今,在整体快速的全攻全守战术思想指导下,世界各国采用较多的大体有四种阵形,即4-4-2、5-3-2、3-5-2和欧洲较为流行的1-3-3-3阵形。

(一)4-4-2(图10-57)

即指有四名后卫、四名前卫、两名前锋。其特点是针对足球“攻难守易”的特点,体现了中、后场的人数优势,防线较为稳固,中场攻、防兼顾,前锋虽只有两个,但中、后场人员都可随时插上,不仅前锋有较大机动性,也大大增强了进攻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中场四名前卫一般菱形站位,9号和6号分别称为进攻前卫(前腰)和防守前卫(后腰),攻可上、退可守,承上启下。两名前锋10号和11号可机动站位,根据情况可都站中间,也可偏向一侧,一边一中。4-4-2是世界上较为流行的阵形。

图10-57

(二)5-3-2

即指有五名后卫、三名前卫、两名前锋。其特点是以重兵加强防守,确保防线稳固。并在稳固防守基础上善打防守反击。由守转攻时,可同样具有4-4-2阵形的功用。如由守转攻时,在球向前发展的异侧边后卫2号插上至中场,充当前卫职责。应注意,当2号上前时,中卫4号适当拉边,一方面兼顾由于2号上前所留下的空位,另一方面也保证各方位的平衡布局。也可以在由守转攻时,边后卫2号和3号都由边插至中场,形成3-5-2,加强中场控制,增加威胁。

(三)3-5-2(图10-58、图10-59)

图10-58

图10-59

即指三名后卫、五名前卫、两名前锋。3-5-2阵形的特点是注重中场控制,增强进攻力量。三名后卫是针对对方采用两名前锋,且本方后卫人员个人防守能力特别强而设定的。防守上,在短时间内用两名后卫4号和5号紧盯对方两名前锋,由6号拖后进行保护,并等待前卫回撤支援。一般来说,由攻转守时,至少有一名前卫9号,回撤到边路或中路,协助防守。也可回撤两名前卫,形成5-3-2阵形。

(四)1-3-3-3(图10-60)

即指一名拖后中卫(自由人)、三名后卫、三名前卫、三名前锋。其特点是攻守平衡,设“自由人”使防守厚度增加,层次分明。“自由人”须补位及时、抢断稳健,能扼守最后防线,并且进攻时可伺机插上助攻。由于只有三名前卫,中场力量略显不足,一般来说,由守转攻,有一名后卫插上,由攻转守时,有一名前锋撤回,以协助中场前卫的攻与守。三名前卫三角站立。

图10-60

(五)各位置的战术要求及职责

尽管现代足球比赛阵形在不断地变革,但基本遵循按场区的划分,进行不同的布局,即后场、中场、前场。一般习惯地将布局在后场的人员称为后卫,中场的人员称为前卫,前场的人员称为前锋。同一场区也有左、中、右之分。全攻全守、全面型打法的兴起,要求各个位置上的队员要全面、多变,不要受到本身位置的局限。但在比赛中,每名队员都应有各自的主要职责分工,各位置也有不同的战术要求。

1.守门员

主要职责是守住本方球门,阻止对方一切可能进入本方球门的球。守门员应充分发挥在罚球区内可以用手处理球的优势,特别是争夺球门区附近的高球。守门员应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以起到或协助后卫防守的作用。由守转攻时,守门员往往又是进攻的组织者和发动者,并由于处于全队的最后一线,能较清楚地观察全局,因而也应是场上的指挥者。

2.后卫

后卫的职责是运用封堵、抢断、破坏等技术阻止和瓦解对方的进攻。边后卫主要防守对方的边路进攻,同时要善于保护本方最危险的中路地区,特别是对方从边路发动进攻的异侧边后卫,应适当内收:以保护中后卫身后区域。全面型打法的要求,后卫应在由守转攻时积极投入进攻。因为由守转攻时,活动余地最大、最机动的当属边后卫。所以在进攻时边后卫可进入中场协助前卫,也可插上助攻,乃至沿边路下底传中或射门。进攻后应快速回防,不让对方有机可乘。中后卫是防守的核心人物,主要是保护门前最危险的地区,阻止和封堵对方在中间地区起脚射门。盯人中卫要紧逼对方最有威胁的前锋,不让其有转身、突破或射门的机会,是全队防守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由守转攻时,也可伺机插上助攻,中后卫助攻时须谨慎,上去则要起到作用,回防要及时。

3.前卫

前卫的职责是控制中场,组织进攻,积极防守。前卫是后卫与前锋的衔接。拖后中卫是防守的最后一关,要随时准确向盯人中卫、边后卫位置补位保护,是与前锋之间的桥梁,承上启下、前后接应,成为全队的枢纽。防守上应成为本方后卫线前沿的一道屏障,争取在中场就瓦解对方的进攻,阻止对方继续渗透,并在有威胁的地区或距离封堵对方起脚射门。前卫还要随时向本方后防补位,特别是应注意补距离邻近的本方已助攻到中、前场的后卫的位置。中场往往是双方争夺的重要地区,前卫应做到对口盯人,围抢时,一抢全抢,互相支援;进攻时,前卫应是主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传球准确,转移及时,随时插上进攻,充当前锋。前卫应具备前锋的一切技术能力,如突破过人、射门和远距离射门的技术能力。

4.前锋

前锋的主要职责是突破、射门、接应中场。前锋位于进攻的最前线,应成为全队的尖刀。在没有射门机会时应积极跑动,交叉换位,扰乱对方防守,为本队同伴创造射门机会。前锋应有较强的控制球能力,孤军作战时应将球控制好,不轻易丢球,以待本方的同伴跟上时再组织新的进攻。由攻转守时,应积极在前场进行反抢或堵截,形成全队防守的第一道防线。除此之外,前锋还应随对方进攻的推进,回防至中场,特别是本方有前卫插上进攻较深暂未回位时,前锋应及时回防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