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球队员在前排时,打“中、边一二”战术或两次球战术。传球队员在后排时,则采用“插上”战术。③运用扣球或吊球技术,从拦网队员手上方进行突破。战术意图易被对方识破。......
2023-11-03
一、个人战术分析
个人战术包括运动员控制球时有目的地合理运用技术,以及无球时具有战略意义的行动。个人战术的集合必将影响整体战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提高个人战术水平对比赛的成败有着重要意义。
(一)跑位、接应、跑空档
突然起动,摆脱身边的防守者,向无人的空位上跑动接应。队员A跑空当接应B的传球,跑位时可能同时存在几个空档,A可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防守队员的移动情况选择接应空档,可向上接应,也可向下接应。如果在跑动接应中一旦发现有同伴已跑向同一空位时,应立即变向,选择另外空位接应。
(二)交叉换位跑动
在跑动接应时,往往是一动全动。队员可根据同伴跑动的方向进行交叉换位跑动,引起对方防守混乱,达到接应的目的。如A与B横向交叉。
(三)防守移动
保护:当防守队员B防守有球或有接球动向的进攻队员时,B身边的防守同伴A应适当向B靠拢(靠拢时距离适当,不要太近,以免进攻队员一过全过),同时兼顾自身的防守位置。“后保前”,即居后的防守队员A移动保护队员B。“边保中”即边路防守队员A移动保护中间防守队员B。
(四)持球队员行动准则
(1)前场罚球区附近持球队员首先选择射门。
(2)前场持球者面对只有一位防守者防守、而又暂无本方接应队员时,应坚决进行一打一突破射门。
(3)前场持球队员面临较多防守者,而又暂无本方接应队员接应时,应将球保护好,以待本方接应、支援。
(4)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有同伴比自己位置更好、更能获得向前或射门机会时,要坚决传球。
(5)传球时应传出使同伴更容易接和更有利于进攻位置的球。
(6)向前传球时绝不横传或回传。
(7)快传时绝不延误战机。
(8)所在区域防守队员密集时应长传转移。能直接传球或直接射门时,尽量不调整传球射门。主动迎球接球,尽快接触球,绝不等球。
二、局部战术分析
局部战术是指场地范围不大,参与人数不多的攻、防配合行动。局部战术既是整体攻、防战术的基础,在某些时候,也是直接取胜的重要手段。如在比赛中,仅2~3人的配合就可直接破门得分的战例举不胜举。局部战术融个人能力、意识以及与同伴协同作战于一体。如能熟练掌握局部战术,对较大范围和整体战术则可触类旁通。显然,局部战术训练在整个战术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二人进攻配合
1.斜线二过一
进攻队员A持球逼近防守队员C,进攻同伴队员B选择好接应地点(地点应是两名进攻队员和防守队员之间有一定的角度的位置,使之有传球通道),并接A的传球。A传球后突然起动快速绕过防守队员C的位置,接B的传球。一般来讲,B接A的球后应不停球,直接传给A,以争取时间使A达到突破的目的。
2.传直线二过一(图10-47)
进攻队员A传球给同伴B后,突然起动快速斜插防守队员C的身后,接B的直传球。
(二)三人进攻配合
1.连续二过一(图10-48)
进攻队员A与B配合完成“二过一”后,再与接应队员C连续进行“二过一”配合。
2.踢墙间接二过一(图10-49)
进攻队员A将球传给做“墙”的进攻队员B,B以“墙”的反弹原理将球回弹给进攻队员C,C将球传给隐蔽插上的A,即达到突破的目的。应注意的是A将球传给B时,力量不要太轻,以便B借助来球力量能将球回弹给C。另外,C的传球应根据当时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如将球搓过头顶或传弧线球等。
图10-47
图10-48
图10-49
三、整体攻、防战术分析
整体攻、防战术是指为达到目的,全队应采取的基本方法、路线、对策等。它代表着整体的意志,无论局部发生任何变化,最终都应遵循既定的方法、路线和对策。整体攻、防战术水平对实现攻防总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边路进攻
1.边线强攻(图10-50、图10-51)
进攻由后场推进中场后,将球传到对方边后卫身后,由边锋发挥速度的优势,强行突破对方防线,接球后快速下底传中,中间进攻队员及时包抄进行攻门。也可由边锋接球后,运用过人突破技术强行突破下底传中。边线强攻多用于4-3-3阵形。
图10-50
图10-51
2.边卫助攻(图10-52、图10-53)
当本方进攻时,边路进攻队员有意识地向中间移动,牵制对方防守队员也向中间移动,留出边路通道,让边后卫即时插上助攻。由于边后卫肩负着重要的防守任务,所以助攻时必须选择时机。边卫助攻时机一般是:本方控球时且控球队员已观察到边卫的动向(通常称“对脸”)和有传出球的可能性,同时该边路其他队员已有意识地向中间移动。此时是边卫插上助攻的最好时机。边卫助攻有两种情况:一是助攻至中前场,接球后采用45°的斜传高吊,由前场队员进行冲击。另一种是助攻下底传中,由中间队员包抄冲击。
图10-52
图10-53
(二)中路进攻
1.渗透进攻(图10-54)
进攻时,由攻方队员运用传球、运球过人,以及局部战术的“二过一”、“间接二过一”等,向对方防线层层渗透,最后达到射门的目的。中路进攻应与边路进攻结合起来,使对方防线拉开,出现较大空隙,以利于本方的传、接配合。
图10-54
图10-55
2.中场插上进攻(图10-55)
在渗透进攻的基础上,前锋队员不要急于向前挺进,可有意向后策应,留出身后的纵深距离,使后排队员插上进攻。应注意的是,插上队员和传球队员都要在传球、跑动的时机、距离、时间上有高度的默契。否则,将会造成越位或过早地引起防守队员的注意而及时后撤,结果功亏一篑。(www.chuimin.cn)
3.反击进攻
(1)快速反击(图10-56) 无论在何场区、何地点,一旦取得控球后就立即以最快速度进行反击。如对方的传球被本方队员A截得后快速传向B,B传球给接应队员C,C再传球给快速插上队员D,D传中,E插上射门。
图10-56
(2)长传反击 当对方传球被本方队员在后场截得球后,不需经过中场队员过渡,可经过1~2次传递,或直接长传给处在第一线的前锋队员B,B直接射门或传中射门。
4.防守反击(固守反击)
当对方控球时,本方带有战略性地在后场以重兵防守,一旦对方进攻失误,本方取得控球权时,立即迅速组织反击进攻,反击的形式与“快速反击”和“长传反击”基本相同。
5.造越位战术
当对方进攻时,在向前传球前的一瞬间,本方后防线上的人员有指挥地统一前压,使进攻队员在本方队员传球时已处于越位位置。应注意必须全体人员行动统一,否则,一旦造越位失败,将带来无法补救的失误。一般由拖在防线最后的自由中卫进行统一指挥。
四、定位球攻、防战术分析
随着足球的发展,定位球攻、防战术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在比赛中,利用罚定位球破门得分的战例举不胜举。目前,定位球战术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不断地加强研究和创新。定位球攻、防战术是利用比赛开始或成“死球”后重新开始比赛的机会所组织的进攻和防守战术,由于罚球地点不同,组织战术也有各种不同,但最有威胁的主要包括角球、进攻前场任意球所组织的战术。
(一)角球
1.角球战术
(1)直接传中 由传球技术较好的队员主罚角球,直接将球传向球门区附近,一般有三个威胁落点:一是球门区近角,称为“近端”;二是球门区远角,称为“远端”;三是罚球点附近区域,称为“中间”。为与本方队员便于联系,可以某种信号予以代替,如出手指“1”表示近端、“2”表示远端等。由头顶球技术较好的队员对传中的球进行冲顶,其他进攻队员冲击包抄,以补射或“捡漏”。对三个点的选择,取决于攻、守双方的具体情况,如守方中路防守力量坚强,且有高大身材的中卫,那么传球可选择“近端”或“远端”,可能效果较好。如攻方中路有身材高大的队员,且头顶球能力较强,则应选择传“中间”,进行强攻。传向中路的球,其地点应是对方守门员出击比较困难,又不要离球门太远,以至于本方即使顶到球也造不成大的威胁。
(2)短传配合在队员A主罚角球时,B快速跑上靠近A,A短传给B,其中有两个目的:一是缩短再次传中的距离,以提高传中球的准确度;二是在小范围内进行“二打一”再下底线,逼迫对方队员从中路扯出补位,以造成对方中路防守出现混乱,并及时传中,由中路进攻队员冲击射门。
2.角球防守战术
防守时应以多防少,少数人留在外线准备反击。一般以头顶球技术较好的队员把守主要区域,并重点盯防进攻一方头顶球有威胁的队员,其他队员进行人盯人防守,站位时要遵循个人站位原则,将攻方人员顶在外线,又不要离球门区太近,以免妨碍守门员的活动。在离对方主罚队员9.15米处站一名防守队员,以防止攻方进行配合战术或传低平球。应有一名防守队员站在近端门柱处,以协助守门员防守射向近端的球。
(二)前场任意球
1.直接射门
直接射门可采用两种办法:一是获直接任意球时,根据规则允许,不经裁判员鸣哨,在对方还未组织好防守,未引起注意时,突然快速起脚射门,二是利用“人墙”漏洞或守门员站位的不当,采用踢弧线球技术,绕过“人墙”射门。
2.配合射门
任意球配合射门的方法,可以设计多种。无论设计什么方法都应遵循以下两条原则:一是路线简单,技术简练。传球次数不要过多,至多2~3次传递即完成射门。二是声东击西,避实就虚,避开“人墙”或破坏“人墙”,创造射门机会。
3.两侧斜传强攻
当罚球点处于罚球区附近两侧时,可采取斜传冲击。斜传时一般传空中球,中路由身材高大、头顶球较好的进攻队员进行冲顶,其他进攻队员有层次地进行插上冲击,造成对方门前混战,以寻找得分机会。
4.任意球防守
对方在本方后场罚球区附近罚任意球时,前锋、前卫应积极回到后场,协助防守,以造成以多防少的局面。组织“人墙”要快,“人墙”一般由2~5人组成,由射门角度的大小、距离的远近决定排“人墙”人数的多少。“人墙”封住射门的近角,守门员站在射门的远角。当球一旦解危出去,防守人员倾巢压出,将防线向前推进。
五、比赛阵形分析
比赛阵形是指在比赛中,对人员的布局和位置排列。比赛阵形的确定不是凭空想象而来,更不可随意效仿,而应该根据本队打法特点、队员的能力以及比赛对方的相应情况,有选择地采用。在足球发展的进程中,比赛阵形也随之不断地发生变革和创新,表明了比赛阵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比赛阵形在比赛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对具体情况或需要,比赛阵形也可灵活机动地进行变换。如防守时采用5-3-2阵形,由守转攻时又可变为3-5-2阵形。当今,在整体快速的全攻全守战术思想指导下,世界各国采用较多的大体有四种阵形,即4-4-2、5-3-2、3-5-2和欧洲较为流行的1-3-3-3阵形。
(一)4-4-2(图10-57)
即指有四名后卫、四名前卫、两名前锋。其特点是针对足球“攻难守易”的特点,体现了中、后场的人数优势,防线较为稳固,中场攻、防兼顾,前锋虽只有两个,但中、后场人员都可随时插上,不仅前锋有较大机动性,也大大增强了进攻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中场四名前卫一般菱形站位,9号和6号分别称为进攻前卫(前腰)和防守前卫(后腰),攻可上、退可守,承上启下。两名前锋10号和11号可机动站位,根据情况可都站中间,也可偏向一侧,一边一中。4-4-2是世界上较为流行的阵形。
图10-57
(二)5-3-2
即指有五名后卫、三名前卫、两名前锋。其特点是以重兵加强防守,确保防线稳固。并在稳固防守基础上善打防守反击。由守转攻时,可同样具有4-4-2阵形的功用。如由守转攻时,在球向前发展的异侧边后卫2号插上至中场,充当前卫职责。应注意,当2号上前时,中卫4号适当拉边,一方面兼顾由于2号上前所留下的空位,另一方面也保证各方位的平衡布局。也可以在由守转攻时,边后卫2号和3号都由边插至中场,形成3-5-2,加强中场控制,增加威胁。
(三)3-5-2(图10-58、图10-59)
图10-58
图10-59
即指三名后卫、五名前卫、两名前锋。3-5-2阵形的特点是注重中场控制,增强进攻力量。三名后卫是针对对方采用两名前锋,且本方后卫人员个人防守能力特别强而设定的。防守上,在短时间内用两名后卫4号和5号紧盯对方两名前锋,由6号拖后进行保护,并等待前卫回撤支援。一般来说,由攻转守时,至少有一名前卫9号,回撤到边路或中路,协助防守。也可回撤两名前卫,形成5-3-2阵形。
(四)1-3-3-3(图10-60)
即指一名拖后中卫(自由人)、三名后卫、三名前卫、三名前锋。其特点是攻守平衡,设“自由人”使防守厚度增加,层次分明。“自由人”须补位及时、抢断稳健,能扼守最后防线,并且进攻时可伺机插上助攻。由于只有三名前卫,中场力量略显不足,一般来说,由守转攻,有一名后卫插上,由攻转守时,有一名前锋撤回,以协助中场前卫的攻与守。三名前卫三角站立。
图10-60
(五)各位置的战术要求及职责
尽管现代足球比赛阵形在不断地变革,但基本遵循按场区的划分,进行不同的布局,即后场、中场、前场。一般习惯地将布局在后场的人员称为后卫,中场的人员称为前卫,前场的人员称为前锋。同一场区也有左、中、右之分。全攻全守、全面型打法的兴起,要求各个位置上的队员要全面、多变,不要受到本身位置的局限。但在比赛中,每名队员都应有各自的主要职责分工,各位置也有不同的战术要求。
1.守门员
主要职责是守住本方球门,阻止对方一切可能进入本方球门的球。守门员应充分发挥在罚球区内可以用手处理球的优势,特别是争夺球门区附近的高球。守门员应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以起到或协助后卫防守的作用。由守转攻时,守门员往往又是进攻的组织者和发动者,并由于处于全队的最后一线,能较清楚地观察全局,因而也应是场上的指挥者。
2.后卫
后卫的职责是运用封堵、抢断、破坏等技术阻止和瓦解对方的进攻。边后卫主要防守对方的边路进攻,同时要善于保护本方最危险的中路地区,特别是对方从边路发动进攻的异侧边后卫,应适当内收:以保护中后卫身后区域。全面型打法的要求,后卫应在由守转攻时积极投入进攻。因为由守转攻时,活动余地最大、最机动的当属边后卫。所以在进攻时边后卫可进入中场协助前卫,也可插上助攻,乃至沿边路下底传中或射门。进攻后应快速回防,不让对方有机可乘。中后卫是防守的核心人物,主要是保护门前最危险的地区,阻止和封堵对方在中间地区起脚射门。盯人中卫要紧逼对方最有威胁的前锋,不让其有转身、突破或射门的机会,是全队防守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由守转攻时,也可伺机插上助攻,中后卫助攻时须谨慎,上去则要起到作用,回防要及时。
3.前卫
前卫的职责是控制中场,组织进攻,积极防守。前卫是后卫与前锋的衔接。拖后中卫是防守的最后一关,要随时准确向盯人中卫、边后卫位置补位保护,是与前锋之间的桥梁,承上启下、前后接应,成为全队的枢纽。防守上应成为本方后卫线前沿的一道屏障,争取在中场就瓦解对方的进攻,阻止对方继续渗透,并在有威胁的地区或距离封堵对方起脚射门。前卫还要随时向本方后防补位,特别是应注意补距离邻近的本方已助攻到中、前场的后卫的位置。中场往往是双方争夺的重要地区,前卫应做到对口盯人,围抢时,一抢全抢,互相支援;进攻时,前卫应是主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传球准确,转移及时,随时插上进攻,充当前锋。前卫应具备前锋的一切技术能力,如突破过人、射门和远距离射门的技术能力。
4.前锋
前锋的主要职责是突破、射门、接应中场。前锋位于进攻的最前线,应成为全队的尖刀。在没有射门机会时应积极跑动,交叉换位,扰乱对方防守,为本队同伴创造射门机会。前锋应有较强的控制球能力,孤军作战时应将球控制好,不轻易丢球,以待本方的同伴跟上时再组织新的进攻。由攻转守时,应积极在前场进行反抢或堵截,形成全队防守的第一道防线。除此之外,前锋还应随对方进攻的推进,回防至中场,特别是本方有前卫插上进攻较深暂未回位时,前锋应及时回防补位。
有关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的文章
传球队员在前排时,打“中、边一二”战术或两次球战术。传球队员在后排时,则采用“插上”战术。③运用扣球或吊球技术,从拦网队员手上方进行突破。战术意图易被对方识破。......
2023-11-03
它包括挤过、穿过、交换防守、“关门”、夹击、补防等防守配合,是组成全队防守战术的基础。“关门”配合要点:①防守突破队员要积极防守,堵住进攻队员的突破路线,临近突破一侧的防守队员及时、快速向同伴靠拢进行“关门”,不给突破队员留有空隙;②“关门”后,突破队员一停球,协助“关门”的队员迅速回防自己的对手。......
2023-11-03
无球技术对比赛极为重要,尤其是无球技术的质量,对运动员的技巧水平提高具有相当重要作用。无球技术与身体素质有紧密联系。当一名队员的速度或弹跳能力较差时,可能是缺乏力量,也可能因为这些无球技术的质量低造成的。稳定与平衡也是所有技术成功运用的基础。屈膝以获得“坐姿”。接球和传球是足球项目中最重要的技术,队员在接球后,80%以上的情况是会把球传给同伴。每一种传球技术都要涉及这三个要素。......
2023-11-03
足球战术是指在足球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手,根据主客观的实际所采用的个人和集体配合的手段的综合表现。(一)进攻战术1.集体的局部配合进攻战术集体战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队员在比赛中为了完成全队攻防任务而采用的局部协同作战的配合方法,它包括“二过一”战术配合、“三过二”战术配合等。“二过一”战术配合。在势均力敌的高水平比赛中,定位球战术有时起决定胜负的作用。阵形可使每个场上队员明确基本位置和主要职责。......
2023-11-05
在大环境如此优越的现在,每一个足球人都是幸运的。一支球队赛前的战术准备不可能只是排出首发11 人,然后主教练根据场面去做换人调整。开放状态意味着进攻方可以持球向前正面球门,射门或制造向防线身后的最后一传。本书将基于4-2-3-1 阵型及进攻防守两个阶段四个战术结构,对足球战术作出分析,展示足球学术化的发展前景。......
2023-11-01
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观察,即自己认识自己,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运动技能及与他人的关系。大学生个人的自我体育意识对其学习体育、了解体育和身体锻炼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其体育态度的转变亦能发生较大的调节作用。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另一部分学生是以娱乐健身为目的而参与体育锻炼。他们是具有积极参与型体育意识学生的主流。......
2023-11-03
轰6-7 坐位体前屈测试评价躯干柔韧性的参考性标准等级二、肩部柔韧性测试肩部柔韧性测试评价的是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肩关节柔韧性测试前,应有一个短时间的牵拉练习作为热身活动,并且为了预防受伤,应避免在测试中快速移动。......
2023-11-03
测试前,先做一些俯卧撑练习来热身,休息2~3分钟后正式开始。表6-5 俯卧撑测试评价肌肉耐力的参考性标准(男)二、仰卧起坐测试仰卧起坐测试是应用最广泛的评价腹肌耐力的实地测试。因此,在国外仰卧起身正逐渐取代仰卧起坐,成为更常用的评价腹肌耐力的方法。听到“开始”的口令,按照节奏完成仰卧起身的动作,尽量达到75次的目标。表6-6 仰卧起身测试评价肌肉耐力的参考性标准四、评价肌肉耐力的等级范围由差到优秀或由1~5分。......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