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接棒人起跑姿势及注意事项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接棒人起跑姿势及注意事项

【摘要】:图 7-32.接棒人的起跑第二、三、四棒运动员用站立式和一手撑地的半蹲踞式起跑姿势站在选定的起跑点,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弯曲,上体前倾。由于第二、四棒运动员站在跑道外侧,所以都把左腿放在前面,右手撑地,身体重心稍向右偏,头转向左后方,目视跑来的同队队员和自己的起动标记。第三棒运动员是站在跑道的右后方,目视跑来的同队队员和自己的起动标记。

一、短跑技术

跑是由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摆臂、摆腿、扒地缓冲与后蹬密切配合的周期性运动。跑的一个周期就是两个复步。在一个复步中,人体要经过两次单脚支撑和两次腾空。一个复步包括两个单步,在每一个复步的下肢动作中可分为两个时期:支撑时期即从脚着地到脚离地;腾空时期即从脚离地到另一脚着地。在一个周期中,运动员身体重心移动轨迹会产生上下波动,这是腾空与着地缓冲的必然结果。但在跑进时,应防止身体重心的左右晃动,注意跑的直线性

短跑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是典型的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要求以最快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其特点是工作时间短、强度大,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短跑的整个过程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各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为了便于分析,可把短跑的全程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图7-1)和终点跑(图7-2)。

图7-1

图7-2

二、接力跑的技术

接力跑的途中跑技术基本上与短跑相同。只是要求各棒队员之间协调配合,保证在快速跑进中完成传、接棒技术。

(一)起跑

1.持棒起跑

第一棒运动员通常采用蹲踞式起跑,用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住棒的末端,用大拇指和食指撑地,接力棒不得触及起跑线和起跑线前的地面,起跑技术和短跑相同(图7-3)。

图 7-3

2.接棒人的起跑

第二、三、四棒运动员用站立式和一手撑地的半蹲踞式起跑姿势站在选定的起跑点,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弯曲,上体前倾。

由于第二、四棒运动员站在跑道外侧,所以都把左腿放在前面,右手撑地,身体重心稍向右偏,头转向左后方,目视跑来的同队队员和自己的起动标记。第三棒运动员是站在跑道的右后方,目视跑来的同队队员和自己的起动标记。当持棒人跑到标记线时,接棒人应迅速起跑(图7-4)。

图7-4

(二)传、接棒的方式

传、接棒的方式一般有上挑式、下压式和混合式。

1.上挑式

接棒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掌心向后、向下,虎口张开朝下,供传棒人将棒由下方送入接棒人手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接棒人向后伸手的动作比较自然,容易掌握。缺点是第二人接棒后手已握在接力棒的中端,待第三人传给第四人时,接力棒的前端所剩无几,继续传递和途中调整,均易掉棒。

2.下压式

接捧人的手臂后伸,掌心向下,虎口张开朝后,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并拢向外,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方放人接棒人手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接棒人握住棒的一端,在下一次传棒时就便于把棒的另一端送到接棒人手中。缺点是接棒人的手腕动作紧张,不自然,左右晃动,不易接稳。

3.混合式

这种方法综合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第一棒运动员以右手持棒起跑,沿弯道内侧跑,用上挑式将棒传给第二棒的左手;第二棒接棒后沿跑道外侧跑,用下压式将棒传给第三棒的右手;第三棒沿弯道内侧跑,用上挑式将棒传给第四棒左手;第四棒接棒后一直跑到终点。

(三)传、接棒的时机和标志线的确定

1.传、接棒的时机(www.chuimin.cn)

接棒人站在10米预跑线内或接力区后端,当传棒人跑到标志线时,接棒人迅速起跑,两人先后跑入接力区,当传棒人追到离接棒人1.5米时(离接力区前端约4米),传棒人果断发出传棒信号“给”或“接”,接棒人听到信号,立即向后伸张手臂、挟紧,传棒人迅速将棒送入接棒人手中,然后沿跑道减速(图7-5)。各棒传接应在快速行进中完成。

2.标志线的确定

标志线是接棒人起跑的标志。此线离接棒人的距离是根据传、接棒的跑速和传、接棒的技术,经多次实践反复调整后确定的。标志线一般设在10米预跑线后面,也可设在前面,均以能在各接力区内完成传棒为准。

接力跑是由4个人密切配合、奋力拼搏完成全程跑的。在安排各棒队员时,必须考虑发挥每名队员的特长与优势。第一棒安排起跑快,跑弯道技术好者;第二棒是直线快速跑、速度耐力好,传接技术好者;第三棒必须善于跑弯道;第四棒是全队实力最强的主力。

图7-5

三、中长跑技术

(一)起跑

中长跑的起跑一般采用站立式起跑或半蹲踞式起跑。

半蹲踞式起跑时,前腿异侧臂用拇指与其他四指成八字形撑于起跑线后,另一臂在体侧,重心基本上落在前脚和支撑臂上。听枪声后的动作与蹲踞式起跑基本相同。

(二)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上体应保持一定前倾,摆臂和腿的蹬摆都应快速有力,逐渐加速,上体逐渐抬起,跑向便于发挥自己战术的有利位置,转入加速跑后的途中跑。加速跑距离的长短、速度的快慢,应根据项目、个人特点、比赛情况和战术要求而定。

(三)途中跑

现代中长跑技术是保持较高跑速,步幅舒展均匀、高步频,重心平稳、协调省力,落地积极、柔和有力和轻松自如。弯道跑时上体应适当倾斜,蹬地力量和摆臂幅度稍小于短跑。

(四)终点跑

终点跑是终点前的一段加速跑。此时已处于疲劳状态,又是胜败的关键时刻,应及时调整,迅速动员全部力量,以顽强毅力向终点冲刺(图7-6)。

图7-6

四、跨栏跑基本技术动作

(一)过栏动作(图7-7)

图7-7

(二)各种跨栏跑练习(图7-8)

图7-8

五、发展短跑专顼力量的练习

力量训练的基本手段是抗阻力训练,即在完成练习时,全身或某一部分附加重物、阻力等。短跑运动员常用的抗阻力训练,有负重练习(杠铃、壶铃、哑铃、沙袋等)、拉橡皮带练习和双人对抗练习等(图7-9)。

图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