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次改革,韩国最终走向了日本殖民地的道路,韩国成为了日本的保护国,其法律体系也转向全盘日化,只有承认、支持日本在韩国殖民统治的朝鲜人才能得到法律保护,而其余朝鲜人则被置于法律保护之外。......
2023-11-28
为了表达奥运会崇高的原则及理想,奥运会创始者顾拜旦爵士,亲自设计了许多仪式及规章,并把它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场上具体化地表现出来。这些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会旗、会歌、会徽、格言等,均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再由人们通过视听的感受,从肃穆的气氛中去领会、体味。
顾拜旦曾一再地强调奥林匹克仪式的重要性,他说:“在奥林匹亚,人们聚集着,瞻仰过去,寄望未来,因此,古代奥运的仪式亦适用于复兴中的奥运会,这种仪式是由飞逝的时光,将过去和未来联系在一起。同时,这个盛会是由青春、美丽和力量三者所结合而成的。”
一、奥林匹克圣火
1912年顾拜旦提出燃烧火焰的建议。1928年在荷兰举行的第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第一次点燃象征团结、和平、友谊的圣火。以后无论在哪个国家举行奥运会,都要进行隆重的火种点燃仪式:首先在奥运会发源地奥林匹亚希腊女神赫拉(宙斯神之妻)庙前举行点火仪式,然后,火种由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通过长跑(如遇高山峻岭、江河湖海,则用飞机或轮船运送)一程又一程地向东道国传递。火种所到之处,当地成千上万的群众倾城迎送,于奥运会开幕式前一天到达举办的城市。在开幕式上,由东道国著名运动员接最后一棒火种进入主运动场,绕场一周,最后点燃高大雄伟的火炬塔的圣火,一直燃烧到运动会闭幕时熄灭。
二、奥林匹克旗帜
奥林匹克旗帜是国际奥委会会旗。它是根据现代奥运会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的建议在1913年制作的,上面绘有“奥林匹克环”。1914年现代奥运会诞生20周年之际,首次在法国巴黎的国际奥委会驻地升起。但直到1920年,比利时国家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赠送了一面同样的旗帜后,它才成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会旗。
从这以后,在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这面旗帜就由举办上届奥运会的城市代表交给国际奥委会主席,再由主席转交给举办当届奥运会城市的市长,让其保存起来,待到四年后再进行同样的交接仪式。而奥运会期间悬挂在主体运动场上的旗帜是一个复制品。
冬季奥运会的会旗,是1952年由挪威奥斯陆市赠送的。它的交接仪式、保存方法以及其使用办法与夏季奥运会相同。
三、奥林匹克环
奥林匹克环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它由五个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这五个圆环为一环套连一环,五个环的颜色自左至右依次为蓝、黄、黑、绿、红。这个环的颜色是顾拜旦概括了各会员国国旗的颜色而选定的,但以后对这五个环的颜色又有各种解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意见是认为这五个环代表五大洲:天蓝色环代表欧洲,黄色环代表亚洲,黑色环代表非洲,绿色环代表澳洲,红色环代表美洲。1979年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评论》(第40期)中指出,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旗和奥林匹克环的正式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奥林匹克环的设计者按传统的说法是顾拜旦,但在近年出土的古希腊文物上,人们发现也有一个五环相套连的图案,并且这一图案与祭祀有关,而古代奥运会正是从祭祀盛典逐渐演变而来的,所以,奥林匹克环产生于何时还是一个谜。
四、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
第1届现代奥运会开幕式演奏了一首优美而庄严的古典《撒马拉斯颂歌》。这首希腊古曲由撒马拉斯作词,当时称之为“奥林匹克圣歌”。直到1958年,奥运会并无统一的会歌,每逢举办奥运会,主办国一般都会选择一支乐曲来作为会歌,如1936年第11届奥运会期间,流传的是一首由理查德·施特劳斯谱曲的《奥林匹克之歌》。1948年的第14届奥运会则选用了拉迪亚德·基普林作词、罗杰·奎尔特作曲的《不为自己而为主》作为会歌。1950年以后,有人建议专门创作一首乐曲作为奥运会会歌,但几经尝试,人们都不甚满意,于是1957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将在第1届奥运会上演奏过的《撒马拉斯颂歌》正式作为奥运会会歌。歌词如下:
古代不朽之神,
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
让受人瞩目的英雄,
在这大地苍穹中,
作为你的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道、角力与投掷项目,
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www.chuimin.cn)
颁赠优胜者常青树编成的花冠,
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辉映,
有如一色彩斑斓的岩石,
造成这巨大神殿,
膜拜你,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五、奥林匹克格言
“更快、更高、更强”这一奥林匹克格言现在已广为人知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力量更强”,虽然它包含有体育竞赛的特点,但它更深刻的含义是要求包括运动员在内的全社会的人们有一种不断竞争、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六、奥林匹克口号
“参加比获胜更重要。”1908年7月4日,顾拜旦在第4届奥运会期间曾发表了一次重要讲话,他说:“可以认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物质文明——我们通常称作机械文明,使一切事物美好起来,但有些威胁奥林匹克理想的弊端却会令人不安。诚然,我毋庸隐讳,‘费厄泼赖’(fairplay,公平竞争)处于危险之中,特别是由于种种毒害毫无顾忌地滋长,造成竞赛的狂热,赌博和冒险的狂热。因此,如果我们着手进行一次改革运动来反对这种冒险,我深信会得到这个国家的支持——这些舆论会自评为自身健康、为教育价值、为完善人类的一切爱好体育的人们,这也是最为有力的因素之一。上星期天,在美国圣保罗组织的一次运动员授奖大会上,宾夕法尼亚州大主教用中肯的话讲道:‘对奥运会来说,取胜没有参加更为重要’。先生们,请牢记这铿锵有力的名言。这个论点可扩展到诸多领域。对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这意味着主要不是已经获胜,而是进行战斗。传播这些格言,是为了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
七、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誓词
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进行宣誓,始于1920年的第7届奥运会。顾拜旦鉴于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已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在1913年建议在现代奥运会上举行运动员宣誓仪式。国际奥委会原本把这一仪式列入1916年第6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中,但后因该届奥运会停办而未举行,这一仪式遂改在第7届奥运会上首次举行。运动员宣誓的誓言是:“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为了体育的光荣,为了本队的荣誉,我们将以真正的体育精神,参加本届奥运会比赛,尊重和遵守各项规则。”从1968年冬、夏季奥运会开始,开幕式上又增加了裁判员宣誓:“我们在本届奥运会上,将以真正的体育精神,尊重和遵守奥运会的一切规则,公正无私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八、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章
给奥运会优胜者颁发奖章,在第1届奥运会上就已举行,但给奥运会冠军颁发金牌,则始于1904年的第3届奥运会。1907年,国际奥委会决定要为奥运会奖章制订标准式样,两年后作出的规定是:奖章的正面是统一图案,而反面可由东道国自行设计。但直到1928年的第9届奥运会上,奖章的正式图案才得以统一,它采用了意大利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的图案,为运动场旁右上侧是有关届数、地点和年代字样。奖章两面都写有“胜利、友爱、团结”的字样,奖章规定为圆形,直径至少为60毫米,厚3毫米。第1名的奖章是镀金的银牌,含金量不得少于6克,第2名是银牌,第3名是铜牌。1956年,国际奥委会又决定在奖章上要标明运动项目,以示区别。冬季奥运会的奖章也分金、银、铜三种,但无固定的图案。
九、奥林匹克勋章和奥林匹克杯
1974年国际奥委会维也纳会议决定:凡在体育工作中模范地遵循奥林匹克精神,成绩卓著,以及对奥林匹克事业作出贡献者,可获得奥林匹克勋章,但国际奥委会成员不在此列。勋章分金、银、铜质三种。
奥林匹克杯是国际奥委会根据顾拜旦的倡议在1906年设立的,它只授予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特殊贡献的个人或团体,但授奖活动为象征性,奖杯永远存放在国际奥委会的博物馆内,获奖者则得一枚铜质纪念章和奖状。
有关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的文章
通过这次改革,韩国最终走向了日本殖民地的道路,韩国成为了日本的保护国,其法律体系也转向全盘日化,只有承认、支持日本在韩国殖民统治的朝鲜人才能得到法律保护,而其余朝鲜人则被置于法律保护之外。......
2023-11-28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虽然没有对传统设计那样明显,但是,它的其影响力也是不可忽略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极其紧密。(一)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发展源泉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可以为现代广告设计、策划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源源不断的动力。从中国元素的巧妙加入和元素寓意的自然表达中,可以看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巨大魅力,这也是作品的成功之处。......
2023-09-20
生态现代化理论家针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实践的研究同样揭示了西方原版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局限。与此同时,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生态现代化实践则更为复杂。就此而言,将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贴上“生态现代化”的标签尚须小心,该理论自身需要进一步完善。......
2024-10-31
但是,中国的发展实践非常复杂,并非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完美”案例。这涉及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分析单位问题。例如,中国的实践表明,在将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时,可以观察到某种与生态现代化“相一致”的趋势和成效。......
2024-10-31
(一)借鉴传统文化理念,实现设计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带有辩证色彩的、强调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给中国设计带来了深远影响。(三)挖掘传统文化精神,丰富现代设计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是自然天成的艺术造化,提倡的是宁静致远的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简约主义、自然之美,是一种基于人格力量的审美情趣,其中蕴含的自爱自尊、自在自然的传统思想,即便是在今天,也是被人民所推崇和乐于接受的。......
2023-09-20
科学发展观强调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决定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属性。科学发展观对于“以人为本”的强调,主要是针对我们实际工作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
2024-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