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韦姓起源与迁徙:广西壮族第一大姓,源自古豕韦国与西域部落

韦姓起源与迁徙:广西壮族第一大姓,源自古豕韦国与西域部落

【摘要】:韦姓起源有五:1.源自古豕韦国,属于以国名为姓。据岭南《韦氏族谱》记载,西汉初,功臣韩信被追杀,一族遭灭门之灾,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幼子送往南越王处避难。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时,西域的少数民族中有一支韦氏部落。其中一支在今山东省费县,后改姓韦。今日的韦姓以居广西、河南等省区者最多,约占全国韦姓人口的60%以上。韦姓为广西壮族第一大姓。

韦姓起源有五:

1.源自古豕韦国,属于以国名为姓。黄帝之后代陆终生子彭祖,《竹书纪年》云:“伯靡(彭祖曾孙)杀寒浞。少康自纶归于夏邑(乙巳年)。”少康复国后,封伯靡之子元哲于韦(即豕韦,今河南省滑县),后该国以地名为名,称豕韦国。据《国语·郑语》记载,“豕韦国为商所灭”后,该国子孙四散逃难,有以国名为氏者,称韦氏。

2.源自韩姓,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据岭南《韦氏族谱》记载,西汉初,功臣韩信被追杀,一族遭灭门之灾,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幼子送往南越王处(今广东、广西一带)避难。其后人便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

3.源自汉代西北少数民族。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时,西域的少数民族中有一支韦氏部落。(www.chuimin.cn)

4.源自赐姓。《新唐书·桓彦范传》有言:“加赏彦范特进一职,封扶阳郡王,赐姓韦。”《朝野佥载·卷三》载:“隋开皇中,京兆韦衮有奴曰桃符,每征讨随行,有胆力。衮至左卫中郎,以桃符久从驱使,乃放从良。桃符家有黄牸,宰而献之,因问衮乞姓。衮曰:‘止从我姓韦氏。’符叩头曰:‘不敢与郎君同姓。’”

5.源自其他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为氏。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章佳氏,亦称张佳氏、张家氏、斋佳氏,为察哈尔蒙古的主体部落成员。其中一支在今山东省费县,后改姓韦。明清时期,广西庆远府、贵州贵阳府定番州、湖广施南土司地和海南感恩县等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均有韦氏族人分布,他们大多是在元、明、清时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汉姓韦氏的。

韦姓最早形成于夏朝少康时代,发源于今河南滑县,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后其子孙北上,经华北进入东北、蒙古高原,融入了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中。同时,韦氏向南进入荆楚、云贵川、岭南地区,也有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从五代十国清代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韦姓人又有南迁者。今日的韦姓以居广西、河南等省区者最多,约占全国韦姓人口的60%以上。韦姓为广西壮族第一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