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电影史中的创作冲突与妥协: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

中国电影史中的创作冲突与妥协: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始终交织者宣传教育与娱乐两条线索,电影的发展亦无例外。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几乎就是这两种创作观念的冲突史与妥协史。郑正秋主张“教化社会”,认为“盖破题儿第一遭事,不可无正当之主义揭示于社会”。而他的合作者张石川的主张却截然相反: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粲,尚无主义之足云。《火烧红莲寺》连续拍摄18 集,成为中国电影史系列第一个成功范例。

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始终交织者宣传教育与娱乐两条线索,电影的发展亦无例外。这种看似完全不同的观念有时表现出尖锐的冲突,有时则互相妥协。

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历史几乎就是这两种创作观念的冲突史与妥协史。娱乐电影是这一时期的明星公司和中国早期电影的主流样式,所以程季华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概括这一阶段的时候使用了一个标题叫作“游离开中国革命运动的中国电影”。郑正秋主张“教化社会”,认为“盖破题儿第一遭事,不可无正当之主义揭示于社会”。而他的合作者张石川的主张却截然相反:

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粲,尚无主义之足云。[2]

两种观念在明星公司推出的经典作品中出现过,两种观念时而冲突时而妥协,这种矛盾在郑正秋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戏剧之最高者,必须含有创造人生之能力,其次亦须含有改正社会之意义,其最小限度亦当含有批评社会之性质……戏剧必须有主义,无主义之戏剧,尚非目前艺术幼稚之中国所亟须要也。[3]

我们抱定一个分三步走的宗旨,第一步不妨迎合社会心理,第二步就是适应社会,第三步方才走到提高的路上去,也就是改良社会心理……取材在营业主义上加一点良心的主张,这是我们向来的老例。[4]

1922 年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张石川担任总经理,亲自执导了多种类型的几十部影片,代表作有:滑稽短篇《滑稽大王游沪记》《劳工之爱情》《大闹怪剧场》,社会问题片《孤儿救祖记》,鸳鸯蝴蝶派片《啼笑因缘》,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等等。应该说,是张石川的类型电影让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电影涉及了喜剧、解题、性、抒情、角力与幸存等几乎全部娱乐要素,所以张石川既是中国类型电影的第一人也是中国娱乐电影的第一人。

《火烧红莲寺》是中国类型电影的巅峰,对后来影响世界的中国香港电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28 年5 月,明星公司推出了根据平江不肖生所著的《江湖奇侠传》改编拍摄的《火烧红莲寺》,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火烧片”“烧”遍中国影坛,上海的50多家电影公司共拍摄的近400 部电影中,武侠神怪片达250 部左右,占全部电影的60%以上。《火烧红莲寺》连续拍摄18 集,成为中国电影史系列第一个成功范例。“火烧片”最后让当局忍无可忍,发出了禁令,但“火烧片”继续移师香港,余味绵延,并成为香港日后的武侠片的发展起点。1963 年香港拍摄了新版《火烧红莲寺》,1965 年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拍摄了根据《火烧红莲寺》翻版的《江湖奇侠》,1994 年香港又拍摄了《新火烧红莲寺》。《火烧红莲寺》成功掀起了中国娱乐电影的第一次浪潮,武侠神怪片的成功,一方面是由于时值中国武侠小说的爆发期,大量的优秀的武侠小说为电影提供了较好的文学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人在角斗、魔幻、性爱等诸多娱乐因素上已经进行了20 年的尝试。《火烧红莲寺》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已经可以拍摄出成熟的类型电影,中国电影从此进入了类型片的时代。(www.chuimin.cn)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在所有的类型电影中有了成功的尝试,除左翼电影政治片的巨大成功之外,其他类型电影包括:

郑正秋、吴永刚的社会伦理片(《孤儿救祖记》《姊妹花》《神女》)

张石川的武侠片(《火烧红莲寺》)

张慧冲的武打片(《一身是胆》)

袁牧之、汤杰的喜剧片(《马路天使》《王先生》)

马徐维邦的恐怖片(《夜半歌声》)

徐欣夫的侦探片(《翡翠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