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小说的演变与杂史笔记的关系及娱乐史纲探析

中国小说的演变与杂史笔记的关系及娱乐史纲探析

【摘要】:中国小说的出现与中国的史学研究有一定的关系。其中的“杂史”与“小说”长期被归于一类。中国的小说在汉魏时期由“杂史”演变为文人们的“笔记”。在这一时期,汉武帝、东方朔、西王母成为志怪小说的三大人物。其中对神魔、爱情与滑稽的描写,构成了其基本的娱乐内容。笔记而化为文言小说,故而让中国小说区别于其他文体。他们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识的写作小说的开始。他们是中国短篇小说上的最高的成就之一部分。

小说的出现,是书籍娱乐的真正实现。因为在此之前,书籍所具备的认识论的价值超越了娱乐的价值,娱乐只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伴随物。诗固然娱乐价值突出,但其个性化的特点,决定了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创作和欣赏它。

小说是作为娱乐的阅读而存在的,它让书籍的娱乐单纯化而且大众化。

但是,中国的小说产生于什么时期?这是中国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话题。一般认为,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收录小说15 种,并加以界定:“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中国小说的出现与中国的史学研究有一定的关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便总结了中国史学家长期以来的观点。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小说与史传很难分清。其中的“杂史”与“小说”长期被归于一类。后人利用“虚—实”“文—史”“雅—俗”的分类,力图将小说与历史相区别。

中国的小说在汉魏时期由“杂史”演变为文人们的“笔记”。从汉朝晋朝期间,“博物小说”又演变成了“志怪小说”,对奇禽异兽、巫术神仙的描写让魏晋文人们沉溺于其中。魏文帝曹丕的《列异传》被认为开创了“志怪小说”的先河,“宋定伯捉鬼卖钱”的故事就出于其中,而《搜神记》则代表了中国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在这一时期,汉武帝、东方朔、西王母成为志怪小说的三大人物。志怪小说还包含了如《董永传说》等人神相恋的故事。其中对神魔、爱情与滑稽的描写,构成了其基本的娱乐内容。这说明了中国的古代小说从开始便具备了书籍娱乐的基本特征。

笔记而化为文言小说,故而让中国小说区别于其他文体。(www.chuimin.cn)

唐人选择了女人和侠客作为其小说的最主要题材,这是对小说的娱乐因素的发展。陈平原选择了7 部唐人小说来描述唐传奇的演进过程。此7 部唐人小说为:《离魂记》《任氏传》《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柳氏传》《柳毅传》。陈平原是这样评论的:“前两则犹带志怪遗风,末两则兼及侠义故事,中间三篇最能体现唐人之‘小小情事,凄艳欲绝’。”

性是人类娱乐的重要因素,男性也愿意探讨与女性有关的话题。唐人首先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姿态,大胆恣意地描写女性。这是一个中国文化最为开放的时代的缩影,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小说成为书籍娱乐的一个重大突破。

除了女人外,唐人小说的另一个娱乐内容就是侠客的故事。侠客本来就是世界性的娱乐话题。从美国的西部小说与电影到中国的武侠小说与功夫片,侠客的故事以角力为特点的娱乐,让人们迷恋不已。从《史记》到唐人小说,文人们用笔墨创造了一个侠客的幻象世界。这对中国武侠娱乐小说日后的发展及中国电影功夫片的创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唐人小说中的侠客往往出自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或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人物。这种创作方式借鉴了《史记》,而又成为如金庸等后人创作武侠作品的惯用写法。与此同时,文人们还创造出一个“第二社会”——“江湖”。侠客们也被虚拟为“职业化”了。这样一个超现实的“江湖”和无数的超现实的“侠客”为一个个武侠娱乐小说与电影提供了角力素材,也让读者和观众们感到快乐。

郑振铎先生给“传奇文”以极高的评价:

唐代“传奇文”是古文运动的一支附庸,却由附庸而蔚成大国,其在我们文学史上的地位,反远较萧、李、韩、柳的散文更为重要。他们是我们的许多最美丽的故事的渊薮,他们是后来的许多小说戏曲所从汲取原料的宝库。其重要有若希腊神话之对于欧洲文学的作用,而他们的自身又是那样晶莹可爱,如碧玉似的隽洁,如水晶似的透明,如海珠似的圆润,有一部分简直已是具备了近代的最完美的短篇小说的条件。若将六朝的许多故事集置之于它们之前,诚然要如爝火之见朝日似的黯然无颜色。他们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识的写作小说的开始。他们是中国短篇小说上的最高的成就之一部分。他们把散文的作用挥施于另一个最有希望的一方面去。总之,他们乃是古文运动中最有成就的东西——虽然后来的古文运动者们未必便引他们为同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