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康有为传-士人世家:济人经世,归宗于孔子

康有为传-士人世家:济人经世,归宗于孔子

【摘要】:“自九世祖惟卿公为士人”,至康有为二十一世,“凡为士人十三世矣”。⑥他世习儒家学说,亦经仕宦,自称:吾家十三世为儒,未尝执工业,盖食旧德之泽长哉!主张“济人经世,不为无用之空谈高论”;“扫去汉宋之门户,而归宗于孔子”。⑩国家的危亡,现实的刺激,使他对传统文化学术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宋、明以来的“宋学”,由于君主和高级官员的提倡,在士大夫中,影响深广。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戊戌政变后,易名更生;张勋复辟覆败,又号更甡;晚号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今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银塘乡人。

南海位于广州之西,它的四邻是“东接白云山,西接三水大尧山、石牛山、凤起山,北接花县横山头、文旒岭、象岭、花岭,南接海目山”。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广东名县。

银塘乡,又名苏村,距西樵山约17公里,属原南海县的伏隆堡(相当区)。据宣统二年(1910)《续修南海县志》:“伏隆堡在省城西,距省城一百一十里。”“堡内村凡十四:曰西城、曰大亨、曰良登、曰湾头、曰苏村、曰大果、曰上庄、曰下庄、曰赤磡、曰大仙冈、曰大、曰小、曰竹径、曰伏水。”南宋时,康建元“自南雄珠玑里始迁”于此,为南海始祖。“自九世祖惟卿公为士人”,至康有为二十一世,“凡为士人十三世矣”。他的故居是其曾祖父康健昌所建,名“延香老屋”,后来康有为重临旧屋,赋诗志感:

百年旧宅剩楹书,旧史曾伤付蠹鱼。一树梅花清影下,焚香晒帙午晴初。

康有为的祖父康赞修,官连州训导;父康达初,江西补用知县;从叔祖康国器,护理广西巡抚。后来他“以著书讲学被议,游于桂林”,追怀叔祖筹修秀峰、宣城、榕湖三书院往事,“思推先中丞公修学舍惠多士之意” 而在桂林讲学。他世习儒家学说,亦经仕宦,自称:

吾家十三世为儒,未尝执工业,盖食旧德之泽长哉!自高祖炳堂荣禄公以理学为粤大师,而诗尤清深,自是世德日光。先高祖云衢通奉公笃学至行,有万石之风。先祖连州公从兄弟十三人,而种芝銮仪公踔厉发之。中丞公以武功显于时,暨先考诸季及吾群众则风流文采益盛。

并赋诗曰:(www.chuimin.cn)

十三世为士,青箱代有编。词应陈世德,传己入先贤。诗是吾家事,文能后世传。清芬犹可诵,惆怅百余年。

幽美的环境,是康有为出生和早年读书之所;儒学的熏陶,又使他仰慕“陈世德”。南海距广州很近,广州是遭受外国侵略和接触西方文化最早的地区,等到他年事稍长,也蒙受了很深的影响。

康有为5岁“能诵唐诗数百首”。6岁,读《大学》《中庸》《论语》和朱熹所注《孝经》,父辈以“柳成絮”嘱对,应声答以“鱼化龙”,得到赞诵。11岁,父亲去世,跟随祖父康赞修接受严格的传统教育,攻读经史,“始览《纲鉴》而知古今,次观《大清会典》《东华录》而知掌故”。这时,太平天国失败,他“频阅邸报,览知朝事,知曾文正、骆文忠、左文襄之业,而慷慨有远志矣”。

1876年(光绪二年),康有为应乡试未售,从朱次琦(九江先生)学。朱次琦教学重“四行五学”。“四行”是“敦行孝弟,崇尚名节,变化气质,检摄威仪”;“五学”是“经学文学、掌故之学、性理之学、词章之学”。主张“济人经世,不为无用之空谈高论”;“扫去汉宋之门户,而归宗于孔子”。康有为受其影响,“以圣贤为必可期”,“以天下为必可为”。又攻读顾炎武、钱大昕、赵翼等人论述历史的著作,于是“议论宏起”。接着,攻读《周礼》《仪礼》《尔雅》《说文》《水经注》诸书,以及《楚辞》《汉书》《文选》诸文,“大肆力于群书”。不久,“以日埋故纸堆中,汩其灵明,渐厌之。日有新思,思考据家著书满家,如戴东原,究复何用?因弃之而私心好求安心立命之所”。乃“闭户谢友朋,静坐养心”。“静坐时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自以为圣人则欣喜而笑,忽思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国家的危亡,现实的刺激,使他对传统文化学术产生怀疑。

当时在学术上占优势的是“汉学”(古文经学),而在政治上占权势的则是“宋学”(程朱理学)。乾隆嘉庆以来,讲究训诂考据,施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的“朴学”流传很广。他们以“汉学”为标榜,长于考据而鲜言经世,成为风靡一时的学术风气。另一方面,宋、明以来的“宋学”,由于君主和高级官员的提倡,在士大夫中,影响深广。他们高踞庙堂,空言性理。一些知识分子要驯致仕宦,一般须通过科举,而应试的八股词章,又以经书为依据。这样,“汉学”的训诂考据,“宋学”的义理文章,就成为麻痹知识分子的药剂,成为封建专制制度的护身符,康有为以为“日埋故纸”,醉心考据,“究复何用”?宋学“探其实际,皆空疏无有”。他受过“宋学”的熏陶,也看过“汉学”的撰著,总觉得无补时艰,究竟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