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创新之父的成长历程:影响创造力的要素及其克服

创新之父的成长历程:影响创造力的要素及其克服

【摘要】:影响创造力的主要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个性特征。奥斯本意识到创新的作用,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正是奥斯本的创新意识引领他最终成为创造学之父。诺贝尔在成功发明炸药前的一次实验中,实验室被炸得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但是诺贝尔依旧潜心研究,最终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

我们在本章的第一节了解到,在中等水平以上的智力中,智力和创造力并无显著相关性。影响创造力的主要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个性特征。

一、创新意识是创造力的前提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通俗地讲,就是想要创造新事物的愿望和动机。它是创造力产生的前提,是创造性活动产生的根源。

人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但有些人因为缺乏创新意识,无法将这种潜能转化为创造力,故真正做出很多发明创造者也并不多见。例如,水蒸气压力顶着壶盖跳动是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一般人不会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特别地方,然而正是因为瓦特具有创新意识,将一件极为普通的现象深入挖掘,认真思考,才有了蒸汽机的出现。所以,要充分挖掘人的创造潜能,没有创新意识是不行的。

阅读材料

创造学之父亚历克斯·奥斯本小时候家境贫寒,辍学在家,后到一家报社应聘,虽然奥斯本文章写得不是很好,但立意新颖,颇具创造性,便被报社录取。奥斯本意识到创新的作用,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正是奥斯本的创新意识引领他最终成为创造学之父。

如果一个人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就会将自己的情感、兴趣和意志转移到所研究的事物上来,蕴含巨大的创造能力,从而产生各种新理论、新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怀有好奇、敏感之心,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喜欢探索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敢于怀疑定论,敢于挑战权威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不会永远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改造和提高的可能,只要有了创新的意识,才会发现事物现有的问题,从而进行创造性活动。职业院校学生应该相信自己的创造力,并且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在大脑中形成一个随时可以创新的概念,等机会来临时,才会不费力气地抓住机会,进行发明和创造。

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名警言句

人之可贵之处在于能创造性思维。

——华罗庚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在创造活动中进行的思维,是思维的高层次活动,由此才能产生创造性成果,它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具体包括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不同于常规性思维,首先体现在新颖方面,是指不拘泥于前人的方法和经验,从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提出不同于他人的方案办法,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比如《曹冲称象》的故事,当各位大臣面对称量大象手足无措时,曹冲却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创造性地得出了大象的重量。

其次,创造性思维是有价值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带来的是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能产生社会效益。举个例子来说,具有精神分裂和躁狂症状的精神病人常有“思维奔逸”“语词新作”等症状,尽管这些症状会带来许多新奇的想法和语言,然而这只是随心所欲地胡乱拼凑,没有章法,没有逻辑,并不属于创造性思维。

第三,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不拘泥于某种形式,不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而是在遇到问题时发挥大脑的能动性,寻求新奇的或者最优的解决方案,甚至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富有成效地解决问题。从下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阅读材料职业院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模仿力,只有掌握了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就会产生出新发明、新成果。

幼儿园的老师问一群孩子:“花儿为什么会开?”

第一个孩子说:“花儿睡醒了,它想看看太阳。”(www.chuimin.cn)

第二个孩子说:“花儿一伸懒腰,就把骨朵儿给顶开了。”

第三个孩子说:“花儿想跟小朋友比一比,看看哪一个穿的衣服更漂亮。”

第四个孩子说:“花儿想看一看有没有小朋友把它摘走。”

第五个孩子说:“花儿也有耳朵,它想听一听,小朋友在唱什么歌。”

年轻的幼儿园老师被感动了。

老师原先准备的答案十分简单,简单得有几分枯燥,那就是“因为天气变暖和了!”

三、个性特征是创造力的保证

名警言句

世界上每一片树叶都有自己的形状,每一朵花瓣都有自己的芳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曼选择800名男性作为受试者,其中拥有最大成就的20%的人与拥有最小成就的20%的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这两组人中最大的差别是个性特点的不同,相对于成就小的一组人,前者更加谨慎、自信、坚强、积极向上,且有毅力。

创造型人才需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能够迎难而上、坚持到底,能够乐观自信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具有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创造就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独辟蹊径,摒弃传统观点,即使遭遇非议和阻碍,也能顶住外界压力,专心进行研究。

诺贝尔在成功发明炸药前的一次实验中,实验室被炸得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父亲也因受到打击,不久远离人世。但是诺贝尔依旧潜心研究,最终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

波兰裔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在镭提取的过程中,甚至没有钱买沥青状铀,她克服种种困难,每天累得筋疲力尽,忍受着令人窒息的强刺激性的气体,白天泡在实验室,晚上照料孩子,并进行论文写作,让人类又增加了对镭这一化学元素的认识。

爱迪生试用了几千种材料做灯丝,试验了几千次,最终才有了第一个成功的灯泡

正是他们坚强的毅力、足够的耐心、决不屈服的精神和英勇献身的品质激励着一代一代的科学家进行永不枯竭的创造。

创造型人才还应是谨慎的,踏实的,而不是心浮气躁,追名逐利的。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竺可桢把一丝不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那些在科学研究中为了荣誉和奖励,不惜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的人,其恶劣行径最终会暴露,为人们所不齿,诚实本分是进行创造的基本品德。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佟贺丰曾提到科学家应该具有独立人格,拥有独立人格者应该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是指创造型人才应大胆怀疑前人的研究结果、敢于和权威叫板,当客观事实和公众认可的事情产生矛盾时,能够认真思考,深入研究,才能有所发明创造。

中世纪的欧洲,“地心说”被教会奉为和《圣经》一样的经典,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谁要是宣传相违背的观点,谁就是宣传“异端邪说”,就要受到严厉的制裁。哥白尼在认真研究后发现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对“地心说”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日心说”,布鲁诺、伽利略等人为了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成了令人叹息的惨案。经过曲折长期的斗争,“日心说”最终获胜,促使科学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如果没有甘愿冒险、无所畏惧等个性特征,只是一味地崇尚权威,迷信“规律”,将无法进行创造,更谈不上什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