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生命与医学:血脑屏障及其功能

生命与医学:血脑屏障及其功能

【摘要】:脑内毛细血管壁的结构和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壁有显著的不同,这可能是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除了血脑屏障之外,在脑和脊髓的表面还有一层保护屏障,叫作血—脑脊液屏障。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的存在,对保障脑组织内部及周围生物化学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肠道黏膜屏障破坏引发严重感染,呼吸道黏膜屏障破坏引发慢阻肺,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破坏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

人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特殊的保护。前文已经叙述了,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由血管内皮细胞提供保护,叫作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对于脑和脊髓,其内皮细胞屏障与其他部位有很大的不同,进行了特殊的“加固”,使得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似乎增加了一道屏障,叫作血脑屏障。

脑组织对血液供应的需求非常大,血流量远远超过其他组织器官。人脑重量约占体重的2%,但是,在安静状态下,脑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20%。这意味着,按单位重量计算,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是其他组织器官的10倍。此外,脑组织对血液所供应物资的选择也与其他组织不同,氧气、葡萄糖等必需物资要确保迅速通过;而对于脑组织不需要的物资,即使其分子量很小、穿透能力很强,也要有效阻挡在血液中,不允许进入脑组织。这么大的血流量,这么繁重而苛刻的物质交换任务,全靠血脑屏障来承担。

脑内毛细血管壁的结构和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壁有显著的不同,这可能是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脑内的毛细血管,其表面被星状胶质细胞伸出的突起(称为“血管周足”)所包围。在这里,血液与神经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不仅要通过毛细血管壁(单层内皮细胞),还要通过胶质细胞作为中介。这种特殊的结构,决定了血液与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受到更加严格的监控。一般说来,脂溶性物质比较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如02、CO2乙醇及某些麻醉药物等;对于不同的水溶性物质,其通透性与分子大小并不相关,血脑屏障具有主动选择的能力。例如,葡萄糖和氨基酸较容易透过,而甘露醇、蔗糖及各种无机离子则较难透过。各种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也各不相同。例如,硝苯地平和尼莫地平都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扩张血管、降压作用,其中尼莫地平能透过血脑屏障,而硝苯地平则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如果治疗目的是扩张脑血管,就要选择尼莫地平。

除了血脑屏障之外,在脑和脊髓的表面还有一层保护屏障,叫作血—脑脊液屏障。脑和脊髓表面覆盖着软脑膜,软脑膜的外面是蛛网膜,软脑膜和蛛网膜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其中充满脑脊液。脑脊液在脑和脊髓的表面循环流动,并与脑室相通,为脑和脊髓提供了一个私密环境。脑脊液主要由脉络丛(位于脑室部位的毛细血管网)分泌,其成分和血浆有较大的不同。与血浆比较,脑脊液蛋白含量极微,葡萄糖含量低,离子成分也与血浆不同:Na+、Mg2+浓度较高,K+、HCO■、Ca2+较低。这说明在血液和脑脊液之间有一道屏障,它对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有主动选择的能力,从而保证脑脊液这个“私密”环境能够满足脑和脊髓的需要。负责分泌脑脊液的脉络丛毛细血管网,具有特殊的管壁结构和物质转运系统,这是血—脑脊液屏障的结构基础。(www.chuimin.cn)

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的存在,对保障脑组织内部及周围生物化学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脑神经元对体液环境中的离子浓度、化学递质浓度非常敏感,而这些物质在血浆中的变化幅度较大,必须阻止这些物质随便进入脑组织,使脑神经元的生理活动不受血浆化学物质变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人体内部的防御屏障层层设防,保证我们的身体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内外关系。但是,这些防御屏障并非坚不可摧,许多疾病都是因为防御屏障遭到破坏而引发的。例如,肠道黏膜屏障破坏引发严重感染,呼吸道黏膜屏障破坏引发慢阻肺,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破坏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我们了解这些防御屏障,就要主动地保护它,这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