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发展数千年,迄今为止,无论研究手段如何进步,所有医学知识的综合与积累都是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医学统计,本质上就是寻求共性、忽略个性。尽管如此,生物医学模式强调实验证据,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的难题有三,一是测不准,二是离散现象,三是非线性。这是医学统计的“善”。照顾普遍性,忽略特殊性,这是医学统计的“恶”。......
2023-11-03
人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特殊的保护。前文已经叙述了,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由血管内皮细胞提供保护,叫作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对于脑和脊髓,其内皮细胞屏障与其他部位有很大的不同,进行了特殊的“加固”,使得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似乎增加了一道屏障,叫作血脑屏障。
脑组织对血液供应的需求非常大,血流量远远超过其他组织器官。人脑重量约占体重的2%,但是,在安静状态下,脑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20%。这意味着,按单位重量计算,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是其他组织器官的10倍。此外,脑组织对血液所供应物资的选择也与其他组织不同,氧气、葡萄糖等必需物资要确保迅速通过;而对于脑组织不需要的物资,即使其分子量很小、穿透能力很强,也要有效阻挡在血液中,不允许进入脑组织。这么大的血流量,这么繁重而苛刻的物质交换任务,全靠血脑屏障来承担。
脑内毛细血管壁的结构和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壁有显著的不同,这可能是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脑内的毛细血管,其表面被星状胶质细胞伸出的突起(称为“血管周足”)所包围。在这里,血液与神经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不仅要通过毛细血管壁(单层内皮细胞),还要通过胶质细胞作为中介。这种特殊的结构,决定了血液与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受到更加严格的监控。一般说来,脂溶性物质比较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如02、CO2、乙醇及某些麻醉药物等;对于不同的水溶性物质,其通透性与分子大小并不相关,血脑屏障具有主动选择的能力。例如,葡萄糖和氨基酸较容易透过,而甘露醇、蔗糖及各种无机离子则较难透过。各种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也各不相同。例如,硝苯地平和尼莫地平都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扩张血管、降压作用,其中尼莫地平能透过血脑屏障,而硝苯地平则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如果治疗目的是扩张脑血管,就要选择尼莫地平。
除了血脑屏障之外,在脑和脊髓的表面还有一层保护屏障,叫作血—脑脊液屏障。脑和脊髓表面覆盖着软脑膜,软脑膜的外面是蛛网膜,软脑膜和蛛网膜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其中充满脑脊液。脑脊液在脑和脊髓的表面循环流动,并与脑室相通,为脑和脊髓提供了一个私密环境。脑脊液主要由脉络丛(位于脑室部位的毛细血管网)分泌,其成分和血浆有较大的不同。与血浆比较,脑脊液蛋白含量极微,葡萄糖含量低,离子成分也与血浆不同:Na+、Mg2+浓度较高,K+、HCO■、Ca2+较低。这说明在血液和脑脊液之间有一道屏障,它对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有主动选择的能力,从而保证脑脊液这个“私密”环境能够满足脑和脊髓的需要。负责分泌脑脊液的脉络丛毛细血管网,具有特殊的管壁结构和物质转运系统,这是血—脑脊液屏障的结构基础。(www.chuimin.cn)
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的存在,对保障脑组织内部及周围生物化学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脑神经元对体液环境中的离子浓度、化学递质浓度非常敏感,而这些物质在血浆中的变化幅度较大,必须阻止这些物质随便进入脑组织,使脑神经元的生理活动不受血浆化学物质变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人体内部的防御屏障层层设防,保证我们的身体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内外关系。但是,这些防御屏障并非坚不可摧,许多疾病都是因为防御屏障遭到破坏而引发的。例如,肠道黏膜屏障破坏引发严重感染,呼吸道黏膜屏障破坏引发慢阻肺,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破坏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我们了解这些防御屏障,就要主动地保护它,这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根本途径。
有关生命与医学:探讨生命 认识自我 选择健康的文章
医学发展数千年,迄今为止,无论研究手段如何进步,所有医学知识的综合与积累都是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医学统计,本质上就是寻求共性、忽略个性。尽管如此,生物医学模式强调实验证据,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的难题有三,一是测不准,二是离散现象,三是非线性。这是医学统计的“善”。照顾普遍性,忽略特殊性,这是医学统计的“恶”。......
2023-11-03
人们对医学心怀敬畏,但是很少意识到医学理论和方法是不确定的。我们对医学的期望值太高,以为医学是健康的保障。因此,我们心目中的医学,是被误解的医学。医学之道、保健养生成为寻常话题。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是我们迄今为止已知的、唯一的智慧生命。目前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还十分肤浅。自从人类组成社会,便产生了原始的医学。人类之外,其他生物物种也会有健康问题,但是它们没有医学。......
2023-11-03
医学的目的是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医学是一盘“大杂烩”,它是在人类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推陈出新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说医学是一盘“大杂烩”,这是因为它“三不像”:是手艺,又不像手艺;是科学,又不像科学;是知识,又不像知识。医学科学也是一盘“大杂烩”,这个盘子里装的不仅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还有哲学、社会学及宗教。因此,医学也有“恶”的一面。......
2023-11-03
人体是一个庞大的生物有机体,由数十万亿个细胞构建而成,必须拥有高效、精确的信息传递机制,才能保持协调统一。人体内的生物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国家,那么,神经系统相当于电信,内分泌系统相当于邮政,二者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统称为内分泌系统。......
2023-11-03
衰老可以表现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器官水平和整体水平等不同的层次上,因此,表现形式复杂,研究领域广泛。就整体而言,衰老的表现形式可大体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疾病引起的衰老。慢性疾病直接损害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并加速衰老进程。生理性衰老和疾病引起的衰老常常难以严格区分。然而,我们并不清楚这些衰退表现究竟是归因于疾病还是退行性变。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神经系统的衰老对健康影响极大。......
2023-11-03
生物界中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直径可达12厘米。人和哺乳动物的细胞直径多在10~100微米。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图8是真核细胞模式图。图8真核细胞结构模式图人体由数十万亿个细胞组成,它们最初都是从一个受精卵演变而来的。在发育完成之后,整个生命过程中,大多数细胞还要周期性地分裂和更新,以保持生命的活力。......
2023-11-03
最后的研究结论就是初步的医学知识,该项医学知识反映这个群体的“平均”状况。平均的医学知识照顾了普遍性,忽略了个性,应用于具体的人常常会发生偏差。这些医学知识也都是“平均的”。一个医生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能否将医学知识个体化,使“平均的”医学知识在具体人的身上扬长避短,发挥最大效益。......
2023-11-03
换句话说,现代医学没有做到中西医兼容并蓄、有机结合,现代医学也是不完美的。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研究方法不同,中西医结合的路径在哪里?第二种思路是强调继承,主张在中西医结合实践中保持中医理论和方法的独立性。在中西医结合实践中,各种不同的思路都应受到鼓励。长期以来,我国医学工作者对中西医结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西医学术理论的融合,另一个难点是对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