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提出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并使之很快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
2023-12-06
人类大多数疾病的发生,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这个概念的提出和系统研究,始于心血管疾病,并逐步推广到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其他慢性疾病。
二战以后,心脑血管疾病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流行起来。由于认识到这类疾病的流行可能是多因素的,于是研究人员就走出医院、走出实验室,到社会上、到人群中去搞流行病学调查。在这方面做得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最有说服力的研究,要算弗雷明汉心脏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这项研究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弗雷明汉实施,于1948年启动,以该地区的全部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已经持续进行了70多年。研究者对这个人群进行不间断地跟踪随访,随访结果定期公布。目前已经跟踪随访到第三代人群,发表了1 000多篇论文。在弗雷明汉地区,一代又一代的居民自觉参与这项研究,即便是已经离开这里的那些居民及其子孙,也会自愿地定期从世界各地飞回弗雷明汉接受随访。这种执着、耐心、严谨的精神,奠定了弗雷明汉心脏研究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各国也开展了很多这样的流行病学研究,研究结果向全世界公布,互相交流和印证。
这种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哪些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相关的程度如何。怎样研究呢?我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想确定吸烟这个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没有关系,你可以在某个地区选择一个年龄段(例如30~40岁)的群体。注意,必须把这个年龄段所有的个体都纳入研究对象,不能随意挑选。假设这个群体总共有两万人。先对这些人进行基线调查(包括全面的生物学指标、疾病、家族资料、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个人嗜好、心理指标等)。把所有的人根据吸烟和不吸烟分为两组,吸烟的人分在观察组,不吸烟的人分在对照组。接着就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定期复查、登记。跟踪随访到预定期限(比如20年)进行总结,统计分析两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如果两组人群中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没有显著差别,那么你可以认为吸烟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无关;相反,如果吸烟的这一组人群中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大大超过对照组,而且有统计学意义,那么你可以认为吸烟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当然,实际的研究可不像我上面说的那样简单。首先,这两组人群必须要有可比性,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基础疾病、吸烟之外的其他因素等,两组是相同的,这样你才能认为20年后两组之间心脑血管疾病的差别与吸烟有关;其次,你所观察的人群是动态的,有的个体在中途改变了生活习惯,你该怎么办?有的个体在随访期间发生了意外,你又该怎么办?对这些变化都必须遵循流行病学研究的原则进行慎重处理;再者,最为复杂的问题是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单因素研究往往行不通。实际的研究过程常常同时纳入多种因素,统计分析时采用多元分析方法,这样,通过一项大规模的研究能揭示多个致病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不但耗费人力财力,而且研究周期很长。为了完成一项研究课题,往往需要研究者倾注毕生精力。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逐步揭示了一系列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因素,并且把这些发病因素统称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这里所说的心血管疾病,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以及所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疾病。
主要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三类:不可控制的、可控制的、新发现的。
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三个:
1.年龄增长。男性40岁以后、女性绝经以后,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
2.男性。60岁之前,男性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比女性更大,60岁之后这种性别差异就不存在了。
3.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家族成员中,男性55岁之前、女性65岁之前确诊冠心病,就判定为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上述三个危险因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可改变的,你可以不去管它。但是医生在针对个体进行危险因素评估,或者进行疾病的鉴别诊断时,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有以下九个:
1.血脂异常。
2.高血压。
3.糖尿病。(www.chuimin.cn)
4.吸烟。
5.超重、肥胖、腰围增大。
6.紧张(心理压力)。
7.膳食不合理。
8.缺乏体力活动。
9.过度饮酒。
新发现的危险因素层出不穷,其中比较重要、证据较多的有以下四个:
1.高半胱氨酸血症。
2.脂蛋白(a)[LP(a)]增高。
3.C反应蛋白(CRP)增高。
后来,危险因素的概念被引申到其他领域,如各类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他各种病因不明确的疾病。
人们逐渐发现,有一些危险因素是各类慢性疾病共有的,尤其是上文所罗列的9个“可控制的危险因素”,不仅与心血管病有关,与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其他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进一步分析这些可控制的危险因素,你会发现它们都与生活方式有关。因此,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常常把呈现流行趋势的慢性疾病称为“生活方式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显著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
对于一个人,患病风险不仅取决于某个危险因素的强度,还取决于合并存在的危险因素数目以及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如果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叫作危险因素聚集,其总体患病风险极高。
有关生命与医学:探讨生命 认识自我 选择健康的文章
考点归纳1 火灾风险评估考点应用1.火灾危险和火灾隐患有什么区别?真题解析单项选择题38建筑防火风险评估流程顺序描述正确的是( )。......
2023-08-25
理论上,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查找一个人的易感基因,借以评估他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出现了商业化的基因检测实验室,有偿提供基因检测和疾病风险预测服务。研究发现,除了少数几种单基因遗传病与冠心病有确切的关系之外,其余大多数风险基因,只是各自对冠心病的发生提供了一点贡献。对于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基因检测报告给出的预测只是一个概率,也就是患某种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2023-11-03
城市地质环境风险评价必须基于承灾体才能进行,但现有风险评价多以行政区或县作为评价单元,评价结果过于空泛,对城市的规划建设与防灾减灾效用不大。郑州市地质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路线图如图12-8所示。目前,关于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尚无统一标准。......
2023-11-03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风险处置,形成业务闭环,同时向社会大众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服务,联合多方力量倒逼企业加强重点车辆管理。......
2023-11-23
氧气压缩机、空气分离设备及液态氧储罐和液态氧泵主要的火灾危险性在于设备或管道氧气泄漏并遇明火时引发火灾;配电室、电缆夹层、电缆沟、电缆桥架等的主要火灾危险性在于电气设备、设施过电流或故障时可能引发的火灾;氮气压缩机及空气压缩机火灾危险性在于润滑油过热、加热器故障或其他明火引燃润滑油;此外由于室内堆放或使用的固体可燃物遇明火引发火灾。急性三氯乙烯中毒,多由事故引起,发病迅速。......
2023-06-23
风险评估必须有充分有效的数据资料。创业风险评估可以结合经验、知识、技能等,对事物的性质、发展规律、变化趋势进行评估,也可以根据统计数据,对事物进行分析,揭示事物的发展趋势以及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2023-0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