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研究结论就是初步的医学知识,该项医学知识反映这个群体的“平均”状况。平均的医学知识照顾了普遍性,忽略了个性,应用于具体的人常常会发生偏差。这些医学知识也都是“平均的”。一个医生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能否将医学知识个体化,使“平均的”医学知识在具体人的身上扬长避短,发挥最大效益。......
2023-11-03
《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意思是,高明的医生能预测疾病,在尚未发生疾病之前就予以治疗。
疾病预测,就是评估一个人将来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有多大,也就是我们在前文中所讲的“易患性”。大多数慢性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是在中年之后发病,因此疾病预测对于青少年和中年人比较有意义。比如,给一个40岁的健康男性评估一下,他10年以后乃至终生患冠心病的风险有多大?这就非常有意义,可以帮助他提前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减低实际患病风险。
对于“遗传度”很高的疾病,预测和诊断主要应用遗传学方法,即基因检测以及家族史的调查。
对于“遗传度”接近0的疾病,也就是由环境因素主导的疾病或死亡原因,如瘟疫、饥荒、安全事故等,主要在群体和社会层面上进行预测和控制。
我们讨论疾病预测,主要针对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在任何一个人身上,这类疾病的患病风险可以表达为:
易患性=易感性×环境危险因素(www.chuimin.cn)
其中,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取决于遗传基因,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方法或者调查家族史的方法进行评估;每一种疾病都有其相关的环境危险因素,需要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去探索和发现。
一个具体的人,其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是一个常量,而环境危险因素是变量。这是因为遗传基因无法改变,而环境危险因素可以控制。假设某君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为1,则他对这种疾病的易患性随着环境危险因素的多少和强弱而改变。因此,要想降低易患性,只能在消除环境危险因素上做功课。
疾病风险评估,就是针对一个相对年轻的个体,综合他的遗传基因、家族史以及在他身上存在的环境危险因素,预测他未来10年乃至终生发生某种疾病的可能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提前知道自己的患病风险,以便痛下决心,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或控制环境危险因素,减小实际发病风险。
下面,让我们分别讨论基因检测和环境危险因素在疾病预测中的应用。
有关生命与医学:探讨生命 认识自我 选择健康的文章
最后的研究结论就是初步的医学知识,该项医学知识反映这个群体的“平均”状况。平均的医学知识照顾了普遍性,忽略了个性,应用于具体的人常常会发生偏差。这些医学知识也都是“平均的”。一个医生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能否将医学知识个体化,使“平均的”医学知识在具体人的身上扬长避短,发挥最大效益。......
2023-11-03
理论上,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查找一个人的易感基因,借以评估他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出现了商业化的基因检测实验室,有偿提供基因检测和疾病风险预测服务。研究发现,除了少数几种单基因遗传病与冠心病有确切的关系之外,其余大多数风险基因,只是各自对冠心病的发生提供了一点贡献。对于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基因检测报告给出的预测只是一个概率,也就是患某种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2023-11-03
医学发展数千年,迄今为止,无论研究手段如何进步,所有医学知识的综合与积累都是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医学统计,本质上就是寻求共性、忽略个性。尽管如此,生物医学模式强调实验证据,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的难题有三,一是测不准,二是离散现象,三是非线性。这是医学统计的“善”。照顾普遍性,忽略特殊性,这是医学统计的“恶”。......
2023-11-03
人们对医学心怀敬畏,但是很少意识到医学理论和方法是不确定的。我们对医学的期望值太高,以为医学是健康的保障。因此,我们心目中的医学,是被误解的医学。医学之道、保健养生成为寻常话题。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是我们迄今为止已知的、唯一的智慧生命。目前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还十分肤浅。自从人类组成社会,便产生了原始的医学。人类之外,其他生物物种也会有健康问题,但是它们没有医学。......
2023-11-03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风险处置,形成业务闭环,同时向社会大众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服务,联合多方力量倒逼企业加强重点车辆管理。......
2023-11-23
脑内毛细血管壁的结构和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壁有显著的不同,这可能是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除了血脑屏障之外,在脑和脊髓的表面还有一层保护屏障,叫作血—脑脊液屏障。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的存在,对保障脑组织内部及周围生物化学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肠道黏膜屏障破坏引发严重感染,呼吸道黏膜屏障破坏引发慢阻肺,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破坏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
2023-11-03
医学的目的是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医学是一盘“大杂烩”,它是在人类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推陈出新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说医学是一盘“大杂烩”,这是因为它“三不像”:是手艺,又不像手艺;是科学,又不像科学;是知识,又不像知识。医学科学也是一盘“大杂烩”,这个盘子里装的不仅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还有哲学、社会学及宗教。因此,医学也有“恶”的一面。......
2023-11-03
人体是一个庞大的生物有机体,由数十万亿个细胞构建而成,必须拥有高效、精确的信息传递机制,才能保持协调统一。人体内的生物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国家,那么,神经系统相当于电信,内分泌系统相当于邮政,二者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统称为内分泌系统。......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