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目的是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医学是一盘“大杂烩”,它是在人类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推陈出新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说医学是一盘“大杂烩”,这是因为它“三不像”:是手艺,又不像手艺;是科学,又不像科学;是知识,又不像知识。医学科学也是一盘“大杂烩”,这个盘子里装的不仅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还有哲学、社会学及宗教。因此,医学也有“恶”的一面。......
2023-11-03
第三类疾病或死亡原因,包括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多数癌症等,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疾病,属于多因素致病。现在认为,我们所认识的绝大多数疾病都属于这一类,都是由遗传与环境两者相互作用所致。只是在不同的疾病中,两者所起的作用不同。
我们已经知道,单基因遗传病取决于致病基因,要么发病,要么不发病,完全由基因决定。而多因素致病则不然,这类疾病是否发病、发病的严重程度如何,与多个基因有关,同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掌握多因素致病的发病规律比较困难,需要研究许多相关的基因,还要研究方方面面的环境因素。
首先,多因素致病与基因有关,这是肯定的。但是,对于个体来说,基因决定他对某种疾病的患病风险有多大,而不决定他是否真的患病。对于某一个体,由基因决定的对某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叫作“易感性”。以冠心病为例,这种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是典型的多因素致病。假设一个群体,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相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也相同,但是他们个体之间对冠心病的易感性却大不相同。有的人患病风险较高,有的人患病风险较低。那些患病风险较高的人往往存在阳性家族史,比如他们的父亲在55岁之前,或母亲在65岁之前确诊冠心病,这叫作“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这些人的基因组中存在冠心病易感基因。
易感基因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致病基因,而是许多数目不详、各自作用都很微小的致病基因。这些致病基因没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它们当中有的作用强度较大、有的作用强度较小;它们在不同个体身上出现的数目、种类以及组合都不相同,如果在一个人身上出现的数目较多、组合强度较大,会表现出累加效应,那么这个人的易感性较高。易感基因也可以遗传,但是其遗传特性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易感性并不单独决定是否患病,还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易感性较高的人,如果环境因素控制好,他可以不患病;同样的,一个易感性较低的人,如果环境因素控制不好,也可能患病。因此,在医学上用“易患性”来表示某一个人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考察一个人对某种疾病的易患性,既要了解他的遗传基因,也要了解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代谢综合征”。这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组共同特征,包括肥胖、血脂异常(血清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尚且年轻就表现为上述特征,称为代谢综合征。这一组人群往往具有阳性家族史,发生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很高。他们身上有一组易感基因,涉及能量代谢的许多环节,倾向于减少能量消耗、增加能量储备,因此被称为“节俭基因”。在生存环境艰难、食物短缺的情况下,这组人群并不表现出代谢综合征,相反,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应对食物短缺;可是,在生存环境优越、食物供应丰富的情况下,他们身上的“节俭基因”仍然不遗余力地把过剩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于是就表现出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特征。对于这一组人群,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抵消易感基因的不利影响。(www.chuimin.cn)
对于每一种疾病的发生,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分别起多大作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引入一个术语“遗传度”。在一种疾病形成的过程中,遗传因素的贡献大小,叫作遗传度。如果一种疾病完全由遗传因素所决定,这种疾病的遗传度为100%;如果一种疾病完全由环境因素所决定,这种疾病的遗传度为0。现在让我们复习图3(第058页),中间的长方形代表多因素致病,对角虚线的上方代表遗传度。我们可以看到,分布在左侧的疾病,其遗传度较大;分布在右侧的疾病,其遗传度较小。当前,对人类健康和寿命影响最大的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等,其遗传度大多分布在25%~75%。因此,对于大多数疾病的防治,都要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去研究。
我们当前还不能用基因检测的方法来研究遗传度。前文中介绍过,易感基因是许多数目不详、各自作用都很微小的基因,而且它们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只能用流行病学方法,通过调查同一种疾病在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来研究遗传度。例如,考察冠心病在一个人群中的遗传度,要对这个人群中所有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如果人群庞大,可以抽样调查)。调查内容是冠心病在患者的一级、二级、三级亲属中的患病率,并与来自对照组(与病例组相匹配)的调查数据对比。不难理解,如果病例组的亲属中冠心病患病率很高,而对照组的亲属中冠心病患病率很低,这说明冠心病在这个人群中的遗传度是比较高的。
遗传度是群体统计概念,用于个体是没有意义的。例如我们可以考察冠心病在一个地区人群中的遗传度,但是不能去考察冠心病在某一个人身上的遗传度。另外,一种疾病在一个特定人群中的遗传度,也不能用于其他人群。比如说,冠心病在美国人群中的遗传度,不能在中国人群中套用。
对于一些遗传度较高的疾病,医生询问家族史,这对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有重要帮助。例如一个看上去健康的40多岁男性,如果他的父亲在不到55岁时(或者母亲在不到65岁时)发生心肌梗死,那么他在未来10年里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概率,比没有阳性家族史的同龄人要高5倍。与此同时,如果他身上还存在不良的环境因素(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缺少体力活动等),他未来10年患病概率将进一步升高。对于这个人,医生会特别认真地对他进行健康教育,为他制定预防冠心病的计划。有效纠正或控制他身上存在的环境不利因素,可以减轻遗传因素的实际作用,达到预防发病或者推迟发病的目的。
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我们称之为慢性疾病。在和平时期,这些慢性病所造成的死亡占人群死亡构成比的80%以上。慢性病患者占所有病人的80%以上,同时也消耗医疗资源的80%以上。大多数慢性病是可以预防的,而慢性病的预防涉及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其复杂性不言而喻。因此,多因素致病是预防医学的最大课题。
有关生命与医学:探讨生命 认识自我 选择健康的文章
医学的目的是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医学是一盘“大杂烩”,它是在人类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推陈出新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说医学是一盘“大杂烩”,这是因为它“三不像”:是手艺,又不像手艺;是科学,又不像科学;是知识,又不像知识。医学科学也是一盘“大杂烩”,这个盘子里装的不仅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还有哲学、社会学及宗教。因此,医学也有“恶”的一面。......
2023-11-03
人们对医学心怀敬畏,但是很少意识到医学理论和方法是不确定的。我们对医学的期望值太高,以为医学是健康的保障。因此,我们心目中的医学,是被误解的医学。医学之道、保健养生成为寻常话题。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是我们迄今为止已知的、唯一的智慧生命。目前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还十分肤浅。自从人类组成社会,便产生了原始的医学。人类之外,其他生物物种也会有健康问题,但是它们没有医学。......
2023-11-03
生物界中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直径可达12厘米。人和哺乳动物的细胞直径多在10~100微米。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图8是真核细胞模式图。图8真核细胞结构模式图人体由数十万亿个细胞组成,它们最初都是从一个受精卵演变而来的。在发育完成之后,整个生命过程中,大多数细胞还要周期性地分裂和更新,以保持生命的活力。......
2023-11-03
对于细胞来说,细胞膜是如此重要,犹如大气层对于地球。我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自从地球生物的衍变进入良性循环,我们的地球就有了“呼吸功能”,用以调节地球生物的平衡,大气层就是地球的呼吸器官。人类的不良行为让大气层不堪重负,地球呼吸功能紊乱,温室效应节节攀升。于是,大气层生病了,地球生物花费数亿年塑造起来的地球之膜,有可能毁在我们手里。......
2023-11-03
医学发展数千年,迄今为止,无论研究手段如何进步,所有医学知识的综合与积累都是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医学统计,本质上就是寻求共性、忽略个性。尽管如此,生物医学模式强调实验证据,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的难题有三,一是测不准,二是离散现象,三是非线性。这是医学统计的“善”。照顾普遍性,忽略特殊性,这是医学统计的“恶”。......
2023-11-03
致病因素必须借助一定的条件才能侵犯人体,包括人体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以及人体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在所有致病条件中,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和人体功能状态是最重要的。正是由于基因多态性,造成人与人之间在外形、性格、生理功能等各个方面千差万别,其中包括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功能状态失去平衡,就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入侵的条件。......
2023-11-03
人体是一个庞大的生物有机体,由数十万亿个细胞构建而成,必须拥有高效、精确的信息传递机制,才能保持协调统一。人体内的生物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国家,那么,神经系统相当于电信,内分泌系统相当于邮政,二者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统称为内分泌系统。......
2023-11-03
衰老可以表现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器官水平和整体水平等不同的层次上,因此,表现形式复杂,研究领域广泛。就整体而言,衰老的表现形式可大体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疾病引起的衰老。慢性疾病直接损害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并加速衰老进程。生理性衰老和疾病引起的衰老常常难以严格区分。然而,我们并不清楚这些衰退表现究竟是归因于疾病还是退行性变。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神经系统的衰老对健康影响极大。......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