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因决定疾病:揭开生命奥秘

基因决定疾病:揭开生命奥秘

【摘要】:完全由基因决定的疾病称为单基因遗传病,此类疾病由特定的基因突变引起。目前已确定了数千种由这种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而且每年还不断发现新的病种。尽管单基因遗传病的病种很多,但由于发生率较低,因此总体患病人数所占比例较小。因此,医学上对基因决定的疾病主要着眼于预防,这也是“优生优育”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基因决定的疾病,致病基因存在于全身每一个细胞中,要用药物去攻击它非常困难。

完全由基因决定的疾病称为单基因遗传病,此类疾病由特定的基因突变引起。患者的父亲或母亲携带有致病的基因突变,通过父亲的精子或母亲的卵子遗传给子代。目前已确定了数千种由这种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而且每年还不断发现新的病种。尽管单基因遗传病的病种很多,但由于发生率较低,因此总体患病人数所占比例较小。

我们已经知道,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遗传密码就隐藏在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就像组成计算机程序的数码串一样。因此,与遗传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同样存在于核苷酸排列顺序中。

DNA分子由双股核苷酸数码串组成,其中一股来自父亲,另一股来自母亲。人类基因组有大约2.5万个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是由父母各提供一股核苷酸链,合并而成。同一个基因的两股核苷酸链条叫作等位基因。如果两个等位基因都正常,用符号AA表示;如果两个等位基因都有相同的基因突变,表示为aa,此为“纯合子”基因突变;如果两个等位基因中一个正常、一个有基因突变,表示为Aa,此为“杂合子”基因突变。

假如某一个人身上的某一个基因携带遗传疾病,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况:①两股等位基因携带相同的遗传疾病,即aa。当这个人结婚生子,其致病基因一定会传给下一代;②两股等位基因中一个正常,另一个携带遗传疾病,即Aa。当这个人结婚生子,其致病基因有1/2的概率会传给下一代。这是因为精子(或卵子)的DNA链条为单股,可以是A,也可以是a。

有些遗传疾病,只要接受了父母任意一方携带的致病基因就必然发病,这叫作显性遗传。例如Huntington舞蹈症、软骨发育不全、Marfan综合征、多囊肾等疾病。也就是说,来自父母双方的等位基因中,尽管一方为A,只要另一方为a,就会发病。

另外一些遗传疾病,只有来自父母双方的等位基因都携带致病基因(相关基因的突变类型为aa)时才会发病,这叫作隐性遗传。例如镰状细胞贫血、苯丙酮尿症、血色素沉积症、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假如一个人从父母中的一方接受了隐性遗传的致病基因,其相关基因的突变类型为Aa,那么他不会发病,而仅仅是一个致病基因携带者。当这个人结婚以后,如果他的配偶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即突变类型也是Aa,那么他们双方的致病基因就有1/4的概率传给同一个子代,在子代身上表现出遗传疾病。也就是说,他们每生育4个孩子,可能其中有一个会发病,其相关基因的突变类型为aa;而另外三个孩子中,可能有一个是正常人(AA)、两个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图4)。研究证明,近亲结婚大大增加双方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概率,因为近亲婚配的两人,可能从共同祖先继承到同一基因,婚后又可能把同一基因传递给子代。

同样道理,如果婚配者一方为杂合携带者Aa,另一方为正常人AA,他们的后代中1/2为正常(AA),1/2为杂合携带者(Aa),不会出现患者;如果一方为纯合(aa)患者,另一方为杂合(Aa)携带者,他们的后代将出现1/2的患者(aa),1/2的杂合携带者(Aa)。

图4 隐性遗传病杂合子携带者相互婚配图解(www.chuimin.cn)

早在1865年,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Mendel G.J)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了遗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一规律在后来的研究中被反复证明。以上简略介绍的单基因遗传病,其遗传特性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在现代,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每发现一个单基因遗传病,都可以搞清楚致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相关核苷酸序列的改变、与基因编码相关的功能蛋白变异等。因此,对于单基因遗传病,可以用遗传学方法精确诊断。

基因决定的疾病不限于单基因遗传病。有些遗传疾病涉及多个基因,以至于表现为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异常,遗传学上称为染色体病。染色体病对个体的危害往往比单基因遗传病更大,其中最常见的例子是Down综合征,又称为先天愚型。患者第21对染色体为三体畸形,表现为智能低下,呈特征性面容:睑裂斜向上、张口伸舌、低鼻梁。Down综合征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大约每700个新生儿中可能出现一例。

基因决定的疾病发生在受精的过程中,一旦胚胎形成,便无法改变,出生以后也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因此,医学上对基因决定的疾病主要着眼于预防,这也是“优生优育”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可行的方法包括:避免近亲结婚;实施科学的婚前检查和孕前检查;在胚胎早期进行基因检测,一旦确诊遗传疾病则采取终止妊娠的措施等。优生优育的实施不仅涉及医学技术,还涉及医学伦理、计划生育、社会人口学等相关领域,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将会有更多方法用于预防和治疗单基因遗传疾病,目前至少在以下3个方面已经有所突破。

首先,对于携带隐性遗传病的父母,在实施“试管婴儿”的过程中,采用基因分析技术对囊胚进行筛选。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父母双方携带相同的隐性遗传基因,其子代完全正常的概率为1/4。因此,在“试管”条件下,对成功受精的多个囊胚进行筛选,可以挑选出完全正常的囊胚。把正常的囊胚植入母亲的子宫,将发育成正常的胎儿。这方面已经有不少成功地例子。

发明“基因治疗药物”,是第二个思路。如果使用药物就可以清除或修正致病基因,当然是最理想的。基因决定的疾病,致病基因存在于全身每一个细胞中,要用药物去攻击它非常困难。我们首先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有所突破。恶性肿瘤都是基因病,我们可以锁定其关键基因,用“靶向药物”去攻击它,从而阻止恶性肿瘤的生长。这是精准医学的内容,我们将在下一章介绍。

基因编辑技术,就像计算机编程那样,对DNA序列中的特定片段进行剪切、删除、修改、插入、重排,对目标基因进行定向编辑,这是未来治疗基因病的根本方法。实际上,基因编辑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和初步应用了,最成功的例子是把人类的胰岛素基因,编辑到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的基因中,让细菌生产人胰岛素。我们现在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人胰岛素,就是细菌帮我们生产出来的。我们所关心的所谓“转基因”,实际上就是基因编辑技术,或者称为分子杂交技术。但是,过去的基因编辑技术成本高,成功率低,主要在农业畜牧业、医药工业中研究和应用。现在,成本更低,更精确、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我们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可能成为现实:病人躺在治疗台上,基因编辑机器对人体的基因进行扫描、定位、编辑,没有任何痛苦就治愈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