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显性的罕见病遗传基因,隐性的罕见病遗传基因则“潜伏”得更深。病情严重的患者在出生后不久即会死亡。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这样的携带者,子女成为地中海贫血症患者的概率高达1/4。患上地中海贫血症的儿童,会出现长期贫血、发育不良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头颅变大、前额突出、骨折等各种病变,影响正常生活。为什么会有这么高比例的人患地中海贫血呢?......
2023-10-28
完全由基因决定的疾病称为单基因遗传病,此类疾病由特定的基因突变引起。患者的父亲或母亲携带有致病的基因突变,通过父亲的精子或母亲的卵子遗传给子代。目前已确定了数千种由这种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而且每年还不断发现新的病种。尽管单基因遗传病的病种很多,但由于发生率较低,因此总体患病人数所占比例较小。
我们已经知道,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遗传密码就隐藏在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就像组成计算机程序的数码串一样。因此,与遗传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同样存在于核苷酸排列顺序中。
DNA分子由双股核苷酸数码串组成,其中一股来自父亲,另一股来自母亲。人类基因组有大约2.5万个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是由父母各提供一股核苷酸链,合并而成。同一个基因的两股核苷酸链条叫作等位基因。如果两个等位基因都正常,用符号AA表示;如果两个等位基因都有相同的基因突变,表示为aa,此为“纯合子”基因突变;如果两个等位基因中一个正常、一个有基因突变,表示为Aa,此为“杂合子”基因突变。
假如某一个人身上的某一个基因携带遗传疾病,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况:①两股等位基因携带相同的遗传疾病,即aa。当这个人结婚生子,其致病基因一定会传给下一代;②两股等位基因中一个正常,另一个携带遗传疾病,即Aa。当这个人结婚生子,其致病基因有1/2的概率会传给下一代。这是因为精子(或卵子)的DNA链条为单股,可以是A,也可以是a。
有些遗传疾病,只要接受了父母任意一方携带的致病基因就必然发病,这叫作显性遗传。例如Huntington舞蹈症、软骨发育不全、Marfan综合征、多囊肾等疾病。也就是说,来自父母双方的等位基因中,尽管一方为A,只要另一方为a,就会发病。
另外一些遗传疾病,只有来自父母双方的等位基因都携带致病基因(相关基因的突变类型为aa)时才会发病,这叫作隐性遗传。例如镰状细胞贫血、苯丙酮尿症、血色素沉积症、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假如一个人从父母中的一方接受了隐性遗传的致病基因,其相关基因的突变类型为Aa,那么他不会发病,而仅仅是一个致病基因携带者。当这个人结婚以后,如果他的配偶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即突变类型也是Aa,那么他们双方的致病基因就有1/4的概率传给同一个子代,在子代身上表现出遗传疾病。也就是说,他们每生育4个孩子,可能其中有一个会发病,其相关基因的突变类型为aa;而另外三个孩子中,可能有一个是正常人(AA)、两个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图4)。研究证明,近亲结婚大大增加双方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概率,因为近亲婚配的两人,可能从共同祖先继承到同一基因,婚后又可能把同一基因传递给子代。
同样道理,如果婚配者一方为杂合携带者Aa,另一方为正常人AA,他们的后代中1/2为正常(AA),1/2为杂合携带者(Aa),不会出现患者;如果一方为纯合(aa)患者,另一方为杂合(Aa)携带者,他们的后代将出现1/2的患者(aa),1/2的杂合携带者(Aa)。
图4 隐性遗传病杂合子携带者相互婚配图解(www.chuimin.cn)
早在1865年,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Mendel G.J)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了遗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一规律在后来的研究中被反复证明。以上简略介绍的单基因遗传病,其遗传特性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在现代,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每发现一个单基因遗传病,都可以搞清楚致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相关核苷酸序列的改变、与基因编码相关的功能蛋白变异等。因此,对于单基因遗传病,可以用遗传学方法精确诊断。
基因决定的疾病不限于单基因遗传病。有些遗传疾病涉及多个基因,以至于表现为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异常,遗传学上称为染色体病。染色体病对个体的危害往往比单基因遗传病更大,其中最常见的例子是Down综合征,又称为先天愚型。患者第21对染色体为三体畸形,表现为智能低下,呈特征性面容:睑裂斜向上、张口伸舌、低鼻梁。Down综合征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大约每700个新生儿中可能出现一例。
基因决定的疾病发生在受精的过程中,一旦胚胎形成,便无法改变,出生以后也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因此,医学上对基因决定的疾病主要着眼于预防,这也是“优生优育”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可行的方法包括:避免近亲结婚;实施科学的婚前检查和孕前检查;在胚胎早期进行基因检测,一旦确诊遗传疾病则采取终止妊娠的措施等。优生优育的实施不仅涉及医学技术,还涉及医学伦理、计划生育、社会人口学等相关领域,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将会有更多方法用于预防和治疗单基因遗传疾病,目前至少在以下3个方面已经有所突破。
首先,对于携带隐性遗传病的父母,在实施“试管婴儿”的过程中,采用基因分析技术对囊胚进行筛选。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父母双方携带相同的隐性遗传基因,其子代完全正常的概率为1/4。因此,在“试管”条件下,对成功受精的多个囊胚进行筛选,可以挑选出完全正常的囊胚。把正常的囊胚植入母亲的子宫,将发育成正常的胎儿。这方面已经有不少成功地例子。
发明“基因治疗药物”,是第二个思路。如果使用药物就可以清除或修正致病基因,当然是最理想的。基因决定的疾病,致病基因存在于全身每一个细胞中,要用药物去攻击它非常困难。我们首先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有所突破。恶性肿瘤都是基因病,我们可以锁定其关键基因,用“靶向药物”去攻击它,从而阻止恶性肿瘤的生长。这是精准医学的内容,我们将在下一章介绍。
基因编辑技术,就像计算机编程那样,对DNA序列中的特定片段进行剪切、删除、修改、插入、重排,对目标基因进行定向编辑,这是未来治疗基因病的根本方法。实际上,基因编辑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和初步应用了,最成功的例子是把人类的胰岛素基因,编辑到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的基因中,让细菌生产人胰岛素。我们现在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人胰岛素,就是细菌帮我们生产出来的。我们所关心的所谓“转基因”,实际上就是基因编辑技术,或者称为分子杂交技术。但是,过去的基因编辑技术成本高,成功率低,主要在农业、畜牧业、医药工业中研究和应用。现在,成本更低,更精确、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我们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可能成为现实:病人躺在治疗台上,基因编辑机器对人体的基因进行扫描、定位、编辑,没有任何痛苦就治愈了疾病。
有关生命与医学:探讨生命 认识自我 选择健康的文章
相比显性的罕见病遗传基因,隐性的罕见病遗传基因则“潜伏”得更深。病情严重的患者在出生后不久即会死亡。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这样的携带者,子女成为地中海贫血症患者的概率高达1/4。患上地中海贫血症的儿童,会出现长期贫血、发育不良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头颅变大、前额突出、骨折等各种病变,影响正常生活。为什么会有这么高比例的人患地中海贫血呢?......
2023-10-28
遗憾的是,虽然大熊猫以竹为食几自万年,但基因上仍然是食肉动物,也保留了很多食肉目的特征,仍有肉食动物的牙齿、消化道,偶尔也会掏竹鼠、捅鸟窝,还会吃烂肉、腐肉。这是因为DUOX2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甲状腺素的合成减少,体内新陈代谢速率降低。所以,体重90千克的成年大熊猫,代谢水平竟不到同等体重的人的一半。唯有如此,远古的基因才躲过了岁月的销蚀,来到我们面前。......
2023-10-28
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首次提出“演化论”观点,世界上现存的数百万个物种,是从大约30多亿年前的原始生命开始不断演化的结果。中国民间流传着“同姓的人500年前是一家”的说法。他们可以根据毛发、血液等痕迹,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来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因测序技术已经成为打开基因宝藏的金钥匙,帮助我们揭开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生命奥秘。......
2023-10-28
每个人的细胞,都是携带着巨大DNA的数据宝库。不过,目前的DNA取证技术绝非万能。要识别DNA表观遗传差异,并非做不到。如果一切如开篇电影《三块广告牌》中的母亲米尔德里所愿,将全国男人的DNA都抽取一遍,那便和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笔下的《白金数据》一样了。在这本书中,未来政府会建立基因数据库,收集全国人民的DNA数据,通过与犯罪分子留在现场的DNA进行比对,警方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真凶或者受害者的身份。......
2023-10-28
看人先看眼不管是在传统相学中,还是现代交际中,眼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认真观察对方的眼睛和眼神,的确可以看出许多许多东西。“三白眼”就是瞳仁比较小,眼白比较多,瞳仁靠近眼白的一边,它的周围有三个地方出现眼白,这种眼睛被称为是“三白眼”。“三白眼”的人,个性都比较强,而且有的时候强到六亲不认。......
2023-12-02
FBI在经过调查后,拘留了当地一位据称是字画界权威的人。在FBI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的时候,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慌。一番审讯下来,FBI觉得很棘手,于是请来了一位专门研究犯罪心理的前辈,希望他能够打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查出真相。最终,在FBI的审讯下,犯罪嫌疑人承认了犯罪事实,供出了自己作案的过程。......
2023-12-05
群体技术、个体技术、群体伦理、个体伦理,始终是生命科学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过去异想天开,在今天勉为其难,在未来习以为常,尹烨说这就是“技术”。“自在睡觉”是为生命赋能的一个团队。尹烨两年半的坚持,成就了《天方烨谈》这样一个科普品牌,音频节目播放量高达3000万。而这本《生命密码》,不仅是中国本土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也是尹烨本人探索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一本趣味之作。生命是一种积累,而创作和阅读帮助人们积累。......
2023-10-28
研究者们对大象的基因进行了分析,果真发现了问题的关键:一种能起到抑癌作用的基因,名叫TP53。这就需要肿瘤抑制基因,TP53基因正是对付这些损伤的关键。TP53会编码产生一种P53蛋白,负责监控基因的完整性。一旦发现不可救药,TP53就会毫不犹豫地宣判异常细胞的死刑,启动凋亡程序,诱导相应细胞“自杀”,避免发生癌变。正常工作的TP53基因可以将绝大部分癌变扼杀在萌芽之中。此外,大象的血细胞对DNA损伤异常敏感。......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