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构成计算机程序的数码串,还是构成生物细胞基因的分子密码,它们的运行、控制与存储都是物质运动形式。不同的生物种类,拥有不同数量的基因。令人惊讶的是,在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的基因都是由上述4种单核苷酸分子组合而成的。单核苷酸分子紧密排列成链条状的“字母”串,被称为DNA。好在我们的DNA链条并不是展开的,它们有序地折叠、缠绕,成为小小的染色体,隐藏在细胞核中。......
2023-11-03
你可曾想过,你办公桌上的微机、你口袋里的智能手机,它们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在集成电路中有序流动的,由0和1组成的数码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灵魂”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以至于我们人类产生了一种担心:在将来的某一天,计算机会不会超越人类,摆脱人类的控制,通过自我复制和升级,反过来统治人类?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还十分遥远。因为迄今为止,计算机的智能水平与人脑相比还十分落后。
对于生物细胞来说,它的灵魂就是隐藏在染色体中的基因,就是构成基因的DNA分子密码。有一个问题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在地球上,生物物种是如此的丰富多彩,然而所有生物物种的基因都是由上述4种单核苷酸分子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生物,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细菌还是人类,都使用统一的生物信息物质、统一的生命密码系统,都拥有相同的灵魂。如今我们人类很骄傲,我们创造了计算机,为计算机设计了它的灵魂。那么,我们自己的生命密码是谁创造的?换句话说,是谁赋予了地球生命(包括人类)的灵魂?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说法:上帝造物论、外星移民论、生物进化论。众所周知,自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得到广泛认可以来,我们的正统教育或主流教育是以生物进化论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然而,提出上帝造物论、外星移民论的人们,并没有放弃他们的主张。我们在这里只讨论生物进化论对这一现象的解释。
根据生物进化学说,地球生命起源于38亿年前的原始海洋中(我们都知道,如今地球的年龄大约45亿年)。那时候,地球诞生已经数亿年,形成了原始海洋。随着地球环境及原始海洋的演变,在某些区域出现了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海水中形成了含有蛋白质、类脂质等有机物的微粒,进而形成了最初的生物信息物质(或者称为遗传物质)——小分子核糖核酸。海水中的有机物微粒与核糖核酸相结合,便获得了生命的灵魂,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进行编码、控制,进而可以依照自己的模板复制出新的个体。于是,“原始生物”诞生了。(www.chuimin.cn)
目前的证据表明,从距今38亿年到距今15亿年,在长达20多亿年的漫长历史中,原始生物是地球生命的唯一存在形式。我们现在所说的生命,除病毒以外,都是以“细胞”为基本物质结构。而原始生物并未达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水平,它们没有细胞膜,更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它们只是一团由蛋白质、类脂质、少量的核糖核酸等有机物质组成的颗粒。但它们已经是一种生命形式,因为它们能以适当的方式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获取能量;它们拥有生命的灵魂——由少量核糖核酸构成的生物信息链条,从而能对自己的结构和行为进行编码;它们能以自身为模板复制出新的个体,并具有对自身结构和行为进行改造的能力(进化)。根据原始生物获取能量的方式,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能通过光合作用获取碳原子,属于自养生物;另一类能从甲烷、硫等物质中获取能量,属于异养生物。
原始生物既然有了生物信息物质、有了生物密码这个“灵魂”,便具备了进化的能力。在长期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它们不断对自己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改造,不断地“优胜劣汰”,并且用生命密码记录下来,传递给下一代。经过数亿年的进化,它们当中的佼佼者为自己构建了外膜,把自身与环境分离开来。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使生物个体有了自己的私密空间,既可以阻挡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侵袭,又可以选择性的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这个阶段的生命个体虽然有了外膜,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细胞核及细胞器,生物学家称它们为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有了外膜、有了私密空间,更有利于对自身内部结构进行分工、优化和改造。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到距今15亿年至11亿年这个阶段,出现了拥有完整细胞壁和细胞核的真核生物。虽然早期的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但它们的生命活动更为复杂,拥有更长的生命密码链条,形成了完整的DNA序列,并且把自己的生命密码整合到细胞核中。这个时代的单细胞生物,与当代绚丽多彩的生物细胞相比,已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复杂程度和功能大小上有高低之分。生物进化论认为,后来出现的由多细胞构成的植物和动物,以至于人类,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逐步进化而来,这一进化过程可追溯到距今5亿年前。这样来解释为什么地球生命使用统一的密码系统,看上去是合理的。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推翻生物进化论。
有关生命与医学:探讨生命 认识自我 选择健康的文章
无论是构成计算机程序的数码串,还是构成生物细胞基因的分子密码,它们的运行、控制与存储都是物质运动形式。不同的生物种类,拥有不同数量的基因。令人惊讶的是,在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的基因都是由上述4种单核苷酸分子组合而成的。单核苷酸分子紧密排列成链条状的“字母”串,被称为DNA。好在我们的DNA链条并不是展开的,它们有序地折叠、缠绕,成为小小的染色体,隐藏在细胞核中。......
2023-11-03
核酸以自身的DNA链条对生命活动进行信息编码,而形形色色的蛋白质分子是生命活动的具体执行者。这种关系体现在核酸与蛋白质这两种生物大分子的主导作用,两者相互依存,通过信息编码、信息转换、信息表达、物理化学反应,实现生命活动的全部内容。研究生命现象,核心问题是研究核酸与蛋白质及其相互关系。......
2023-11-03
对于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方波)。①单极性归零码:以无电压表示数字“0”,以恒定的正电压表示数字“1”。局域网中的数据通信常使用自同步码,典型代表是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2023-10-22
行为是生命的特征,而生命由躯体和灵魂所组成。灵魂是生命组成的无形因素,属于行为学研究的范畴。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行为的特征,也就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个性。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就称这些行为的共同特征为这个民族的民族性和这个国家的国民性。由此可见,灵魂和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两大要素。而一切行为的后果是,或者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或者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又或者兼而有之;不能适应者则会被环境所淘汰。......
2023-11-01
人体是一个庞大的生物有机体,由数十万亿个细胞构建而成,必须拥有高效、精确的信息传递机制,才能保持协调统一。人体内的生物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国家,那么,神经系统相当于电信,内分泌系统相当于邮政,二者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统称为内分泌系统。......
2023-11-03
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和提高传输速度,图像压缩编码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技术之一。表5.1图像数据量数据压缩可分成两种类型: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无损压缩是指使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无损压缩用于要求重构信号与原始信号完全一致的场合,例如行程长度编码、哈夫曼编码等。表5.2列出了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所采用的压缩编码方法。......
2023-10-22
电子文档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员,了解信息生命周期理论有助于跳出档案管理甚至文件管理的圈子,用信息资源管理更为宏观的理念,处理电子文档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2023-12-01
编码是将数据表示成适当的信号形式,以便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数据编码是指二进制数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所釆用的编码方式,即如何表示0、如何表示1。表示二进制数字的码元的形式不同,便产生出不同的编码方案,如图1-23所示为数据编码示意图。对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常用的是脉冲编码调制技术。在发送端通过PCM编码器将语音数据变换为数字化的语音信号,通过通信信道传送到接收方,接收方再通过PCM解码器还原成模拟语音信号。......
2023-1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