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信息编码的物质基础:生命与医学的探讨

信息编码的物质基础:生命与医学的探讨

【摘要】:无论是构成计算机程序的数码串,还是构成生物细胞基因的分子密码,它们的运行、控制与存储都是物质运动形式。不同的生物种类,拥有不同数量的基因。令人惊讶的是,在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的基因都是由上述4种单核苷酸分子组合而成的。单核苷酸分子紧密排列成链条状的“字母”串,被称为DNA。好在我们的DNA链条并不是展开的,它们有序地折叠、缠绕,成为小小的染色体,隐藏在细胞核中。

无论是构成计算机程序的数码串,还是构成生物细胞基因的分子密码,它们的运行、控制与存储都是物质运动形式。计算机程序中的0和1,通过电流在半导体中的开通与关闭来表达;基因中的三联密码,则是通过核苷酸分子的化学反应来表达。

人类创造了计算机。最初,计算机很大、很笨,因为那时候用“电子管”来控制电路的开、闭功能,从而形成由0和1组成的数码串。电子管像小灯泡那么大,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见过。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叫ENIAC,于1946年诞生,使用了18 800个电子管,体重30多吨,占地170平方米,而且只能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后来有了晶体管,能够在较小的空间里做成密集的电路,使计算机的体积缩小、功能增强。再后来,发明了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特殊的工艺在小小的半导体硅片上做出复杂的电路。于是,计算机做得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可以进入每个家庭,以至于人手一个智能手机,揣在衣兜里随时使用。而计算机的控制和指挥系统,或者被称为软件,就隐藏在它们体内小小的“芯片”里。

相比之下,生物细胞的控制和指挥系统,被称为基因,其体积从一开始就很小、很精致。它们以“染色体”的形式隐藏在细胞核中。我们人类的细胞核中隐藏着23对染色体,如果拿计算机来打比喻,这就是我们的“芯片”。这个芯片有多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细胞核的直径大约3微米(对比:头发丝的直径为100~200微米),23对染色体可以宽松地住在细胞核内,可见生物细胞的“芯片”比计算机的“芯片”还要小得多。

不同的生物种类,拥有不同数量的基因。比如,人类的细胞中拥有大约2.5万个基因,蚯蚓的细胞中大约有2万个基因,果蝇的细胞中大约有1万个基因。每一个基因都相当于计算机的一个操作程序或应用程序。令人惊讶的是,在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的基因都是由上述4种单核苷酸分子组合而成的。单核苷酸分子紧密排列成链条状的“字母”串,被称为DNA。每一个基因都是一段长长的DNA链条,由数千个单核苷酸分子组成,隐含着海量的生命密码。这些DNA链条都是双股(只有精细胞和卵细胞的DNA是单股),其中每一对单核苷酸分子都是严格的“互补配对”。每一对DNA分子被称为一个碱基对(bp),DNA的长度就是以多少个bp来计算的,如1 000bp=1kbp,1 000kbp=1Mbp。这是不是有点像使用kb、Mb、Gb来表示计算机程序的大小?(www.chuimin.cn)

DNA链条呈双螺旋结构,它的长度是多少?以我们人类细胞中的DNA为例,如果全部展开,有1.5米长!细胞核的直径只有数微米,哪能装得下长达1.5米的链条?好在我们的DNA链条并不是展开的,它们有序地折叠、缠绕,成为小小的染色体,隐藏在细胞核中。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生物细胞会根据需要,精确而有序地展开某一段DNA链条,让其中隐含的基因密码得以复制、转录、翻译,从而发挥作用,这叫作“基因表达”。就像计算机芯片中保存着众多的程序,当需要完成某项任务时,相应的程序被激活,而其他无关的程序处于待命状态。图2为DNA双螺旋结构模式图。

图2 DNA双螺旋结构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