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玻璃芯片广泛应用几年后,出现了聚合物基芯片,种类繁多的聚合物为选择具有特定性能的合适芯片材料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与无机材料相比,聚合物易于获得,且价格便宜,因此目前已成为最常用的微芯片材料。......
2023-11-03
空间生命科学中与生物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方面:
(1)生物医学与生理学研究,主要研究空间环境对人和动物的影响。
(2)生物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生命支持领域和原位资源的利用。
(3)行星保护研究。
(4)天体生物学研究,主要是研究生物体暴露于空间环境下的反应。
上述研究都不可避免地涉及空间生命科学载荷仪器。载荷仪器必须通过严格的设计,在符合太空安全规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满足合理的科学性。在空间真空、高低温、微重力、振动和宇宙辐射等特殊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载荷仪器在体积、质量、集成化、自动化、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需要比地面仪器更严格的设计[11,12]。现场分析仪器已经在即时检测(POCT)和有限资源环境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仪器可以对少量样品进行临床化学分析,并在几分钟内提供半定量(或定量)结果,而对于这些仪器的空间应用,则需要更严格的设计,以满足空间环境的特定要求。
(1)由于空间搭载载荷能力的有限和舱体的资源有限,就需要将仪器在质量、体积、功耗和存储条件等方面最优化,符合这些条件的地面仪器往往还需要配套的辅助设施(如泵、磁场、电场和光等相关设施),因此在空间环境下的现场分析仪器通常需要实现小型化和集成化。(www.chuimin.cn)
(2)可重复性。在空间环境下,对仪器的可重复性设计还需考虑到样品残留的风险性、仪器分析性能的有效性和仪器重新激活所需的资源,利用固体微粒的可重复利用性并结合生物分子开关的可逆结合,可能是空间环境下生物重复分析的有效手段。
(3)微重力环境适应性。仪器中涉及的生化反应应该尽量避免受微重力环境的影响。同时,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重力效应可以忽略不计,而表面张力、毛细作用力和黏性力等作用力会变得更为重要。
(4)长期太空任务下,生物样品的长保质期要求。在长期太空任务下(尤其是深空探测任务),生物样品会受到宇宙辐射的影响。
因此,空间站中空间环境的强制约与生物实验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使得科学载荷的在轨生物实验能力严重受限,即便运行了20年的国际空间站也只有少量“在轨离线”分析测试能力,其主要采用的是“搭载-返回-分析”模式。目前有一些潜在的空间生物分析仪器,但各有不足。例如,庞大的生化分析仪不适合有限的空间;电化学装置涉及消耗品的冷藏和电极的耗损;免疫实验涉及显微镜和大量试剂消耗;有些操作复杂的仪器难以在空间环境下被有效使用。随着近年来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发展,包括航空航天医学在内的许多领域都对该技术投入了极大关注,微流控芯片技术被美国NASA誉为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的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邓玉林课题组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生物医学效应与空间生物科学实验技术研究,研发了一种基于NOA81光胶的PCR微芯片,能够实现微腔室内的PCR稳定扩增。该芯片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耐高低温和生物相容性,已成功应用于“神舟八号”科学载荷(微流控芯片基因扩增装置)中[13]。2016年,“长征七号”首飞,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制的微生物细胞搭载实验装置成功搭载,该项目重点研究了微生物细胞在空间环境下的增殖和变异;2017年,自主研发了一种“空间环境下PCR反应DNA错配规律研究科学载荷”微型微流控PCR仪,已成功应用于国际空间站以研究空间环境下的分子进化规律,该实验也是国际空间站上的首个中国空间科学载荷[14]。
2017年,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制的“微流控芯片细胞共培养和分析”随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搭载升空,在为期两周的在轨实验中,该载荷在地面飞控干预下自主完成了多细胞、多腔室细胞共培养和在轨在线分析检测任务,探索了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神经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等新现象;研究中,观察了细胞的生长状态及神经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检测了微量细胞因子。该项目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攻克了10天以上空间细胞长时间培养技术[15]。
有关微流控芯片技术与建模分析的文章
在硅/玻璃芯片广泛应用几年后,出现了聚合物基芯片,种类繁多的聚合物为选择具有特定性能的合适芯片材料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与无机材料相比,聚合物易于获得,且价格便宜,因此目前已成为最常用的微芯片材料。......
2023-11-03
使用微液滴芯片可能胜任的挑战不仅在于分析单细胞,还包括高通量实现数千个独立单细胞的并行分析,这也是液滴微流控芯片非常适合的一项工作。液滴微流控系统也为核酸扩增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此外,液滴微流控芯片平台也应用于功能性生物材料的合成,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使用液滴模板的水凝胶被用于包裹细胞、酶、DNA,甚至微生物。......
2023-11-03
根据笔者的经历和感受,给出一套学习LBM的策略,供大家参考。从笔者学习LBM的经历来看,一边看文献,一边读程序,两者相互对照可显著提高学习效率。LBM方法涉及广泛的理工科学科领域,随着近年来的应用扩展,出现了一批活跃的QQ群、微信群。在LBM学习中,流体中文网的LBM模块、Palabos的论坛等,有很多可供学习的问题和解答。......
2023-11-03
偏微分方程起源于微积分理论形成后不久。在整个18世纪,对偏微分方程的研究都处于不自觉的状态。至此,人们逐渐归纳清楚了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类型。法国数学家阿达马在20世纪初建立了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适定性的概念,被誉为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总结者。随着20世纪末之后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应用,典型的例子是有限元法。......
2023-11-03
偏微分方程的解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解析解法和数值解法。其中,有限差分法、有限体积法和有限元法是三种发展成熟并广泛应用的偏微分方程(组)数值解法。所求出的差分方程组的解,就是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数值近似解。因此,在某种程度上LBM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方法。......
2023-11-03
HPP模型能够满足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被公认为是第一个格子气自动机模型,为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模型中格子具有很好的对称性,很大程度上弥补了HPP模型的缺陷,基于FHP模型可以推导出Navier-Stokes方程,开创了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的新局面。......
2023-11-03
目前,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疾病诊断、航空航天、运动竞技、石油化工、司法鉴定、环境检测、食品安全、药物筛选等。微流控芯片实验具有样本需求少、实验设备轻便的优点,因而在此领域备受重视。微流控芯片在生物样品检测方面具有样品需求少、处理通量高、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这使其在兴奋剂检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2023-11-03
药物筛选和新药研发需要分析大量候选药物的活性成分、代谢、毒性等,而微流控芯片因其可以模拟体内环境,以及高通量、自动化、快速的特点可用于药物的筛选。细胞水平的药物测试是判定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已有报道将微流控芯片与质谱联用,整合细胞培养、器官或组织芯片、代谢物采集、样品预处理和检测等单元进行药物代谢研究,集成化的微流控芯片也可同时进行高通量细胞毒性筛选和代谢物的在线监测。......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