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9试验结果表3.10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结果表3.11方差分析表据表3.9~表3.11分析可知,在实验设计范围内,正交试验中显著影响产物性能的参数是氯磺酸与HEC的摩尔比,而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影响不显著,因此固定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10℃,改变氯磺酸与HEC的摩尔比研究产物SHEC的性能。因此将摩尔比设定为1.0,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10℃作为制备磺化羟乙基纤维素的最佳条件。......
2025-09-30
一般认为,减水剂发挥分散作用的基础是水泥颗粒表面对减水剂的吸附。减水剂的吸附改变了水泥分散体系固—液界面的性质(电荷分布、空间位阻等),使水泥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分散性质。减水剂在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吸附层厚度、吸附类型等对颗粒的分散作用及分散稳定性都有重要的影响。减水剂分子结构不同,吸附特性也不相同。研究不同减水剂的吸附特性,有助于深入了解减水剂作用机理,明确减水剂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为高性能减水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正确的指导。
对稀溶液而言,固—液分散体系中固体粒子对溶质的吸附等温线大体分为S、L、H、C四大类,L型被认为是单分层吸附。作为水泥分散剂的高效减水剂大多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它们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呈现朗格缪尔(Langmuir)型。朗格缪尔型吸附等温线可以用朗格缪尔方程来描述。
其直线式为:
式中:Γ为吸附量(mg/g);Γ∞为极限吸附量(mg/g);c为平衡浓度(g/L);k为常数,与吸附热有关。
可根据直线式,用c/Γ—c作图可得到一直线,求出直线的截距和斜率,可以得到极限吸附量Γ∞和常数K的具体数值。本文采用COD法测定减水剂在水泥颗粒的吸附量,在吸附平衡条件下计算饱和吸附量。
图4.15是P.Ⅱ52.5R水泥对SNF与SMHE的等温吸附曲线。从图4.15中可见,在较低掺量下,水泥颗粒对减水剂的吸附量均随减水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减水剂份数增加到一定程度(SNF浓度为10g/L),吸附量不再随减水剂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加,此时减水剂达到吸附平衡。水泥颗粒对两种减水剂吸附量的差异比较明显,相近掺量下,SMHE的吸附量明显大于SNF的吸附量,这种情况的出现与SMHE和SNF的分子结构差异有关。SMHE的分子结构如图4.16所示,既有支链树枝状分子,也有直链分子,因此吸附形态与SNF相差较大。有研究表明,SNF分子是“平躺”吸附状态,而淀粉衍生物可能是立体吸附。
图4.15 SNF和SMHE的等温吸附(https://www.chuimin.cn)
图4.16 SMHE的分子结构
图4.17 SMHE和SNF极限吸附量的计算
图4.17是SMHE和SNF等温吸附的直线式,经过线性回归可计算出SNF的极限吸附量为11.23mg/g,SMHE的极限吸附量是9.73mg/g。
图4.18是SBC在水泥颗粒上的等温吸附。由图可见,SBC在水泥颗粒上的吸附是Langmuir型吸附。三种SBC的吸附量均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当平衡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增加趋势变缓。图4.19是SBC等温吸附的直线式,同样经过将c/Γ—c线性回归处理,可计算出不同结构参数的SBC的极限吸附量。SBC8的极限吸附量约为4.66mg/g,SBC6的极限吸附量约为5.33mg/g,SBC7的极限吸附量约为5.49mg/g。
图4.18 SBC的等温吸附
图4.19 SBC极限吸附量计算
相关文章
表3.9试验结果表3.10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结果表3.11方差分析表据表3.9~表3.11分析可知,在实验设计范围内,正交试验中显著影响产物性能的参数是氯磺酸与HEC的摩尔比,而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影响不显著,因此固定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10℃,改变氯磺酸与HEC的摩尔比研究产物SHEC的性能。因此将摩尔比设定为1.0,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10℃作为制备磺化羟乙基纤维素的最佳条件。......
2025-09-30
SBC取代度的测定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SBC中硫元素含量,通过数学计算得到磺酸丁基的取代度。SHEC取代度测定方法原理同。SMHE取代度测定对于变性淀粉SMHE,由于特征基团为顺丁烯酸盐,同样由C、H、O组成,不能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特征元素,因此采用Wurzberg提出的化学滴定方法直接测定其取代度。......
2025-09-30
吸附的结果是使水泥粒子表面双电层发生变化,ζ电位绝对值显著增加,且随着外加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与减水剂种类有关。掺加SNF的水泥颗粒ζ电位绝对值均高于掺加SBC的值。文中两种水泥的熟料成分相差很大,必然导致其表面ζ电位的差异。从图4.7可见,掺加减水剂SNF的水泥颗粒表面ζ电位值随时间延长降低明显,从初始值-35.2mV降低到120min时的-18mV。说明SBC在ζ电位保持性方面优于SNF,这一结果与水泥净浆流动度保持性结果相吻合。......
2025-09-30
物理改性纤维素物理改性主要是采用特殊加工的手段改变其物理形貌,达到改性的目的。经酸水解后不溶于水的生成物被称为水解纤维素。这个过程连续进行下去会引起纤维素分子链的逐次断裂。③纤维素醚化反应:纤维素醚是天然纤维素经化学改性得到的纤维素衍生物,是工业上重要的水溶性聚合物之一,其种类繁多,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应用。上述纤维素醚化两种反应机理基本上解决了纤维素单一醚、混合醚的合成问题。......
2025-09-30
砂浆制备及性能测试按GB/T 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进行。混凝土实验方法参照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其他性能测试混凝土配合比为C:S:G=1:1.09:2.53,用水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按式和式计算泌水率。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3~4h,以后每隔0.5h或1h测定一次,在临近初、终凝时,缩短测定间隔时间。......
2025-09-30
水溶性纤维素醚水溶液的浓度、环境温度、体系pH值、添加剂的化学性质及搅拌速率都会影响其溶液凝胶温度和黏度,特别是水泥制品都是碱性环境的无机盐溶液,通常会降低纤维素衍生物水溶液的凝胶温度和黏度,给使用带来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的分子量对水泥复合材料的强度有明显影响,随分子量的提高,相同掺量下复合材料的强度呈下降趋势,且随掺量的增加,缓凝现象逐渐严重。......
2025-09-30
SBC的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是表征有机物分子结构的重要方法。对于SBC的FT—IR谱图,不论取代度大小,均反映出相同吸收谱带位置。图3.10自动检测SBC的GPC谱图SBC的表观形貌从图3.11中可见,原材料棉纤维素保持良好的纤维形态。图3.13是产物SBC的SEM图,与LODP纤维素相比,外观形态变得更加密实,这与一部分纤维素表面的羟基被醚化转变成丁磺酸基有关,因此改变了其原有形貌。......
2025-09-30
纤维素分子链上每个脱水葡萄糖单元上均有3个活泼羟基,可发生一系列与羟基有关的化学反应。与纤维素相比,淀粉分子主要是α-(1,4)-D-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与纤维素分子结构不同的是,淀粉分子既有直链结构,又有支链结构,其结构如图1.4所示。图1.4淀粉的分子结构......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