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张小夫《北海咏叹》:中国器乐创作研究成果总结

张小夫《北海咏叹》:中国器乐创作研究成果总结

【摘要】:作品的第三乐章《北海咏叹》作为独立的音乐会作品被收入他的电子音乐作品专辑CD,并首演于1999年北京电子音乐周。作曲家对语言化人声独具匠心的安排,使《北海咏叹》在文化层面的阐释上获得了成功的展现。从结构方面分析,扎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合现代的音乐语言进行音乐创作,成为《北海咏叹》的显著特征。《北海咏叹》属于一个带引子和尾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

《北海咏叹》是作曲家张小夫于1997年为北京“北海辉煌之夜”环境音乐会而作的三乐章电子幻想音诗,其中第一乐章《北海晚钟》为高胡、曲笛与电子音乐而作;第二乐章《荡起双桨》为童声合唱、混声合唱与电子音乐而作;第三乐章《北海咏叹》为京胡、京韵人声与电子音乐而作。全曲时长为38分钟。作品运用高科技的手段使今天的北海白塔等中国古代建筑在保持其原有面貌的基础上,借助光与影的交错变换,在星星点点的黑色幕布中再次以动感的青春气息展现它不平凡的风采。作品的第三乐章《北海咏叹》作为独立的音乐会作品被收入他的电子音乐作品专辑CD,并首演于1999年北京电子音乐周。

《北海咏叹》没有将创作的眼光仅仅局限在“北海公园”这一特定的文化景观中,各物质材料的使用更不是仅仅为了配器上的色彩对比,而是用心良苦地用一个极具风格化的音乐作品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抽象化、浓缩化地包容起来,并在音乐的瞬间流淌中艺术化地传达出某些若干具体的精神意象。

从人声的运用方面分析,作为一部电子音乐作品,有目的地引用人声(当然这里的“人声”不同于传统音乐中的歌唱,这里指的是人声念白和道士念经)并使之成为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显然已与传统音乐不可同语。非歌唱性的人声在音乐中的使用有力地拓宽了原来的创作素材,它不再单纯注重音乐部分的旋律,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语音本身,或是生活的,或是随意的。

作曲家对语言化人声独具匠心的安排,使《北海咏叹》在文化层面的阐释上获得了成功的展现。而成功之道就是依靠电子音乐这一载体形式,把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文化符号——《三字经》《百家姓》、道士念经、京剧念(韵)白有条不紊地载入其中,这是电子音乐的优势,而这恰恰又是传统音乐无法比拟的。《北海咏叹》中有稚嫩的童声、道观中道士们的念经声、京剧中艺术化的青衣念白,作曲家将这三种语言化的人声合理地安排到音乐的各个部分,并赋予它们特定的文化含义。

1.每一个中国人在牙牙学语时都读过《三字经》和《百家姓》,作曲家将《三字经》和《百家姓》作为文化符号放在作品的一头一尾用稚嫩的童声朗朗念出,既有程式上的首尾呼应,又蕴含着文化上的无穷含义。

2.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两家为代表,这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积淀后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音乐不只是要在精神上给现代人一种抽象的传达,而是要给人们一种具体的文化暗示。当人们在聆听这美好的音乐时,作曲家希望人们在这些古老的文化符号面前能有所思、所想。

3.京剧念(韵)白在京剧艺术中有着非常独特的艺术表现特色。中国汉语中的每一个读音都要经历“从字头到字尾”的、声调高低轻重的和音色的变换过程,这也使得京剧念白特别注意对每个音的独立加工。由于戏剧表演的需要,京剧念白的语气性和音乐性被大大夸张,声调变得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因此念(韵)白也就更具备了音乐的特质。这一特色通过作品展开部最后段落中京韵人声的“咏叹”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www.chuimin.cn)

从配器方面分析,作曲家选择了代表宫廷音乐的管钟。用管钟为《三字经》和《百家姓》伴奏,意在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古”,音乐的第一声就让人感受到地道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为了表现京派文化的地域特征,作曲家选用了京剧音乐中的主奏乐器——京胡,音乐表现出浓郁的京韵风情;除了以上提到的管钟和京胡两种特色中国传统乐器以外,作曲家还用特殊的电子音乐制作手段完成了一个常规乐器无法完成的集厚度、广度于一身的特殊音色(低音和声),再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的浩瀚无边和博大精深。

从结构方面分析,扎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合现代的音乐语言进行音乐创作,成为《北海咏叹》的显著特征。《北海咏叹》属于一个带引子和尾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A部以三部结构发展而成,B部则以变奏手法完成,A1部没有完整地再现 A部,而是直接让京胡进入其加花演奏部分,并在配器上把声部加厚,使 A1部的主题变得更加浓烈,情绪更为复杂。《三字经》和《百家姓》是作品中重点引用的特殊材料,它们的出现并不是传统音乐简单的引入和收束,而是在声音材料上做了有意识的再现。如果从配器手段和主题陈述以及主题收束三方面来说,它们都具备了相对的完整性。那么整个作品就可以划分为“集中对称”式的五部分。五个部分以作为一个大的发展部形式出现的“B部”为“轴”而呈现出前后呼应、对称平衡的总体布局。这种打破传统再现原则的曲式布局体现了一个现代作曲家在挣脱了传统“原则”的束缚以后,在面对新时代、新思想的状况下体现出的新的音乐理念。

作品中有两个音乐主题,所有的音乐都围绕着这两个主题发展,形成若干变体。第一主题是京剧音乐中的动机化主题,它直接采用了西皮中最有特性的音调,并在各个调性上做移调重复或变化重复。作品中最早出现在引子中由管钟演奏的主题即是这个动机式主题的变体,不同之处是在这里根据音乐的要求把速度放慢,又在配器上与后面出现的由京胡演奏的主题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这个主题几乎从头到尾贯穿于作品的各个部分,甚至另一个主题也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主题是以京剧中的西皮慢板为素材进行创作的,它节奏宽广、气息柔长、深沉有力,在创作手段上借鉴了民族音乐的创作手法,在正式主题出现以前,先给了一句小前奏,巧妙地将真正的主题导引出来。主题的呈示使用了三个不同的小段,一层一层地将主题铺展开来,并达到一个小高潮。

从技术理念方面看,《北海咏叹》不是一部纯粹的电子音乐作品,它打破了一般意义上学术性电子音乐和应用性电子音乐的界限,综合性地运用和发挥了MIDI技术和音频技术两个方面的优势,既融入了学术性电子音乐的音频表现特点和技术优势,又保持了音乐的可听性和表现深度。从音乐理念方面看,《北海咏叹》借鉴和发展了早期电子音乐——“具体音乐”的音乐理念。一方面,直接使用真实、具体的语言作为音乐材料进行创作,并使之成为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具体音乐”,既没有把噪音作为音乐表现的基本材料,同时被选用的声音材料均具有“语言”功能之外的文化符号意义和音乐的表现力,这些声音不仅以其本质的形态存在于作品的各个部分,更重要的是以电子音乐独特的技术优势使之有效地展开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表现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于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