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当代中国多媒体电子音乐作品,获德国奖学金

当代中国多媒体电子音乐作品,获德国奖学金

【摘要】:《废都》是青年作曲家于祥国于2005年为电子音乐和数字影像而作的多媒体电子音乐作品,在2005年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首演,并获得德国西南广播电视台颁发的奖学金。《废都》是对当下现实的批判和对周遭人群生存境况的关注,它的创作灵感源于法国作曲家吕克·费拉里的作品《几乎没有》对当下生存状态的批判,只是作品借助了费拉里的时代所没有的数字影像技术罢了。生活不会因为《废都》有所改变,它仍将一如既往地前行。

《废都》是青年作曲家于祥国于2005年为电子音乐和数字影像而作的多媒体电子音乐作品,在2005年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首演,并获得德国西南广播电视台(SWR)颁发的奖学金

《废都》是对当下现实的批判和对周遭人群生存境况的关注,它的创作灵感源于法国作曲家吕克·费拉里的作品《几乎没有》对当下生存状态的批判,只是作品借助了费拉里的时代所没有的数字影像技术罢了。

于祥国常漫步在北京的街头,看到那些处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衣衫褴褛的乞讨者、散发小广告的农村妇女、大批的失学儿童、神情麻木的民工等,他们似乎与这个繁华的都市极不相称……于是,作曲家用手中的DV记录下了他所看到的一切。当一个个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物和他们身后不相符合的背景进入同一个DV镜头时,作曲家“内心深处涌现出一丝隐隐的悲凉”。

作品的声音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撕报纸、摇铃铛、人群窃窃私语,还有开始录制时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呐喊。作品的视频材料部分,主要分三类:一类是代表边缘人群的都市失学儿童和民工;一类是繁华的都市建筑和夜晚中的车流;一类是笼中鸟。最后的镜头是将都市建筑、车流和笼中鸟叠化在一起,隐喻人们整天疲于奔命的生活就如同笼中鸟一样麻木,只知道个人世界的快乐,而不关注他的“笼子”之外的生活。(www.chuimin.cn)

在作品的开头,屏幕上打出了一排字幕:苍穹之下,两个世界,这是人间的两重天。数字,令人麻醉的毒药,困沌,如笼中之鸟。在作品的最后,又出现了一排字幕:生活,仍一如既往……这是表示自己的无奈。因为我们固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批判和关注这个社会,却无力改变这个社会的现实境况,这是内心深处一种极为孤独和无助的感受。生活不会因为《废都》有所改变,它仍将一如既往地前行。

(于祥国、徐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