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是于1995年巴黎秋季艺术节上受瑞士Contrechamps室内乐团委约而创作的。这一段中,由各个乐器奏出的长音线条组成的混合音色,被竖琴、钢琴、吉他以及部分打击乐器奏出的单个的“点”状音响多次打断。在这里,“点”状材料大多集中在高音区,而低音区多是长音线条的材料。在多层次的线条叠合中形成的混合音色,并在其中隐隐散落着片段的旋律以及“点”状的敲击音响。而敲击的点状音响,则作为主要音响材料之一,始终出现在作品当中。......
2023-11-03
《太一》是作曲家许舒亚于1993年为长笛和电子音乐而创作的现代电子音乐作品,该作品曾获得法国第21届Bourges 国际电子音乐作曲大赛二等奖,以及意大利第15届吕齐·卢索罗国际电子音乐大奖。作品长度为14分30秒。
在谈及《太一》这部作品时,作曲家本人曾经说过:“出国十几年,耳闻目睹和吸收的都是西方现代艺术,但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作曲家,创作上重要的一点,我认为还是表现自己的文化底蕴,体现出自己接受的文化教育背景。”因此,在这部作品的声音选材上,作曲家采用了西方的乐器长笛与采样的中国传统乐器箫的声音作为整部作品创作的主要元素,运用电子音乐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箫的声音做了丰富的处理、变化,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这两种不同时期、不同艺术风格的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整部作品的声音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带有固定音高的乐器类(长笛),以及电子音乐类的声音。其中电子音乐类的声音又分为具有明确音高的电子声音(如采样的箫的声音)、不具有明确音高的电子声音(打击乐的声音),以及噪音类的电子声音。作曲家将这些丰富的声音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一方面在音乐上展现了电子音乐时而刚烈,时而柔美、委婉的音乐形象;一方面在美学上也表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音乐的完美融合。
整个作品的结构大致可以分成七个小段落,作曲家以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了现代电子音乐与长笛极具魅力的声音特点,以下是各个段落的分析。
1.(0'00'' —2'45'')由长笛作为全曲的开始,随之出现了带有音高、具有和声性的电子声音,以及环绕式的噪音类的电子声音,并伴有打击乐。这一部分的音乐创作手段主要以陈述为主,一声强劲有力的打击乐将第二部分引入。
2.(2'45'' —4'23'')这部分的音乐主要以长笛为主,展现了长笛丰富的演奏技巧。而电子音乐的声音则选择了环绕式循环上升的声音,从创作手段上分析,这部分的电子音乐似乎在给长笛充当伴奏的角色,电子音乐的声音作为长笛的衬托,在节奏、强弱等方面与长笛时时呼应,使音乐有了长线条的发展。随着电子的噪音渐渐隐去,音乐进入下一个部分。
3.(4'23'' —6'29'')这一部分突出了节奏的重要,在声音选材方面长笛的声音与采样箫的声音相互呼应,长笛的节奏变化十分丰富,并伴有打击乐的配合,随着节奏的加快也将整个作品推向一个小的高潮 。(www.chuimin.cn)
4.(6'29'' —8'45'')随着高潮的退去,音乐慢慢趋于平静。在这段音乐当中体现了电子音乐中采样箫与长笛的完美融合,箫的声音采样具有明确的音高与长笛长线条的声音形成了和声的感觉。虽然这一部分的音乐趋于平缓,但这种静中有动的音乐感觉也为后面的高潮做了铺垫 。
5.( 8'45'' —10'14'')这部分音乐以颗粒性“点”状的声音材料为主,9' 00''时电子音乐的声音出现了语言类的声音,似乎在向听者诉说着什么,这个经过变形的电子声音与长笛相互推进,将作品推向又一个高潮。
6.(10'14'' —11'48'')整段音乐变成长大的线条,音乐的语言也从强而有力慢慢地转变到弱而细腻 。
7.( 11'48'' —14'30'')当音乐一片寂静时,长笛再次出现,吹奏出了委婉动听的旋律,似乎在和第一段的音乐相互呼应。慢慢地,电子的声音作为背景也随之远去,而就在大家都以为音乐已经结束的时候,打击乐以强有力的声音出现,与尖锐而弱的长笛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声音力量的极大反差,体现了现代电子音乐所具有的爆发力和丰富表现力的音响特点。而在作品的最后,音乐上的大起大落,也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太一》这部作品从中国古代易经文化的精髓中汲取营养,运用明确的、具有中国韵味的电子音乐语言与西方乐器长笛完美地结合,是具有东方意识的音乐作品在20世纪发展进程中一个成功的范例。音乐不同于科研,音乐的重要价值和功能在于能够与观众交流,产生心灵的互动;音乐的终极目的是体现在审美层面和精神层面给人以感动和震撼。《太一》让我们感受到了两种不同文化的熏陶与交互,感受到了现代美与古典美的结合,特别是现代电子音乐作为新技术和新观念的崭新平台,更是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界限,创造出新的艺术语言,为21世纪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刘寰、张小夫)
有关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卷)作品评介汇编的文章
《散》是于1995年巴黎秋季艺术节上受瑞士Contrechamps室内乐团委约而创作的。这一段中,由各个乐器奏出的长音线条组成的混合音色,被竖琴、钢琴、吉他以及部分打击乐器奏出的单个的“点”状音响多次打断。在这里,“点”状材料大多集中在高音区,而低音区多是长音线条的材料。在多层次的线条叠合中形成的混合音色,并在其中隐隐散落着片段的旋律以及“点”状的敲击音响。而敲击的点状音响,则作为主要音响材料之一,始终出现在作品当中。......
2023-11-03
《色彩进行》是作曲家金平于2005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为计算机和音响装置而创作的现代电子音乐作品,同年首演于美国的波士顿。《色彩进行》在2006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上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色彩进行》通过Max程序设计,将音乐与色彩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听觉与视觉同时感受艺术作品带来的多重刺激,表现了新媒体艺术所特有的魅力和感染力,是计算机音乐技术与中国音乐文化相结合的尝试。......
2023-11-03
《飞鹄行》是旅美作曲家陈远林于1995年根据中国汉代同名古诗《飞鹄行》为女高音、单簧管、小提琴及电子数字处理系统而作的电子音乐作品,作品长度为12分钟。陈远林在作品的导言中写道:“经过漫长的历史,《飞鹄行》原来的音乐已经遗失不见,只有诗词和音乐的结构还依然存在,所以我的音乐创作就依据其原有的诗词和结构为基础。”......
2023-11-03
那么电子文档的来源,就成为我们研究电子文档及其管理的逻辑起点。电子文档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文档1.何谓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简称OA,是近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来的新概念,至今尚无统一、公认的确切定义。......
2023-12-01
这一阶段真正进入了无纸化电子文档阶段。文件、档案电子化、数字化是一种全球性的发展现象和趋势,这也是我们称之为“电子文档”的原因之一。目前,世界各国因信息化程度不同,电子文档的发展水平也各异;即使在同一国家里,电子文档的发展水平因各行业信息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2023-12-01
以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对文档流程各个阶段的管理和监控为例。最后,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应支持本机构的文档运转流程和业务流程,在确保文档完整、安全、准确的同时,保证文档运转和业务流程的顺畅、周密和高效。电子文档的全程管理原则应体现在电子文档管理模式的确定上。即将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中涉及的所有因素都统筹加以考虑,并纳入电子文档管理系统,以功能合理的文档管理系统作为管好电子文档的先决条件。......
2023-12-01
1998年,杨立青教授应日本亚洲作曲家联盟委约,创作完成了中胡与交响乐队《荒漠暮色》。《荒漠暮色》的音高结构为一个九音列组成的人工音阶,其中所包含的小二度、三全音和纯五度被视为全曲的核心音程。《荒漠暮色》对交响乐队中的单质音色、同质音色和异质音色等各类音色组合进行了精心的布局和调配,其中打击乐和铜管组的音色得到了尤为充分的发挥和使用。......
2023-11-03
左安龙简历及获奖一览简历1942年出生江苏宝应1963年考入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1968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一师1969年回沪,进上海第一钢铁厂当工人1982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任通联干事1983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听众信箱》任助理编辑1986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成立,任金融财经助理记者1992年任上海电台《市民与社会》策划、制片和主持人,并部分节目编集出......
2024-05-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