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音调中的上行四度犹如佤山挺拔的线条,下行大二度的进行则凸显出佤山的雄浑与坚定,整个动机音调成为佤山雄伟身姿的缩影。例1佤山主题的核心动机原型见例1。而在这个过程中,各声部的进行始终以细胞音程或细胞因子音程为主要的距离依据。从裂度来看,正好是“最小细胞因子—细胞音程—最小细胞因子”这样呈中心对称的规律。......
2023-11-03
作品《Pixel Delay》是应两位竖笛演奏家所约,为2006年德国艾森音乐学院夏季露天音乐会而作。全曲由主题及四个变奏组成,作品以法国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库普兰的“Le Rossignol-en-amour”主题为变奏素材,用间离的手法使主题素材不断向前发展(主题素材从第一变奏到第四变奏成递进趋势展开,在每个变奏当中主题素材展开幅度是从小到大,其空间表现形式是从单维到多维)。(见例1)
例1
第一变奏保留了原主题旋律,将原主题开头两个音符时值“短—长”作为变奏萌芽,使之抽象化并转化用于其他音乐表现参数上,如:旋律的分句、乐器的发音(由不同演奏法带来的音色变化)以及演奏的强弱变化。(见例2)
例2
第二变奏在保留原有节奏特征的基础上,音符时值缩短。素材以原主题开头的六个音的序列“d—g—a—b—a—g”为核心,组成两条横向交织在一起的旋律线条,他们以不同的手法将原主题向偏离它的方向发展。第一条旋律:取此序列前四个音“d—g—a—b”,组成节拍,这四个音保持不变,通过演奏速度渐渐放慢,使原主题像烤化的奶酪一样渐渐变形。第二条旋律:取此序列全部六个音“d—g—a—b—a—g”及由其变化而成的逆行形式,其节拍由
拍增加到
拍,音列数量随节拍变化递增,随着第一条旋律速度的减慢,第二条旋律的速度则是越来越快。(见例3)
例3
第三变奏以原主题第三小节半中止处的七个音“a—d—e—d—c—b—a”为核心(在作品中是以此序列移高纯五度的逆行形势出现)。音符数量的选择是由数列“2—3—4—x—4—x—6”而决定,同时音列选择也与变奏核心“a—d—e—d—c—b—a”相对应。此数列“2—3—4—x—4—x—6”再次出现时则为“3—4—5—x—5—x—7”(在原数列上加1)。在这一变奏中引入了低音竖笛,音乐表现参数都发展到极限,原素材彻底消失。(见例4)(www.chuimin.cn)
例4
第四变奏是将原主题开头的两个音“d—g”第二次作为变奏萌芽,这一次则是从多个视角来思考,使原素材特征变得更抽象化,比如:“d—g”被视为从乐音到气音状态的变化过程。再如:横向的“短—长”节奏被改为纵向叠加的“短—长”节奏等。音乐的最后部分是将最具特点的巴洛克音乐装饰音(主要是滑音)作为发展要素,通过两支竖笛滑音的演奏(由极小音程的碰撞而产生的微妙谐音),使原主题得到了最充分的变化及发展。(见例5)
例5
现场互动电子音乐装置:使用两个接触式的拾音器、苹果计算机、MAX/MSP软件、成方形矩阵的四个音箱、MIDI控制操作台,以及调音台。该作品获得2006年第三届中国“Musicacoustica”电子音乐作曲比赛B组(Mix 类作品)一等奖。
(兰薇薇、张小夫)
有关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卷)作品评介汇编的文章
其音调中的上行四度犹如佤山挺拔的线条,下行大二度的进行则凸显出佤山的雄浑与坚定,整个动机音调成为佤山雄伟身姿的缩影。例1佤山主题的核心动机原型见例1。而在这个过程中,各声部的进行始终以细胞音程或细胞因子音程为主要的距离依据。从裂度来看,正好是“最小细胞因子—细胞音程—最小细胞因子”这样呈中心对称的规律。......
2023-11-03
《即兴曲——侗乡鼓楼》写作于1987年。作品以其新颖、古朴和充满诗情画意的音乐意境和语言,与极富侗族文化特征的侗族歌调、乡风乡情、古老的鼓楼建筑交相辉映。侗乡鼓楼,具有古朴、典雅、雄伟、美观、造型奇特等特点,是侗乡人民举行传统重大活动的场所。作曲家在贵州东南苗、侗自治州黎平县的三龙乡等侗家村寨采风时为其深深震撼。......
2023-11-03
作品《Pixel Delay》是应两位竖笛演奏家所约,为2006年德国艾森音乐学院夏季露天音乐会而作。全曲由主题及四个变奏组成,作品以法国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库普兰的“Le Rossignol-en-amour”主题为变奏素材,用间离的手法使主题素材不断向前发展。音符数量的选择是由数列“2—3—4—x—4—x—6”而决定,同时音列选择也与变奏核心“a—d—e—d—c—b—a”相对应。该作品获得2006年第三届中国“Musicacoustica”电子音乐作曲比赛B组一等奖。......
2023-11-03
本曲创作于1994年,是为小提琴、长笛、低音单簧管、低音提琴及两位打击乐手而创作的。为了获得丰富的音色变化,作曲家在长笛和低音单簧管上运用了很多非常规的演奏技术。与之相配合,小提琴和低音提琴亦采用了详细指定的靠码、靠指板、巴托克拨弦、滑奏、强弓压摩擦音、极限高音等演奏法;在键盘打击乐器上,则采用摩擦键盘表面、换用不同的击器等演奏方式,共同构成精彩绝伦的音响效果。全曲演奏时长约为10分钟。......
2023-11-03
《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由作曲家创作于1980年2月。其二,这是作曲家全部创作中唯一的一部名为“交响幻想曲”的作品。特别是圆号声部的齐奏,在快板中,宽放式主部“怀念”主题的处理,使原有的纯洁、善良之感成为一位勇士和英雄的形象。在定音鼓持续敲奏的行进式节奏、三支长笛哭泣式的和声音型中,弦乐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卡农重唱,在低音区奏出葬礼进行曲,表现出对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之悲痛和哀伤(序号)。......
2023-11-03
《雅鲁藏布II》是作曲家张小夫于2001—2002年为三个藏族人声、电子音乐与大型交响乐队而作的交响诗篇,该作品为“西藏世纪交响音乐会”委约作品,2002年在北京中山音乐堂首演,中央电视台现场录像并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第九套多次播出,已出版VCD光盘。......
2023-11-03
《Mong Dong》是作曲家瞿小松为两支短笛、双簧管、埙、琵琶、三弦、独弦琴、打击乐、钢琴、男低音、六把小提琴、四把中提琴、四把大提琴而作的单乐章混合室内乐。图1作品曲式结构图乐曲以人声的假声清唱开始,唱词如同作品标题《Mong Dong》一样,有语音而无语言的确切含义,代表着一种原始、混沌的状态。......
2023-11-03
选《谢恩赞美颂》为曲词,并以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的祷文为全曲作结,这表达了作曲家为香港过去的成就和发展感恩暨为将来的繁荣与安定祝福的意愿。《谢恩赞美颂》的祷文原本在第124小节结束,这里特别加了一段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的祈祷词:“上主,求您从一切灾祸中拯救我们,恩赐我们今世平安。”第四交响曲《谢恩赞美颂》于1992年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首演,后亦于上海及温哥华演出。......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