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1981年创作交响音画《北方森林》时,张千一才20岁出头。作品运用变通的“奏鸣曲式”,对森林一日情、景流变进行了音乐化“描绘”,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北方森林的“风景画”。《北方森林》不仅在1981年全国首届交响乐作品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而且成为音乐舞台上常被演奏的保留曲目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北方森林》为张千一的音乐创作生涯奠定了一个很高的起点。......
2023-11-03
此曲是为四管编制大型管弦乐队而作的单乐章交响曲,长约16分钟。本作品易稿四次,最后的完成时间在2004年2月。在2004年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十届作品比赛(交响乐)中获三等奖。
该作与饱含青藏高原民歌因素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茫谐》作法不同,这是一部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出自主观视角的作品,是作者为纪念自己跋涉在喜马拉雅山的日子所作。这里引述作曲家的话:“那一天,定日境内,当我们的汽车转过山谷,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一片开阔地,赤橙黄绿的各色帐篷花朵般地撒落在珠峰脚下,各种肤色的人熙熙攘攘,与一路上的荒无人烟形成巨大反差。我们停车,走近其中,与之中的人攀谈起来。原来,我们来到了各国登山队的大营地。”一位朋友命题:“来自世界各地的队员们,打开机舱门,突然面对世界最高峰的奇景……”
该作品用以献给勇敢的喜马拉雅攀登者和一切奋斗的人。后来得知北大山鹰社员的死难,作曲家在扉页上写道:“谨以此曲题献给登上喜马拉雅以及永远长眠于喜马拉雅的登山队员们!自1922年至2001年,共有172名登山队员长眠喜马拉雅,2002年8月,惊闻中国北京大学登山队山鹰社又有六位青年献身于彼……愿他们在天堂能听见我的音乐!”
风格以及技法概述:音乐语言风格为多风格综合体,以期多元的音乐表现。音乐表现容量有不同风格——或辉煌宏大,或微弱的数个主题,音乐语言追求在不同层面上的精神表达,音程化是各主题构成的同一特点,而非以任何地域性音乐风格的方式去表现。现代创作中,三度音程、三度叠置和弦,被不少作曲家看成是老一套逻辑中最应该被回避和淘汰的东西,而在本作品中,作曲家反而用了很多的连续三度音程来构成主题,三度音程的属性被大为强调。在多用二(七)度增减音程而避免三度音程的现代音乐中,选择三度并把它做成一个可以滚动到任何调上去的球恰像登山一样,作为音乐升攀的步伐。主题调中心常处于游移态、多调性的、非调性因素与调性共存的状态。
主要主题:第一呈示部第一主部主题,每一步线条运动被设计成从五、四、三(六)、二,到一的音程递减概念,调中心转移(第19—27小节)。(见例1)
例1
第一呈示部第二主部主题,从二度、三度音程概念出发。
第一呈示部副部主题,从三度音程框架建立临时调中心,扩展音程,致调中心不断地游移。另外,再现部从该副部开始。(见例2)
例2(www.chuimin.cn)
第二呈示部主题,从十二音序列概念出发,主题与主题的倒影对位在大提琴与小提琴的重奏中形成。该主题在全曲出现五次。(见例3)
例3
音乐曲式结构为:双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近似奏鸣曲式,如同四个连续演奏的小型乐章:引子,第一呈示部(第一主部主题,第二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第二呈示部;展开部;从副部开始的再现部。(见表1)
表1 作品结构示意表
(陈迅)
有关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卷)作品评介汇编的文章
1980—1981年创作交响音画《北方森林》时,张千一才20岁出头。作品运用变通的“奏鸣曲式”,对森林一日情、景流变进行了音乐化“描绘”,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北方森林的“风景画”。《北方森林》不仅在1981年全国首届交响乐作品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而且成为音乐舞台上常被演奏的保留曲目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北方森林》为张千一的音乐创作生涯奠定了一个很高的起点。......
2023-11-03
《云I,II》是作曲家朱诗家于2003年为弦乐队、打击乐与现代电子音乐而作的电子音乐作品,在2004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上演出,并获得首届中国电子音乐作品比赛“学会奖”B组二等奖,2006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CD 光盘。《云I,II》之所以命名为云,作曲家的意图是通过音乐体现大自然的一种现象——云,表现云所带来的缥缈不定和狂风骤雨。......
2023-11-03
《B 大调钢琴协奏曲》,由丁善德创作于1984年,作品编号为第23号。丁善德于1984年6月着手写《钢协》钢琴部分,次年2月起,为《钢协》配器,3月完成,5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李名强担任钢琴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陈燮阳指挥。《钢协》配器简明而富有效果。作为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之于《钢协》的个性化配器,彰显出独特艺术魅力。因此,《钢协》可谓是钢琴技术展示库。......
2023-11-03
总谱扉页上写着“献歌我的祖国——1997香港回归之际;献给所有爱好和平的地球人——1997新世纪将要来临之际”。乐曲以磅礴的气势讴歌了1997香港回归这一历史性的伟大事件。作品参加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音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迎接’97香港回归音乐作品征集活动”,获管弦乐作品银奖。1997年1月1日,由陈佐徨指挥中国交响乐团首演于北京世纪剧院举行的“迎接’97香港回归新年音乐会”,反响热烈。......
2023-11-03
《第四交响曲》由作曲家完成于1990年5月。力图探求存在与虚无的关系,以及生命与自然的运动现象和规律。第二组四音列是第一组的倒影,其间的音程数与第一组四音列完全一致。音色与音区的高低同质,这三项主要的音乐要素完全一致地呈现出完美的拱形线条形态。后面,是原形序列的严格逆行的变奏。低音曲笛的音色,不由得使人产生一些生命初期的某种悲凉凄楚感。......
2023-11-03
《即兴曲——侗乡鼓楼》写作于1987年。作品以其新颖、古朴和充满诗情画意的音乐意境和语言,与极富侗族文化特征的侗族歌调、乡风乡情、古老的鼓楼建筑交相辉映。侗乡鼓楼,具有古朴、典雅、雄伟、美观、造型奇特等特点,是侗乡人民举行传统重大活动的场所。作曲家在贵州东南苗、侗自治州黎平县的三龙乡等侗家村寨采风时为其深深震撼。......
2023-11-03
《第十交响曲》由作曲家完成于1998年4月。在作曲家朱践耳后期的创作中,《第十交响曲》“中西合璧”的回旋奏鸣曲式结构,是创新而非模仿,与其他四部单乐章交响曲比较,这无疑是作曲家在创作实践上的又一次突破和创新。综上所述,《第十交响曲》赞美了中国知识分子身上坚持正义和真理的浩然正气,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财富。......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