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大调钢琴协奏曲》,由丁善德创作于1984年,作品编号为第23号。丁善德于1984年6月着手写《钢协》钢琴部分,次年2月起,为《钢协》配器,3月完成,5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李名强担任钢琴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陈燮阳指挥。《钢协》配器简明而富有效果。作为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之于《钢协》的个性化配器,彰显出独特艺术魅力。因此,《钢协》可谓是钢琴技术展示库。......
2023-11-03
该曲为三管编制管弦乐曲,作于1998—2001年,长11分钟。1999—2000年,作曲家赴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留学期间的思念故土之情在回国后仍挥之不去,应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委约,他续写了1998年的草稿并于2001年4月完成,同年由胡咏言指挥上海广播交响乐团首演于2001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之后曾多次公演。
2004年,该作品参加全国第十届音乐作品(交响音乐)评奖,获中小型作品二等奖,在颁奖音乐会上,由李心草指挥中国交响乐团演奏。
作品有三个部分,全曲凝重悲壮,但始终保持着一股勇往直前的昂扬之势。乐曲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调,但不守旧或空洞,音乐没有采用传统叙事式表达,而是在新观念的关照下抽象出某种精神性声音符号,以现代的方式将其再升华。音乐构思巧妙,运用丰富的对位技术,声部线条复杂,各旋律层相互交织;和声很有张力,色彩变化细微;乐队织体饱满,弦乐淳厚,管乐洪亮,打击乐激越,这些聚合的音流令人不禁对一种久违的不朽产生深深的眷顾。
第一部分慢板,由弦乐队引导,迟缓低沉的大提琴奏出熟悉的主旋律,曲调取自《国歌》第1—2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此,曾经规整强劲的节奏被稀释弱化,旋律被压缩,接着出现《国歌》第3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音调。之后,从中提炼出两个中心动机,一是纯四度上行,《国歌》关键词“起来!”和“前进!”的核心音程;二是呈下行的“中华民族到了”(如第29小节)的音调,它们之间形成形态上的对比,之后,它们在不同声部和调性上依次呈现。很快,或明或暗的调性、和声变化及缠绕的对位声部等令铭刻的记忆变得若隐若现。音色从弦乐转换到管乐,随着音乐缓缓推进,音响逐渐饱满,庞大的乐队在第77小节处达到fff的高潮,无比优美而宽广。(www.chuimin.cn)
中段是激情的快板。短暂的间隙之后,双簧管吹出萌动的音调(第85小节),之前音乐进入高潮时聚集的能量,释放为动力性的节奏型,它们在中段的快板中被强调出来,完成了从滞缓的第一部分向动力性的第二部分的过渡、转变。此处,不协和音程不断增加,如动机二(第99—100小节、第117—118小节)处,原来的旋律层在第一、第二小提琴高音区上分四个声部奏出,音乐张力性更强。这里以厚重的铜管音色为主,层层叠叠的动机和旋律响亮地被奏出,音乐被推至一个新的境界。
第三部分,音乐由铜管凯旋号角般的强奏引导而出,第191小节给出明亮的B大三和弦,紧接着,第一部分的材料再现,尽管这部分再次回到慢板,但音乐没有给人断裂之感。音乐体现出精神上历经磨难之后的蜕变与升华,具有一气呵成的畅快之感。这部分力度主要持续在ff,至结尾处进而持续在fff上,最后,乐队全奏,弦乐在高音区做半音密集型运动,表达上泛化出某种极致,绚烂炫目,直至在添加了复合音的D大三和弦上终止。
(梁晴)
有关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卷)作品评介汇编的文章
《B 大调钢琴协奏曲》,由丁善德创作于1984年,作品编号为第23号。丁善德于1984年6月着手写《钢协》钢琴部分,次年2月起,为《钢协》配器,3月完成,5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李名强担任钢琴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陈燮阳指挥。《钢协》配器简明而富有效果。作为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之于《钢协》的个性化配器,彰显出独特艺术魅力。因此,《钢协》可谓是钢琴技术展示库。......
2023-11-03
全曲长约19分钟,分为四个段落,标题分别是:《寂》、《情》《激》、《泣》。在第四部分《泣》中,马林巴小心地演奏由“哭泣的主题”演变而来的半音下行式的“背景”,小提琴奏出一个新的、旋律性较强的主题,作曲家称这一段为“无声的、内心的哭泣”。......
2023-11-03
为笛子与管弦乐队而作的《别梦》系作曲家1991年应约为著名笛子演奏家张维良的个人独奏音乐会而作。根据梦境的非连续性与片段化特征,作品采用了自由的回旋曲式,用四次出现的叠部将几个不同的梦境片段分割开来。叠部Ⅱ之后进入一个缓慢的梦境片段,音乐悲伤哀怨。......
2023-11-03
标题《葳蕤》取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作《感遇》中“兰叶春葳蕤”句,意在描述春天万物苏醒、日渐繁盛、欣欣向荣的过程,作品还引用中国古曲《阳关三叠》的首句作为“固定动机”,借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作品中以《阳关三叠》首句构成的“固定动机”贯穿全曲并出现在各部分的结束处,成为全曲的统一因素和结构标志。......
2023-11-03
其音调中的上行四度犹如佤山挺拔的线条,下行大二度的进行则凸显出佤山的雄浑与坚定,整个动机音调成为佤山雄伟身姿的缩影。例1佤山主题的核心动机原型见例1。而在这个过程中,各声部的进行始终以细胞音程或细胞因子音程为主要的距离依据。从裂度来看,正好是“最小细胞因子—细胞音程—最小细胞因子”这样呈中心对称的规律。......
2023-11-03
《即兴曲——侗乡鼓楼》写作于1987年。作品以其新颖、古朴和充满诗情画意的音乐意境和语言,与极富侗族文化特征的侗族歌调、乡风乡情、古老的鼓楼建筑交相辉映。侗乡鼓楼,具有古朴、典雅、雄伟、美观、造型奇特等特点,是侗乡人民举行传统重大活动的场所。作曲家在贵州东南苗、侗自治州黎平县的三龙乡等侗家村寨采风时为其深深震撼。......
2023-11-03
全曲的引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乐队全奏与打击乐的强奏遥相呼应,动机来自古曲《苏武牧羊》旋律音调分解的第一句。交响幻想曲《苏武》以古曲《苏武牧羊》的旋律音调为基础,分解重组了两个主要主题,对音乐形象进行了直接切入并构成了性格对比。......
2023-11-03
作品《Pixel Delay》是应两位竖笛演奏家所约,为2006年德国艾森音乐学院夏季露天音乐会而作。全曲由主题及四个变奏组成,作品以法国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库普兰的“Le Rossignol-en-amour”主题为变奏素材,用间离的手法使主题素材不断向前发展。音符数量的选择是由数列“2—3—4—x—4—x—6”而决定,同时音列选择也与变奏核心“a—d—e—d—c—b—a”相对应。该作品获得2006年第三届中国“Musicacoustica”电子音乐作曲比赛B组一等奖。......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