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第一卷-作品评介汇编

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第一卷-作品评介汇编

【摘要】:2005年4月,这部小提琴协奏曲首演于北京音乐厅,主奏:伊吉迪厄斯-斯特瑞夫,协奏:中国交响乐团,指挥:谭利华。小提琴演奏的华彩部分在高潮的余波中展开。第四部分是整个小提琴协奏曲的综合部分,把前面三个乐章的主题依次陈述一番,突出强调了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音型,最后,全曲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中结束。音乐语言多元化是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的特色之一。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Op.29,最早构思于1984年。初稿作于1995年,二稿完成于2000年。1999年,作曲家认识了瑞士小提琴家伊吉迪厄斯-斯特瑞夫,伊吉迪厄斯-斯特瑞夫表示他很乐意演奏这部作品。2005年4月,这部小提琴协奏曲首演于北京音乐厅,主奏:伊吉迪厄斯-斯特瑞夫,协奏:中国交响乐团,指挥:谭利华。

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A调。在一段热情喧闹的引子之后,回响在听众耳边的是中国小鼓和中国小锣那富有民族特色的欢快的音响,此时,小提琴奏出激情洋溢的、极富乡土气息的主部主题,其铿锵有力的节奏、生动活泼的旋律以及由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共同奏出的聒噪的背景音响等,都奠定了第一乐章明快、酣畅的基调。副部主题继续在A调上陈述,但调式发生了变化。这一主题由六个长大的乐句构成,作者在此处运用了一贯擅长的长呼吸技术,使旋律气息悠长,节奏变化丰富,表达了深沉委婉的感情,与主部情绪相比,这部分顿显内敛。展开部的导入部分紧随副部主题,长达40小节,独奏声部由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构成,弦乐上的背景音型主要是发挥数字节奏的作用,分别以1、2、3个八分音符为基础材料,三种节奏型轮流演奏,对独奏小提琴声部进行点缀和补充。展开部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在主部主题上展开,在原主题素材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抽象变形:节拍交错使用,变化频繁,如等节拍;节奏重音错落交织,张力巨大。展开部的第二部分结合主、副部两种材料综合展开。此处,大提琴演奏副部主题材料;小提琴演奏主部主题材料,主部和副部两个主题材料纵向上叠合;同时,长笛和双簧管演奏新的对位旋律,与小提琴声部和大提琴声部形成三声部对位。展开部的第三部分以展开节奏音型为主,其间旋律片段如蜻蜓点水般隐约显现,坚定的节奏音型和掷地有声的顿音共同将本乐章的音乐情绪推至高潮。小提琴演奏的华彩部分在高潮的余波中展开。这一部分由小提琴家伊吉迪厄斯-斯特瑞夫自由创作,他充分地发挥了小提琴独奏的各种技能,在取材方面,综合了前面各部分主题材料。在对位化的中国打击乐声中,音乐进入尾声,直接引出第二乐章的帕萨卡里亚。

第二乐章由作者喜欢采用的帕萨卡里亚形式写成,音乐沉静、肃穆。主题音乐以诉说般的语气娓娓道来,长度为11小节,带有悲剧性色彩,其创作灵感直接来自秦腔曲牌《祭陵》。帕萨卡里亚主题总共陈述了十三次:第一次陈述由大管单独演奏;第二次陈述改由大管吹奏和大提琴拨奏;第三到第七次陈述完全由大提琴拨奏(第七次由大提琴和贝斯同时拨奏);由定音鼓陈述第八和第九次;第十次陈述为小提琴和中提琴拉奏;小提琴独自陈述第十一次;第十二次改为圆号演奏;大提琴和贝斯陈述最后一次。根据音乐情感表现的需要,这十三次帕萨卡里亚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七次帕萨卡里亚主题陈述为音乐的第一部分,小提琴在G弦上奏出一大段深沉内敛而又极具歌唱性的音乐,其音乐材料主要来自上党梆子。音乐的中间部分是第八到第十二次帕萨卡里亚主题,尤其到第十一次帕萨卡里亚,主题改由独奏小提琴八度齐奏,音乐到达高潮。第三部分也就是本乐章的尾声部分,音乐在安静、沉思的氛围中结束。

第三乐章为“托卡塔”式的谐谑曲,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独奏小提琴声部全部由等时值十六分音符构成,类似“无穷动”,背景音型主要由数字节奏来控制。第二部分独奏小提琴声部打破正常节奏,与第一部分的“无穷动”形成鲜明对比,此处,作者的节奏设计十分考究,主要以三个八分音符为一组,与弦乐背景声部的数字节奏形成对位。音高材料设计上也是以三个音为一组,依次强调E、A、B;D、E、A;D、E、G;D、G、A。第三部分的独奏声部综合了前面两个部分的特性,旋律线编织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之中,若隐若现。第四部分是整个小提琴协奏曲的综合部分,把前面三个乐章的主题依次陈述一番,突出强调了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音型,最后,全曲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中结束。(www.chuimin.cn)

音乐语言多元化是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的特色之一。在这部协奏曲中,首先,我们能听到像山西梆子、上党梆子、秦腔、蒲剧这样地方化的戏曲语言;其次,我们可以欣赏到具有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特点的音乐语言,如创造性地运用卢托斯拉夫斯基和潘德列茨基这样的西方大师的音乐语言;再次,我们又能感知到传统德奥学派的结构语言。所有这些多元化的音乐语言素材都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尤其是山西省的民间音乐。作曲家在此地生活过多年,深受当地的民间音乐的影响,同时,作曲家深谙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他完美地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现代创作技术相融合,创作出既具有民间风味,又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音乐作品。而这种美学上的融合正是作曲家多年来孜孜不倦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正如作曲家在作品的前言中所写的那样:“这是我写作最艰苦、写作速度最慢,但又自觉是最有意义的一份工作……”

全曲时长约为35分钟。

(檀革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