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曲创作于1994年,是为小提琴、长笛、低音单簧管、低音提琴及两位打击乐手而创作的。为了获得丰富的音色变化,作曲家在长笛和低音单簧管上运用了很多非常规的演奏技术。与之相配合,小提琴和低音提琴亦采用了详细指定的靠码、靠指板、巴托克拨弦、滑奏、强弓压摩擦音、极限高音等演奏法;在键盘打击乐器上,则采用摩擦键盘表面、换用不同的击器等演奏方式,共同构成精彩绝伦的音响效果。全曲演奏时长约为10分钟。......
2023-11-03
《随想曲》(为箫与钢琴、大管、弦乐队、打击乐而作)音乐源自北京电影制片厂黄建中导演的影片《贞女》。《贞女》是施万春先生与黄建中导演的第四次合作,1984年创作。影片表现了中国妇女在封建主义压迫下的悲剧命运。音乐深刻揭示了影片这一扭曲、压抑、无助、无望的主题内涵。施万春经常喜欢在他的影片音乐中使用主导乐器,例如在《二十六个姑娘》中用的是女声;《良家妇女》中用的是埙;而这部影片所使用的主导乐器是二胡,由中央乐团和二胡演奏家吴红非演奏,方国庆指挥。《随想曲》则是应笛箫演奏家张维良先生之邀为他的音乐会而作。《随想曲》对选自原影片中的音乐素材做了相应的变化和发展,并用箫独奏代替了影片中的主导乐器二胡。《随想曲》由张维良先生与中央民族乐团合作,首演于20世纪90年代初,地点在北京音乐厅。
为箫、钢琴、大管、弦乐和打击乐而作的《随想曲》,结构是含奏鸣曲式因素的自由曲式,由五个部分组成:引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
引子由乐队奏出,旋律开始以纯四度为基础,之后变为增四度,表现人性的抗争。
第一部分类似奏鸣曲式的主部,由箫奏出,主题旋律由增四度构成,音调压抑,如泣如诉,表现旧社会中国妇女的呻吟和叹息。
第二部分类似奏鸣曲式的副部,音乐由柱式和弦构成,开始由浑厚的弦乐群的低音区奏出,表现旧社会中国妇女的哭泣与梦想的幻灭。主题陈述后,箫以横跨两种不同功能(即复功能)的分解和弦的形式进入,将音乐推向了第一个高潮。(www.chuimin.cn)
第三部分类似奏鸣曲式的展开部,是第一部分主题的发展与变化,进一步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变形。这段音乐在影片中表现了男女主人公性爱之后的惨死,以抗议封建伦理道德的惨无人道。音乐将柔情、欢爱与不祥的预示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需要提及的是在影片中画面是静态的镜头切换,而音乐则是动态的激情抒发,这是导演的精心设计。在《随想曲》中,这段音乐形成了全曲的最高潮。
第四部分类似奏鸣曲式的结束部,由弦乐奏出全音阶式的镜式和声旋律,钢琴则在低音区回顾着主部增四度的主题音调,最后由箫再现了主题片段,加强了全曲悲凉、无奈的气氛。
考虑到和声的平衡,弦乐编制以第一小提琴10—12人;第二小提琴8—10人;中提琴8人;大提琴8—10人;低音提琴4人为好。
(思萌)
有关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卷)作品评介汇编的文章
本曲创作于1994年,是为小提琴、长笛、低音单簧管、低音提琴及两位打击乐手而创作的。为了获得丰富的音色变化,作曲家在长笛和低音单簧管上运用了很多非常规的演奏技术。与之相配合,小提琴和低音提琴亦采用了详细指定的靠码、靠指板、巴托克拨弦、滑奏、强弓压摩擦音、极限高音等演奏法;在键盘打击乐器上,则采用摩擦键盘表面、换用不同的击器等演奏方式,共同构成精彩绝伦的音响效果。全曲演奏时长约为10分钟。......
2023-11-03
选《谢恩赞美颂》为曲词,并以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的祷文为全曲作结,这表达了作曲家为香港过去的成就和发展感恩暨为将来的繁荣与安定祝福的意愿。《谢恩赞美颂》的祷文原本在第124小节结束,这里特别加了一段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的祈祷词:“上主,求您从一切灾祸中拯救我们,恩赐我们今世平安。”第四交响曲《谢恩赞美颂》于1992年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首演,后亦于上海及温哥华演出。......
2023-11-03
《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由作曲家创作于1980年2月。其二,这是作曲家全部创作中唯一的一部名为“交响幻想曲”的作品。特别是圆号声部的齐奏,在快板中,宽放式主部“怀念”主题的处理,使原有的纯洁、善良之感成为一位勇士和英雄的形象。在定音鼓持续敲奏的行进式节奏、三支长笛哭泣式的和声音型中,弦乐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卡农重唱,在低音区奏出葬礼进行曲,表现出对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之悲痛和哀伤(序号)。......
2023-11-03
《染》是2001年为笛(箫)、二胡、琵琶、人声而作,应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委约,于2002年2月5日在法国巴黎梅西安音乐厅首演。《染》上演日记:2002年2月5日法国巴黎梅西安音乐厅(首演)2002年12月25日首届“风华雅韵”中国民族器乐创作新作品年度音乐会2003年12月27日“TMSK刘天华奖2003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比赛”颁奖晚会2005年5月24日北京现代音乐节2005新锐作品音乐会(李 睿)......
2023-11-03
唢呐协奏曲《唤凤》创作于1996年9月。为作曲家观看一组油画《火中的凤凰》后有感而作。音响已由中国文采声像出版公司制成CD发行。《唤凤》的音乐大体上可以分作五段:第一段是宽广的散板,具有引子性。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唤凤之声,旋律自由而洒脱。尾声的音乐主要表现凤凰展翅腾飞和踌躇满志的情怀。“唤凤”以传说中美丽的凤凰为象征,召唤一种民族的精神和气质。......
2023-11-03
《B 大调钢琴协奏曲》,由丁善德创作于1984年,作品编号为第23号。丁善德于1984年6月着手写《钢协》钢琴部分,次年2月起,为《钢协》配器,3月完成,5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李名强担任钢琴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陈燮阳指挥。《钢协》配器简明而富有效果。作为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之于《钢协》的个性化配器,彰显出独特艺术魅力。因此,《钢协》可谓是钢琴技术展示库。......
2023-11-03
第二乐章《红箭》和第三乐章《孔雀》,分别使用了“诙谐曲”和“间奏曲”两种体裁,一快一慢、一动一静,用赞美的笔调刻画出各具性格的两种热带鱼形象——前者活泼可爱,后者温柔善良。终曲《虎皮》则采用“回旋曲”,以凶狠好斗的热带鱼“虎皮”的形象作为叠部,并综合了全曲的所有形象。......
2023-11-03
全曲长约19分钟,分为四个段落,标题分别是:《寂》、《情》《激》、《泣》。在第四部分《泣》中,马林巴小心地演奏由“哭泣的主题”演变而来的半音下行式的“背景”,小提琴奏出一个新的、旋律性较强的主题,作曲家称这一段为“无声的、内心的哭泣”。......
2023-11-03
相关推荐